它傻瓜你聰明
它傻瓜你聰明
2000.06.01 |

要說三國演義是一部好看的小說,應該有很多人會同意。
不過,三國時代如果缺了諸葛亮,想必精彩度會大打折扣。
魏蜀吳三國之中,以劉備為首的蜀國土地最貧瘠,資源最缺乏,軍容也不太壯盛。但是在幾次重要的決策過程裡,諸葛亮都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火燒連環船、草船借箭、空城計這些故事到現在還被人津津樂道。
以前叫「軍師」,也有人稱「文膽」,或叫做「智囊」。倘若要用網路時代的語彙來界定諸葛亮的身份。他應該是一個善盡知識管理職責的「Intelligent Agent」。

**網路資料龐大,尋找不易

**
太多的資訊透過網路圍繞在我們身邊。因為資訊過多,所以「知識管理」變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上網搜尋資料往往給人「不是太有效果」的經驗,輸入關鍵字通常有兩種結果,一是找不到符合關鍵字的資料;或是出現動輒數千筆的資料。人與資訊的關係應該更親密,更容易,更有效率。這就是Intelligent Agent存在的價值。
如果你的HP印表機壞了,卻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只要連上HP的網站,在原本應該輸入「關鍵字」的地方,直接打上「我的印表機壞了」──不用絞盡腦汁去想像「故障」、「待維修」這些可能的關鍵字──網頁上就會出現自我簡易維修的功能,一步一步帶你檢查印表機哪裡出了錯。
這種便於使用的技術是由網際智慧(IQChina)所開發出來,這家公司的前身是做「自然輸入法」的花旗資訊。他們背後的股東陣容非常精彩,有英特爾、中經合、台元、怡和與PChome。
再舉一個例子,看過「電子情書」以後,假設你對於湯姆.漢克與梅格.萊恩的對手戲回味無窮,想要多找一些他們合拍的電影來看,在網路上該如何搜尋?
如果你使用龍捲風的搜尋引擎,只要輸入『湯姆.漢克 * 梅格.萊恩』(* 表示 " and")。搜尋系統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同時擁有這兩人資料的電影網站。
這是龍捲風科技所提供的搜尋技術,與IQChina相同的是,他們也有非常漂亮的股東陣容,包括Citibank、Walden投信、宏碁和建邦。重量級的股東陣容突顯類似技術被市場所看好,而他們發展的技術;就是要讓人與資訊的距離更近。

**新的網路搜尋方式誕生

**
根據IDC的統計資料,1999年是人類歷史上顧客使用電話服務的通話量,首度減少的一年。而到了西元2000年,客戶透過網站尋求服務的比例會增加840%。到了2001年,Gartner Group預估全世界25%的客戶接觸都會在網路上進行。

<

p>
所以,如何讓人在尋找資料的時候能夠更方便更有效,開始成為一件具有極大商機的事情。試想現在全球風起雲湧的行動電話上網,提供的服務有90%以上是資料的查詢。若是此時出現一種快速而又精準的搜尋方式,會為網路世界帶來多大的影響。
有些人相信,這種新的搜尋方式就是Intelligent Agent。
網際智慧在HP客服網站上所使用的功能叫做自然語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核心技術是由人工智慧語言邏輯與智庫管理所組成。簡而言之,就是讓電腦聽得懂人說的話。

<

p>
舉個例子,如果這個週休二日的假期你打算去花蓮度假,為了怕塞車決定坐火車前往。現在要上網預訂週末的莒光號,你應該如何完成網路訂票的程序呢?大多數的使用者在第一次使用網路訂票服務時,都會先輸入「台北火車站」。搜尋的結果,會出現一個名叫「綠色特區鬥陣吃」的網站,網站裡有許多美食的訊息,但是買不到車票。
想要網路訂票的正確程序是:先進入「台灣鐵路局網路訂票服務」,在「火車時刻查詢」的表格裡找到莒光號發車的時間,然後再進入「車種訂單程票」網頁,輸入查詢的時間,才完成預訂火車票的動作。
使用自然語言理解的服務,網際智慧總經理莊俊元指出,只要輸入「台北到花蓮的莒光號有哪些?」電腦會開始搜尋「台北」、「台中」、「莒光號」等關鍵字,自己進入台灣鐵路局網路訂票系統,查詢到火車時刻後,會在螢幕上顯示查詢結果,將車號、時間、起迄地點都列出來,讓使用者一目了然。
依據這種Intelligent Agent服務需要智庫(Knowledge Base)的建立,如果我們要建立一個「信用卡遺失」的智庫,我們只要把「信用卡掉了」、「我的卡不見了」、「好像弄丟了」這些語句都建立進去。
實際上執行當然沒有那們簡單,智庫的建立是要讓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可以用一種共通的語言和其他人交談。莊俊元指出:「目前在繁體中文的部分,網際智慧已經建立了30萬個智庫。」而著眼於簡體中文在將來會是華文經濟體的主流。莊俊元說:「大陸的分公司已經有50人在加緊建立簡體中文的智庫,相信很快就可以開始服務大陸的網站。」
寶來證券目前就是使用網際智慧的Intelligent Agent作為客服系統。除了一般資訊查詢之外,針對特定客戶還提供了「動態資料檢索」的功能。譬如說,顧客可以上網查詢:聯電/台積電現在股價多少錢?然後Agent就會隨時提供最新的資訊。
「我們希望將來可以做到『對答』的機制。」莊俊元說。例如使用者說有一筆閒錢要投資,Agent可以問消費者想要投資國內還是國外,買基金還是股票。然後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擬出一份投資組合,提供個人化服務。

