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二月明日報帶頭而起的一波媒體工作者「換頭家」大風吹,接下來,四月份東森要推出的ET Today網路報,又是一群記者「搬家」拉鋸戰。
各家動作頻頻、戰國風雲之際,在台灣立足五十年、號稱全球最大華文報業集團-聯合報系,繼半年前推出「聯合新聞網」(udnnews.com)後,三月中,由第三代掌門人王文杉帶隊,正式向dot.com領域進軍──成立「聯合線上」(udn.com)網路公司;除了原來的聯合新聞網,三月底馬上推出人力銀行udnjob.com。
掙扎許久,網際網路對聯合報系不再是一個部門,而是一項事業。負責報系整體統籌規劃的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文杉強調:「要成立網路公司,在推出聯合新聞網之前就已決定;」為何拖上半年,一方面等公司執照,一方面,「聯合報做事向來謹慎保守,」他承認。
**網路事業,的確是「不得不做」
**
將聯合新聞網抽離聯合報系,是孕育新媒體生命的必須動作。經過半年運作,王文杉看到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許多格格不入之處,前者重視層層把關的高品質內容、年資計薪的穩定人事制度,這對強調效率(如即時新聞)、靈活(獎金、認股措施)的網路媒體運作並不合適。
王文杉指出:「你把原本報社同仁找來作網路報,對兩邊都沒好處;」
讓網路公司寄生在資源豐厚的大企業中,速度和競爭力難以展現。雖然聯合線上是聯合報系100%持股的子公司,但希望短期內能夠自給自足,王文杉強調:「即使跟母公司拿錢,也得拿出『故事』,聯合線上內部必須有強烈的『生存意識』。」走出聯合報系,也讓公司的伸展空間更大,一切可以照網路遊戲規則來玩。
但聯合線上成立,王文杉認為:「與其說經營網路事業,不如說為了『媒體生命的延續』。」
聯合新聞網起步就晚了中時電子報四年,加上從一九九八年初公司決定踏入網路事業,到兩年後才跨步成軍;經過這麼多思索琢磨,加上網路媒體不斷出現,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從數十人的分類網站到上二百人規模的明日報、ET Today),聯合報的網路事業,的確是「不得不做」。
**大棋局才剛開始
**
聯合線上將以聯合新聞網為主軸,以「內容衍生商機」(C2C, content to commerce)模式,發展各種周邊網站。新聞內容,是聯合報的核心事業,如何在網路主導的新經濟典範下,延續媒體事業,除了利用原有的內容資源變現成生意機會(旅遊資訊→旅遊網站→線上旅行社),這些電子商務收益,也成為一個專業媒體的重要財源支柱。「聯合報系已經辦了五十年報紙,『正派辦報』這件事,要持續做下去;」王文杉堅定的表示。
是否改變得太晚、太慢?聯合線上執行長王文杉沈思後答道:「網路事業的人脈與know-how累積,我們的確遲到;但整個大棋局,才剛開始,並不算晚。」看看中時電子報、或是明日報,大家都還在試著摸出網路媒體的方向,有誰成功,似乎還未到壓線決勝時刻。
對於未來充滿變局的網路媒體事業,既然已經有了決心,王文杉說:「今天就算不能打敗對方,只要和別人一樣響亮就不算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