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多數股東會,董事長用一兩句致詞過場,就進入議程。在5月28日誠品生活的股東會上,董事長吳旻潔選擇用超過半小時的演講以及好幾頁PPT開場,因為今年股東會,誠品捎來多項好消息。
首先是久違的配發現金股利。 誠品股東會上正式通過每股配息新台幣0.2元決議,這背後的意義,是誠品在歷經疫情、線上事業投資虧損以及多間大型門市開辦費用後,四年來首度全年轉虧為盈。
即便金額微薄,但這幾乎是誠品去年1200萬元的稅後淨利,扣掉法定保留10%盈餘公積後,所能發放的總額。
再來,是誠品去年營收增長高於產業平均。2024年誠品終端營收為241億元,年增6%,而依照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所計算之營收則有68.4億元,年增3%。
「2024年是我們少數看到台灣實體百貨產業以及純電商產業年增率都不及3%的一年。」 吳旻潔指出,誠品在零售產業不景氣的環境下,仍繳出優於同業平均的成績單。
能有這樣的成長,誠品近年佈局的大店策略功不可沒。
股東會當下,吳旻潔亮出當日正式試營運的台南店現場照片。只見開門前1個小時,長長人龍已蔓延誠品台南店門口。
吳旻潔指出台南店之後,加上與臻鼎科技合作的桃園青埔店(預計2028開幕),誠品近年在國內佈局的大店策略就算全到齊。
在過去幾年歷經小坪數社區店實驗後,誠品將開千坪大店定調為營收與獲利主力。 「目前看來大型商場的營運模式還是我們比較拿手的。」 吳旻潔說道。
台中、台南千坪大店成2025營收增長動能
目前誠品旗下幾間大型門市,依照2024年營收排序為 新店裕隆城、台北南西店以及24小時營業的台北松菸店。 其中,新店裕隆城以40億元的終端營收穩坐誠品店王,而台北南西店也受益於中山商圈的繁榮,不只來客數成長10%,營收與獲利去年也創下新高。至於台中獨立大店——台中480,去年第一季開幕後,也持續深耕台中七期社區商圈,營收穩定增長。
「今年台中店有機會衝上第三名,而剛試營運的台南店同樣成長可期。」 吳旻潔指出,台南店規模雖於松菸店差不多,台南店為4層樓、6000坪獨棟建築,但因為松菸店還有電影院、展演廳,而台南店能實際用於銷售、餐飲的零售空間更大,預期將有同等或更亮眼的營收。
一名百貨業人士也觀察,由於台南大型商場不若北部競爭,這次誠品選擇在台南南區這樣的蛋白區開設南台灣最大店,應能收穫不少在地尚未被滿足的消費力。
年增20%,誠品線上營收破15億元,拚3年內轉盈
如今吳旻潔成功兌現當初要用線下穩定增長的營收與獲利,養壯線上發展中事業的支票。「但誠品線上的最終目標,仍是要靠自己轉盈。」 吳旻潔分享,在誠品目前接近400萬的會員中,2024年不重複的有購會員大約是150萬,而會在自有電商通路「誠品線上」消費的會員大約是45萬名,年增16%,而誠品線上去年營收也達到15億元,年增率接近20%。
吳旻潔指出,目前誠品線上有一半銷售來自書籍、另一半來自生活雜貨、文創禮品,也因為多數賣的不是快消日用品或是剛需商品,擺脫傳統純電商的價格戰競爭,目前誠品線上的毛利率多在20%上下,表現優於同業。
而誠品線上也因持續優化促販活動以及商品組合,客單價已做到與線下相同水平,「現在首要目標便是提升線上消費會員數以及線上消費頻次。」 吳旻潔觀察,會同步在線上與線下消費的會員,其消費力是一般有購會員的兩倍以上,而誠品坐擁每年破億人次的線下流量,如果能將這些人流精準轉換到線上,不用任何投廣、補貼,誠品線上應能做到自給自足,甚至是不錯的獲利。
但吳旻潔也坦言,線下轉換到線上的主要媒介——誠品app,目前還有很多優化工作要做,例如去年誠品推出的電子書,至今還是無法在app內購買,會員得到官網才能購入,「這在消費路徑上就會形成斷點,如何讓app更好用、結合更多服務,會是我們近期主要努力的目標。」吳旻潔說道。
未來誠品不只賣書,還要賣數據
展望未來,誠品不僅目標要在三年內做到線上事業轉盈,還要佈局新型態的OMO零售模式。「我們希望誠品未來賺的不只是retail profit(零售商品利潤),而是data profit(數據利潤)。」一但誠品全通路佈局策略奏效,除了能清楚掌握會員在線上線下的消費軌跡,比起其他同樣做OMO的通路,吳旻潔認為誠品的優勢在於掌握更多「內容性數據」。
「比起買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日用品,你從一個人買什麼書,可以知道更多事情。」吳旻潔解釋,由於誠品線上線下銷售超過120萬種身心靈選品,在掌握足夠數據基礎後,能對會員的喜好、興趣有更細緻的了解。
吳旻潔指出,誠品目前正在重新定義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方式,未來不只分析會員買過什麼,也會看會員參與過的活動(誠品一年舉辦超過千場出版活動),以及瀏覽過的商品軌跡。「未來這些數據都是我們拿去異業合作,或是做更精準的銷售以及興趣推薦的基礎。」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