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的世界首富寶座,可能坐不穩了。
美國伺服器資料庫軟體大廠甲骨文(Oracle)公佈了極佳的2026財年第一季財報,加上OpenAI挹注3,000億美元大單,讓甲骨文股價大漲36%,使得共同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身價一度超越馬斯克登頂。不過最終馬斯克仍以10億美元的微弱優勢,重新回到首富寶座。
馬斯克在2021年首次成為世界首富,但後續被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LVMH董事長阿爾諾超越,去年他再次奪回首富寶座,並維持了300多天,直到本周被艾利森短暫擠下。
但艾利森的資產在短短一天內暴增890億美元,總淨資產達到3,832億美元,在創下歷史上最大單日增幅之餘,更宣示了甲骨文這間老牌科技巨頭,正乘著AI浪潮強勢回歸。
而如此強勁的身價成長,則是超乎投資者與分析預期的財報,和拿下OpenAI一筆3,000億美元訂單的消息共同締造。
甲骨文業績狂飆,有望成為第二個輝達
甲骨文的股價在財報公布後飆漲36%,創下自1992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其最大亮點在於「剩餘履約義務」(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RPO)飆升至4,550億美元,是上一季的三倍之多。
「剩餘履約義務」指的是,公司與客戶已簽訂合約後,尚未履行的商品或服務承諾所對應的收入。對於SaaS這類企業的營收預期是重要指標,隨著企業分階段履行合約,這筆義務的金額會逐步減少,直到合約完全履行時歸零。
甲骨文執行長卡茲(Safra Catz)透露,這一季已與3位客戶簽訂了合約。目前他們正在洽談更多數十億美元規模的交易,代表著剩餘履約義務可能不久後便會突破5,000億美元。
這些天文數字般的合約,主要來自於OpenAI對AI運算能力有著強烈需求的客戶。如此眾多的訂單也讓甲骨文預測,其雲端基礎設施營收將從2025財年的100多億美元,到2029財年時增長至1,14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指出,甲骨文的成長幅度,也不禁讓人聯想到輝達過去幾年的爆炸性成長,輝達也曾從一個利基市場的遊戲晶片供應商,搖身一變成為全球市值唯一超過4兆美元的公司。
而外界對甲骨文前景的看好,一部分也是因為其成長主要歸功於AI推理。隨著AI競爭的焦點正從訓練模型轉向應用落地,投資者及分析師普遍看好AI推理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攀升。
拿下OpenAI 3,000億美元大單,創史上最大算力交易
而甲骨文與OpenAI敲定的大筆交易,更加強了投資者對這間老牌科技巨頭的信心。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將在未來5年內向甲骨文購買價值3,000億美元的運算能力,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筆的算力交易紀錄。
這筆交易對OpenAI來說,可說是一場豪賭。平均每年600億美元的巨大支出,遠遠超過該公司目前約100億美元的年收入。不過,這也反映了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急需解決AI算力短缺的困境
這筆交易對甲骨文同樣是一場挑戰。交易規模龐大,需要大量資本支出來建置資料中心,並涉及相當於400萬戶家庭用電的鉅額電量消耗,還得趕緊採購缺乏的輝達GPU晶片。
過去OpenAI因為與微軟的獨家協議,只能使用微軟供應的算力,直到近來在新協議中獲得對外採購的權力,才能找尋外部的供應商,打算運算短缺對他們的限制。
而這份合約可說展現了甲骨文在雲端基礎設施領域的實力,也讓其在AI軍備競賽中,得到與Google、微軟等巨頭分庭抗禮的機會。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1)、華爾街日報(2)、Bloomberg
本文初稿為 AI 編撰,整理.編輯/陳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