**搜尋引擎再改良

**
相較於網際智慧創造人機介面的親切空間,龍捲風科技則致力於改善搜尋引擎。已經申請了國際性專利的分類全文檢索系統,是龍捲風自行研發的搜尋技術。總經理趙國仁指出,目前的搜尋引擎技術不外乎分類式搜尋及全文檢索兩種,分類式搜尋結果很精確,但是除非確切知道資料所在的類目,不然往往找不到想要的資料。全文檢索只要有關鍵字就可以查詢,但是搜尋範圍太廣,符合關鍵字的資料往往成千上萬,檢索意義不大。
龍捲風的分類全文檢索引擎,在輸入關鍵字之後,會把符合的相關資料分類,以便使用者查詢,大大提升搜尋效率。再搭配許多便於使用的服務,讓這套檢索系統更具市場價值。
「AND、OR、BUT的運用,在搜尋上帶來很大的便利性,」龍捲風媒體公關主任林曉汶舉例,假設有一個徵才的佈告欄,上面貼滿了各種工作機會,用搜尋引擎可以決定自己想要的工作;例如輸入「資訊業OR傳播業NOT工程師」的指令。
包括中時網路科技、PChome Online、新浪網、電子時報、趨勢科技、天下雜誌都採用龍捲風的搜尋引擎。林曉汶說:「目前在Server端有80-90%的業者使用我們的產品。」
「二○○○年是資訊與網路大幅衝擊人類生活與思考模式的一年,除了企業將面臨強大挑戰外,個人也面臨知識管理的考驗。」趙國仁說。龍捲風在今年三月推出了個人用的搜尋引擎,是目前唯一可針對硬碟、郵件、網路芳鄰等跨檔案格式的全文檢索系統。這是龍捲風跨進個人知識管理領域的第一步。

**個人化智慧型搜尋結合語音輸入

**
「以後使用者不必上各個網站找資料了。」林曉汶說:「我們會發展Intelligent Agent來幫助使用者蒐集各網站間的資訊,讓搜尋的工作更簡化。」在未來,針對不同的資訊類目,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自己的Search Agent(負責蒐集資訊)、Shopping Agent(負責購物)、Financial Agent(負責投資理財)......
一樣的自然語言理解,IBM把這樣的技術開發在語音輸入上。這套技術可以讓使用者透過正常的交談方式,下命令給人性化的處理器。只要用一般與人對話的方式,就可以要求系統去執行一些命令或工作。語音輸入與Intelligent Agent的結合是必然的趨勢。
除了IBM之外,L&H也是國際間相當具競爭力的語音輸入廠商,具有發展完整的產品線,包括語音讀寫技術,翻譯系統、語音辨識、語音壓縮等領域都有非常專精的技術。L&H亞洲區總裁胡國輝表示,將來所有3C的相關介面,都會採用語音輸入,這樣的趨勢也會延伸到網路上。例如去Amazon買書,只要說出書名,網路的Intelligent Agent就會自動搜尋,完成交易。
Intelligent Agent 在未來會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第一,從自然語言理解的角度來說,他應該是個好溝通的人。第二,他應該很會搜尋資料,把答案帶到我們眼前。
智價成為力量,是數位時代的特色。智價的產出是由資訊累積而成。資訊的不被流通是階級形成的主因。網路的出現讓資訊的流通開始不被限制,於是智價產生的力量把原本的階級拉成一條水平線,線上的一切等量齊觀。
我們期待,知識管理的Intelligent Agent能夠無限延伸這條水平線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網銀體驗到數位品牌革新,國泰世華銀行「CUBE」如何造就質感金融平台?
從網銀體驗到數位品牌革新,國泰世華銀行「CUBE」如何造就質感金融平台?

