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臉書全球政策總監莎拉.溫威廉斯(Sarah Wynn-Williams)則在上周作證指出, 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為了中國市場的利益,和中共高層密切接觸,並親自為中國設計臉書審查工具。其中,台灣用戶的內容是重點審查的對象。
對此,Meta於5月2日發出新聞稿嚴正澄清,並罕見舉行線上說明會,由Meta亞太地區公共政策副總裁賽門.米爾納(Simon Milner)親自向台灣媒體解惑。
Meta聲明內容
◆ Meta 從未接受中國政府對台灣用戶的內容審查。◆ Meta 從未向中國政府分享任何台灣用戶資料,更從未因應中國的要求提供任何用戶資料。
◆ Meta 的內容檢視/審查團隊從未設立於中國。
Meta 重申,在台灣將繼續捍衛言論自由,並依法保護台灣用戶資料,持續實踐 Meta 打造安全與自由的平台、讓所有人能表達自我與連結彼此的重要承諾。
台灣內容被「祖」、被審查?Meta回應四大指控
指控一:位於上海的神祕審查部門?
溫威廉斯的其中一項指控,是Facebook曾為中國市場設計專屬的「審查機制」,負責監控台灣、香港瀏覽量高貼文,1萬以上瀏覽的貼文,將自動觸發人工審查,由中央「主編」(chief editor)決定是否下架。而這個審查團隊,外界盛傳設立於上海。
Meta駁斥此說法,指出公司的內容檢視、審查團隊,從未設立於傳聞中的上海,甚至也不在中國其他地區,而是分佈在全球跨越時區的各個地點,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工作。
另外,Meta審查團隊成員包含Meta內部的全職員工,以及第三方合作夥伴,這些人員都必須具備語言熟練度和在地文化素養。 因此,Meta也有聘請以國語、繁體中文為母語的台灣人,負責檢視來自台灣的內容,確保這些專業人員充分理解台灣的文化脈絡、在地情境與文句語意。
指控二:為了中國180億美元市場?
溫威廉斯指控,儘管Meta 多次對外宣稱「未在中國營運」,但Meta早從2014年就開始在中國提供產品和服務,在中國擁有價值達183億美元的業務,涵蓋Oculus等頭戴裝置產品,並與騰訊等中國企業有合作關係。
對此米爾納強調,溫威廉斯早在2018年就離開Meta的員工,「我們過去確實曾經積極和中國政府洽談,希望探索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但米爾納指出,早在2019年,Meta內部就正式定調「不進入中國」,因為始終無法和中國方取得共識,祖克伯對此也曾公開發言說明。
因此,Meta目前沒有、在歷史上也從未在中國運行業務,毫無配合中國內容審查的理由。
指控三:台灣網友罵中國內容會「被祖」?
至於台灣民眾體感部分中國相關的敏感文字「被祖」,也就是文章被平台刪除或降觸及?對此Meta強調,內容審查採用的《社群守則》在台灣及全球社群都是統一的標準,並未針對地區有所差異。
記者問及傳聞中被「祖」的一詞「426」(音同死阿陸,被用來指稱中國人),米爾納表示這從未被列為禁用詞, 會出現降觸及情況更大的可能性是該篇文章中包含其他仇恨言論或語境,而非「426」一詞引起。
指控四:政治內容觸及降低是為了審查?
去年,Meta曾經宣布會讓政治類文章在演算法排序中往後排,意味著減少向用戶推送的頻率,這項政策也在此次輿論中被懷疑,是否和「審查」有關,藉此機會降低某些議題的流量。
對此米爾納指出,當時是在美國大選前夕,有些用戶反應平台上充斥太多相關政治內容,希望能看見更多元的內容而做的調整。
不過,後續社群傳出更多聲音,指出希望看到政治和社會議題相關文章,Meta內部也在討論後決定重新把排序調整回來,
強調台灣用戶安全,美國會要求作證
Meta罕見針對台灣市場進行謠言澄清以及召開媒體說明,希望台灣用戶對Meta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保持安全感及信任,強調在台灣將繼續捍衛言論自由,並依法保護台灣用戶資料。
目前針對Meta與中國走太近的指控,美國參議院犯罪與反恐小組委員會(Subcommittee on Crime and Counterterrorism)主席、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已於4月11日致函祖克柏,請他赴國會宣誓作證,後續調查仍會持續進行。
延伸閱讀:蝦皮分潤出包!他被浮報400萬收入「稅金飆至70萬」:發生什麼事?納稅人如何自救?
LINE AI功能來了!聊天、圖片生成免費開放,如何下載使用?教學一次看!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