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首度攜手屏東縣政府打造文化產業資源小聚,助地方創意走進市場
文策院首度攜手屏東縣政府打造文化產業資源小聚,助地方創意走進市場

面對地方創意產業的快速崛起,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正積極走入在地。4月下旬,文策院首度攜手屏東縣政府舉辦「跨區跨域媒合產業小聚」,集結地方內容業者、金融單位與加速器資源,展開一場兼具政策分享與創意交流的創業對話。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也讓來自南方的內容業者,這麼直接感受到文化產業政策工具的可及性與實用性。

政府與企業齊聚,打造文化創業者生態補給站

本次活動由文策院主辦,聚焦於文化內容投融資專案、ESG for Culture、文化科技徵案等產業策進機制,讓創作者不再僅止於補助申請,而是更清晰地理解「文化也能成為一門生意」的實踐邏輯。

「我們希望讓資源真的走進地方,讓在地創作的聲音被聽見。」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會後受訪表示,文策院的角色不只是投資台灣文化內容產業及全球市場拓展的單位,更是文化內容業者的長期陪跑者,從創業初期的扶植、內容孵化,到後期的國際拓展、IP跨域應用等,提供全方位支持。

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李雨蓁處長也表示,這場活動是中央與地方攜手整合文化資源的重要起點。不只是一次性的交流,更是實質產業對接的開端,透過說明會、分享會與一對一媒合諮詢,讓屏東文化創業者有機會與全國資源接軌,推動文化成為地方發展的動能之一。

兆豐銀行.jpg
屏東縣政府攜手兆豐銀⾏獨家推出「屏東屏實利」青創專案,提供青創業者最實際的資金支持
圖/ 文策院

為此屏東縣政府更攜手兆豐銀⾏獨家推出「屏東屏實利」青創專案,提供青創業者最實際的資金支持。兆豐銀行為最挺中小企業的銀行,除透過實際參與「跨區跨域媒合產業⼩聚」展現其對⽂化創業⽣態的⽀持,也深⼊⾛訪創業現場,積極協助創業者理解⾦融與營運規劃。「我們不只看財報,更關注創作的市場潛⼒與團隊執⾏⼒。」兆豐銀⾏代表指出,未來也將持續與⽂策院協作,推動更適地適性的融資模式,讓⽂化創業者獲得成⻑動能。

地方創意新敘事:文化轉譯與科技實驗齊頭並進

屏東不只是創作基地,更逐漸成為文化內容轉譯的實驗場。

深耕屏東九年的繫本屋,以「地方編輯」為核心策略,透過出版、策展與活動持續建構屬於屏東的文化能量。他們不僅讓青年能以自身語言書寫地方故事,也透過「青培站」串聯屏東各地品牌與創業者,推動共伴機制,發展高屏共同生活圈,並以屏東作為宜居城市為願景。屏東縣政府的支持與協力,讓這些實踐得以逐步落地,創造更強的地方認同與文化轉譯。

繫本屋 創辦人 徐孝晴.jpg
繫本屋 創辦人 徐孝晴
圖/ 文策院

黑川互動以《怪獸訓練所》沉浸式展覽為例,將大武山與潮間帶自然生態轉譯為視覺角色與互動場景,結合紅外線體感偵測、光影動畫與音場設計,讓觀眾不只是「看展」,而是進入一場科技敘事之旅。展覽結合屏東夏日節慶動線,並與地方政府與社群緊密合作,從地景語彙中挖掘故事潛力,打造有溫度的科技體驗。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總監 胡縉祥.jpg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總監 胡縉祥
圖/ 文策院

「說好一起派對到老」不只是口號,更是民生電氣對生活的浪漫實踐。兩位創辦人從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一路辦派對到育兒生活,堅信快樂不分年齡,派對也不該有年齡限制。他們將場域視為創意素材,從海生館、菜市場到圖書館,打造出結合地方特色與知識性的活動體驗,讓民眾在日常中發現驚喜。他們也刻意回到屏東設立公司,深化與家鄉的連結,並持續以客製化的活動設計贏得口碑。

民生電氣 創辦人 王柄燊.jpg
民生電氣 創辦人 王柄燊
圖/ 文策院

跨域交流啟動文化創新,地方團隊共探合作契機

隨著地方創生與文化內容產業的快速發展,此次媒合活動中,多組在地團隊積極參與交流,透過跨界對話,激盪出更多結合地方特色與國際視野的創新可能。

關注在地文化與社群連結的繫本屋,期望與創辦人來自香港的貳壹灣多媒體攜手合作,聚焦高屏生活圈的日常觀察、移民議題與青年培力,嘗試將這些議題融入影像創作,勾勒出台灣南方生活的獨特風景。同樣與繫本屋進行交流的北部團隊一途創意,曾合作推動「屏日曬書祭」引起地方關注。此次媒合中,雙方針對屏東文化如何深化耕耘,期待為屏東在地文化帶來更多關注與資源導入。

民生電氣持續探索品牌與文化內容的連結,擬於下半年與創意策展團隊「很派創意整合」合作,聚焦恆春沿線鐵道歷史與「鈕扣倉庫」場域再生,打造兼具敘事性與沉浸感的品牌場景體驗。此外,民生電氣也積極投入地方文化的轉譯應用,針對王船文化館提出以繞境形式推廣信仰的構想,期望讓文化資產走出館舍,轉化為可參與、可移動的當代表達。屏東縣文化基金會亦對此構想表示高度興趣,期待未來進一步規劃與落地實踐。

進駐屏東數位青創中心的南方文化整合行銷,已完成培力課程並規劃申請兆豐銀行「屏東屏實利」計畫,團隊也將評估展開跨界合作,透過金融服務結合文化創意,開拓新型態的公共溝通與品牌連結方式。

而以科技體驗與場域互動見長的黑川互動,則與三恆一樹展開交流,雙方關注屏東「我們生活節」作為合作可能起點。同時,也有影像創作者稜鏡影像與黑川互動對談,期待未來以數位遊牧模式,發展影像紀錄的新型商業模式,將地方內容轉化為可流動、可分享的創作資產。

此次媒合不僅促成創意與資源的實質對接,也為屏東文化內容產業注入新能量。隨著跨域合作持續深化,屏東正逐步形塑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創業生態,展現文化作為產業的嶄新可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