近年來,銀行業陸續掀起 App 改版潮,介面設計推陳出新。然而,若追溯這股數位美學革命的起點,國泰世華銀行無疑是先行者。

2022 年,國泰世華推出「CUBE」數位品牌,名稱結合「Cathay United Bank」與「Empower」,象徵透過數位力量賦能客戶,讓金融服務自然融入生活。秉持「為可能,竭盡所能」的品牌理念,CUBE 不只是網銀 App,更是國泰世華打造一站式數位金融平台的核心起點。

當多數金融機構仍停留在功能導向思維,強調「快速、簡潔、好用」時,國泰世華已率先從品牌高度切入,以使用者為核心,導入兼具實用性與美學價值的設計哲學。國泰世華做對了什麼?為何能從產品進化為平台?

從功能到美學的品牌蛻變

在數位轉型方興未艾之際,多數金融 App 強調的是效率,但國泰世華選擇再往前一步。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說:「我們的做法是不只要方便,還要具備質感與美感,在簡單的使用前提下,做到『不簡單的簡單』。」

打開 CUBE App,便能看見這種「質感金融」的落實。介面以金融業少見的灰階主色與留白設計,營造極簡氛圍;插畫則以簡潔筆觸呼應,增添現代科技感。從帳務收支、外幣買賣、信用卡到投資、貸款、保險,每個功能都保有一貫的視覺語彙,擺脫傳統金融厚重繁複的框架,傳遞「輕盈」與「透明」的設計觀。

然而,要打造一致的設計體驗,絕非僅靠技術可達成,更仰賴組織文化的支持。當多數金融機構習慣將設計與研發外包,國泰世華則選擇培養內部團隊。陳冠學直言:「外包常受限於專案週期,容易流於短期思維;唯有內部團隊,才能在細節中持續耕耘。」

「品牌就是細節的累積。」他強調,CUBE不只是一款網銀 App,目標更是一個承載金融科技力與美學價值的數位品牌。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強調,CUBE以質感設計與細節堅持,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金融體驗。
圖/ 數位時代

跨場景串聯的全方位體驗

「在數位服務設計上,最大的阻力往往來自業績壓力,因此才會充斥與需求無關的廣告。我們選擇回到初衷——從體驗出發,減少干擾。」陳冠學坦言。但他也強調,這並非否定廣告價值,而是調整優先順序:先確保流程簡單、介面友善,建立使用黏著度與忠誠度後,廣告才能在對的時間、對的渠道、推送對的內容,從干擾轉為加值。

而這種「以體驗優先」的理念,除了體現在CUBE App,也被落實到 ATM:全台 5,400 台國泰世華 ATM 介面大膽採用零廣告設計,提款流程更精簡至兩步驟,時間縮短近五成,展現「少即是多」的體驗哲學。

對於細節的堅持,也從數位介面延伸到實體卡片。如:國泰世華推出全台首張視障友善的「CUBE簽帳金融卡Touch Card (簡稱:CUBE Touch Card)」,透過圓弧切角與特殊壓模設計,讓視障者能以觸覺辨識卡片方向,更榮獲 2025 年德國 iF 設計獎,展現品牌在普惠金融上的細緻關懷。

而當體驗被放大到「整合生活」層次,國泰世華更進一步推動小樹點生態圈。信用卡回饋不再侷限於帳單折抵,使用者還能將點數轉換為米其林餐廳訂位、熱門演唱會門票等限量體驗。從數位介面到線下接觸點,再到生活金融場景,國泰世華正將 CUBE 打造為「金融+生活+娛樂」的全方位平台。

新世代價值驅動的金融競爭力

當 CUBE 體驗日益成熟,國泰世華開始追問: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什麼樣的品牌才能真正獲得新世代的認同?

陳冠學提出兩大方向:一是持續應用前瞻科技,如虛擬資產等創新場景,讓金融服務始終走在市場之前;二是堅持品牌驅動,透過長期累積塑造認同感。「台灣金融市場相較國外,品牌驅動的氛圍不算強,但我們希望品牌本身成為力量!」他強調。

品牌照片(補).jpg
陳冠學指出,CUBE不只是產品,而是從品牌出發的平台戰略,為國泰世華塑造長期競爭力。
圖/ 國泰世華

這樣的思維,正好呼應新世代的價值轉向。對 Gen Z 而言,金融回饋只是基本,真正影響忠誠度的,是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做一件事是利己還是利他,新世代看得很清楚。」陳冠學說。這也是為什麼 CUBE 堅持回歸使用者為中心,透過細節傳遞的「利他」的品牌態度。

這是否也意味著,金融競爭的勝負關鍵不在於誰堆疊更多功能,而在於誰能將科技轉化為有溫度的體驗、把品牌理念融入每個接觸點?如 CUBE 正在驗證的新模式,以科技創新帶來效率與便利,以品牌文化建立信任與共鳴。當金融服務邁向平台化與生態化,國泰世華已率先勾勒未來格局——讓品牌成為金融服務的真正入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