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微軟(Microsoft)與 Nebius Group NV 簽署高達194億美元(約新台幣5896.58億元)AI雲端運算合約,將於2031年前生效。
重點二:Nebius 將在美國紐澤西 Vineland 新設資料中心,專為微軟提供AI雲端算力,推動自身AI雲業務2026年大幅成長。
重點三:該合約促使Nebius股價暴漲近50%,顯示AI雲端基礎建設需求持續高漲,微軟仍面臨雲端算力供不應求的困境。
微軟(Microsoft)近日宣布,與AI雲端基礎建設新星Nebius Group NV 簽訂一份總值高達19.4億美元的多年期合約,預計至2031年止。此舉不僅為Nebius帶來巨大財務利多,也反映出全球AI雲端算力需求持續爆炸性成長,微軟亦陷於雲端資源短缺的壓力。
根據雙方公告,Nebius將於今年底在美國紐澤西州Vineland新建資料中心,專門供應Microsoft所需的AI雲端運算能力,期望藉此緩解Microsoft在AI產品開發及Azure雲端服務上的算力瓶頸。
Nebius前身為「俄羅斯版Google」
Nebius Group(NASDAQ: NBIS)是由俄羅斯最大科技公司 Yandex 的國際雲端運算與AI基礎設施部門分拆而來。Yandex有「俄羅斯版Google」之稱,長期在搜尋引擎、機器學習、大數據處理和雲端運算領域具備深厚技術實力。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Yandex N.V.(註冊於荷蘭、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股票被暫停交易,國際業務發展受阻。
而為了讓非俄羅斯業務存續,Yandex N.V.啟動重組,將俄羅斯本土業務(如搜尋引擎)出售給俄羅斯財團,保留國際雲端、AI、自動駕駛等業務,並更名為Nebius Group N.V.,總部遷至荷蘭,重新以獨立歐洲新創公司身份登上全球AI舞台。
此次Nebius與微軟簽訂合約,將使Nebius在2031年前獲得174億至194億美元(約新台幣5290億至5899億元)收入,成為AI雲端基礎建設領域的矚目新星。該合約將驅動其2026年AI雲端業務大幅成長,Nebius正評估更多融資選項以支撐快速擴張。
Nebius的商模:AI基礎設施B2B服務
Nebius的核心業務是提供高效能GPU雲端運算服務(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並採用B2B模式,為企業客戶量身打造軟體、AI分析及諮詢服務,協助客戶優化流程、提升效率。
其硬體資源以NVIDIA最新GPU(如H100、H200、Blackwell等)為主,並強調低成本、透明定價及合約簡單,直接競爭對手包括AWS、Azure、Google Cloud等大型雲端服務商。
白話來說,Nebius主要賣的是「雲端GPU算力」。也就是把大量高階NVIDIA顯示卡(GPU)集中在資料中心,讓需要訓練AI模型、做機器學習的公司或開發者可以「線上租用」這些算力,不用自己買硬體、建機房。
值得注意的是,Nebius與NVIDIA有戰略合作關係,NVIDIA不僅是供應商,也是股東,確保Nebius能優先取得最新GPU資源。
除了雲端算力服務,Nebius還投資並經營多個AI相關業務,包括:
• Toloka:AI訓練資料平台,為Anthropic、Amazon、Microsoft等科技公司提供高品質訓練數據。
• TripleTen:科技教育平台,提供資安、UI/UX設計等課程,協助用戶轉職科技領域。
• AV Ride:自動駕駛技術,與Hyundai、Uber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及配送服務。
• ClickHouse:持有28%股份,專注即時資料分析,競爭對手包括Snowflake、MongoDB。
總結來說,Nebius現以AI雲端基礎設施為核心,積極布局全球資料中心(美國、歐洲),並向醫療、生命科學等高價值垂直領域滲透,目標成為新一代AI基礎設施領導者。
一年內股價暴漲220%!算力成稀缺資源
在Nebius與微軟的合約公布後,Nebius股價在盤後交易暴漲近50%,今年至今累積漲幅更超過109.96%,一年之內更高達220.30%。顯示市場對AI雲端基礎建設前景高度看好。反觀,微軟股價今年至今變動有限(截至9月9日上漲19.02%)。
為近年大幅增加資本支出,微軟積極新建資料中心並採購高階伺服器及網路設備,但全球AI算力需求持續超過供給,連自家OpenAI 等重要合作夥伴的AI產品開發都受限於算力不足。
為此,微軟除與Nebius合作外,也向CoreWeave等雲端業者採購額外算力,力求突破現有瓶頸。業界分析,隨著AI雲端基礎設施競爭加劇,專為AI設計的雲端服務將成為未來主流,傳統雲端巨頭須面對更靈活、專業的新興競爭者。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