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電機電子同業公會)8月18日舉行理監事公會,現任電電公會理事長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受訪時證實,鴻海與日本軟銀將在美國俄亥俄州合資成立新公司,聯手生產AI伺服器與模組化資料中心設備。
目前專案已推進約半年, 雙方將各自持股50%,鴻海負責設計與製造,場地建物都由軟銀出資持有。
同時,台灣電子業的「20+N%」對等關稅壓力持續升溫,電電公會會員中,約25%會明顯受影響,衝擊最先落在重機電業者。
對此,劉揚偉拋出「區域製造」解法,計劃在美國、墨西哥與其他開發中國家設立科學園區(美國以德州為優先),協助產業快速布局,加強製造韌性。
鴻海聯手軟銀聯手!AI伺服器新據點落腳美國俄亥俄州
電電公會今天舉行理監事公會,劉揚偉受訪時回應市場傳聞,證實鴻海和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在美國俄亥俄州(Ohio)合資成立一間新公司,聯手生產AI伺服器和模組化資料中心。
劉揚偉指出,這項合作大約半年前就已經開始動作,「鴻海俄州廠第一個確定買家就是軟體銀行」,雙方將各自持股50%,鴻海將負責AI資料中心所需的設備設計與製造,至於場地與建物會完全由軟銀出資持有。
由於這個合作案需要電、需要場地,時間也要快,在綜合因素的考量下,鴻海和軟銀都覺得俄州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如果大家半年前有機會去過鴻海俄州工廠,現在去看,已經不太一樣了。」
關稅衝擊25%企業,推科學園區「區域製造」解法
針對「20+N%」關稅,劉揚偉指出,電電公會3,006會員中預計將有25%受到影響,電電公會祕書長林全能則補充,電電公會會員中分為17類,關稅預期對重機電產品衝擊較大,需要與政府密切合作,及早了解談判進度做預先準備。
為了保障整體產業利益,電電公會將以「打團戰」方式推動區域製造,也就是規劃直接在美國、墨西哥或其他開發中國家設立科學園區,其中在美國選址上,德州會是優先考量地點。
「希望讓我們的中小型會員廠商,能夠透過電電公會實體的科學園區去投資,建立分散、韌性的生產模式。」劉揚偉強調,會同時以兩種角色爭取最佳條件,包含「國家能拿到的」與「鴻海集團能談到的」,最後以對會員最有利的條件為準。
若採用科學園區模式,預期能把合規、通關、用地、接電等高門檻打包成服務,中小企業有機會得到一條可快速落地的外移路徑。
延伸閱讀:鴻海與軟銀聯手搶AI伺服器訂單!一樁合作案背後,還有更大布局?
AI伺服器營收暴增60%!鴻海Q2淨利443.6億元創同期新高,雲端產品占比達41%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