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戰的3個主流戰場
財經網戰的3個主流戰場
2000.03.01 | 科技

開春以來,台股成交量刷新記錄,加權指數重新站上萬點大關,市場多頭聲不斷,繼一九八七年股市萬點狂飆的年代之後,一場股市「全民運動」又將展開。然而,在新經濟的時代,傳統跑號子看盤的投資方式,已不符合數位時代的精神,掌握資訊、做出最佳判斷,是致富的關鍵,在強烈需求的帶動下,財經網站將會繼去年入門網站的爭霸卡位後,成為今年的新焦點。
國內稍具規模的財經網站總數近三○個,還有許多業者也正積極地進行卡位,準備逐鹿中原的各方人馬實力堅強,包括媒體經營者、軟體、證券相關業務從業者,各有利基,也各有難題。

**比品牌、比深度 ICP業者的挑戰

**
就經營的型態,目前在財經網站中,以提供資訊、新聞等內容出發的網站(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型態最多。加入這場戰局的首先是佔有流量優勢的入門網站,如奇摩、蕃薯藤、新浪網等,以旗下開設「財經頻道」的方式,與媒體或券商廣泛性地策略聯盟,以取得即時而豐富的資訊來源。
例如奇摩站財經與嘉實資訊合作,蕃薯藤和中央社、民視、聯合報、中國時報等七家媒體有合作的關係。入門網站在流量上的優勢,可將人潮導入合作媒體的網站,而本身也能取得更多元化及即時性的訊息,為彼此帶來雙贏的局面。不過,以目前財經資訊已近氾濫的情況下,入門網站業者也開始思考如何將大量資訊做更有效的服務,負責蕃薯藤理財網的產品經理張家琳表示:「入門網站已經擁有品牌的優勢,但在這波競爭中,必須將大量的資訊進行整合,成為『資訊服務』的提供者,才有勝出的機會」,入門網站業者在這一波財經爭霸過程中,流量與品牌雖是最大競爭利器,但內容的深化,會是下一階段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小錢滾大錢

**
另一流派則是擁有新聞媒體背景的網站。包括從理財雜誌Smart衍而生出的智富網、中時財經版CMoney888、中央社商情中心的鉅亨網、以及財訊即時系統等等。不同於入門網站,這些媒體擁有「自製」及整合相關資訊的能力,除了打響自家網站名號、加速傳統媒體轉型、創造新利潤來源外,有些網站也以專業理財資訊的「中央廚房」自居,透過銷售資料庫給不同網站獲利。
一九七四年創立的老字號財經雜誌集團《財訊》,即將於三月整合旗下的資源,推出財經網站,不同於多數理財資訊網站以「免費」吸納大量人潮、建立灘頭堡,《財訊》倚仗其傳統媒體集團品牌的權威及資訊的深度,開啟「使用者付費」的模式。財訊網站總編輯許怡先指出,財訊網站將與中華電信Hinet合作,以每分鐘0.54元,或每月1280元的價格,採取付費使用的制度,這種逆向操作的手法,許怡先相當有信心:「如果投資人只要花一點小錢,可以賺到想像不到的大錢,何樂而不為呢?」
許怡先認為,過去十多年來,財訊不論是在人才,或是資料庫的內容豐富度上,都有累積了相當的成果,所以雖然較晚加入戰局,仍相當具有競爭的本錢。「流量對我們雖然重要,卻不是我們最關心的,」許怡先定位財訊為財經資訊的中央廚房,能因應各種不同的需求形式,將資訊做最有效的處理。所以雖然財訊自己有網站,但仍不排除和其他網站廣泛策略聯盟。
另一個同樣以提供內容,近來在市場上迅速崛起備受矚目的智富網,則是以理財服務的「廣度」取勝。智富網總經理童再興指出,投資人需要的不只是資訊,而是專業的建議及判斷,也就是網站必須從理財資訊的服務,擴展到理財行動的落實。
二月中旬推出的「線上理財顧問」更是看出智富網在這方面的企圖心。二○多位來自金融業界的各類專家,如光華投信總經理章嘉玉、壽險公會理事長張仲源、統一投信副總丁學文等人,定期於網路上,為網友解答理財相關的疑難雜症。

**差異化的重要性

**
在童再興的構想中,智富網更大的企圖是成為財經類的入門網站。「只要是與理財生活相關的事務,像汽車購買、金融商品、甚至民生消費都將是網站內容的一部份,」童再興說。
面對皆為媒體出身的同類型的網站,如中時電子報、原中央社班底所組的鉅亨網(CNYes),童再興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形成壓力,但實力不可小覷。「獅子已經睡醒,但睡醒後能不能翻對方向,會是將來成敗的關鍵,」童再興認為,這些媒體所擁有豐沛的資源及人才,是其他業者所缺少的優勢,但也因為這些資源,造成發展上的包袱。
「他們還是太習慣用傳統媒體的眼光看網路,如果想要真正在網路的角力戰中脫穎而出,就必須用Internet的角度看Internet。」童再興說。

**比資金、比人才 社群網站轉型難題

**
現今多數的網站業者,都已經注意到網友互動的重要性,因為互動越多,就越能強化投資人或網友對網站的認同感及信任感,形成一個不易取代的投資社群。哈網與23xx是目前較具規模的兩大社群型財經網站。
哈網原始團隊為陳金印與高曉龍兩人,當初之所以會成立哈網,是因為兩人過去從事金融業的經驗,發現在財經的領域裡,缺少的不是資訊,而是公正客觀,以及具有價值的資訊。所以從一九九七年至今,哈網一直秉持堅守做為一個「第三者」的角色,建立起值得讓投資人信任的中立平台。
在建立平台的過程中,陳金印採取開放的態度,讓每個人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資訊放上來供大家討論,所以在哈網中可以看到許多研究報告與技術分析。嚴謹的經營態度,使得哈網目前的會員數高達五萬人之多。
為了堅持公正的立場,哈網在一些合作或是擴展計畫上也顯得小心翼翼,深恐破壞了辛苦建立起的權威信任感,因為社群經營最困難之處,就是在於會員對網站資訊的信任度,而這也是其他網站難以望其項背之處,所以相較多數網站不斷衝網站會員數量,哈網寧可將氣力花在資訊的篩選及信任感的建立。

**進入障礙愈來愈大

**
但「到底怎麼賺錢?」仍是許多人對哈網營運模式的質疑。陳金印指出,哈網目前仍是依賴法人股東資金的挹注來維持運作,陳金印笑說,現在所做的事都是在燒錢,所以繼去年十月份增資的動作,今年還會有增資的計劃,預計將資本額由目1.63億提高至2億,為了因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哈網也正在思考如何拓展資金的來源,強化競爭的實力。
集團化、規模化將會是未來財經網站經營的必然。早期小規模創業、建立社群的機會將逐漸消逝。23xx董事長顏世良不諱言的說,23xx之所以能成功,與及早切進市場有很大的關係,以目前的狀況,年輕的創業者要進入這個領域進競逐,門檻障礙相當的高,因為現在要經營財經網站,比的是資金與人才,而這些正是年輕人最缺乏的部分。顏世良認為,將來的網路發展會朝大者恆大方向前進,集團化的經營模式的趨勢會更加明顯。

**比商品、比速度電子商務的契機

**
一九九七年證管會開放網路下單業務,該年的開戶數為5100戶,時至今日,數量已擴展至63萬6000戶,交易金額的成長幅度也達100倍之多,面對這樣快速的成長與變化,如何打造全方位的理財服務,對有意切入電子商務市場業者而言,是目前經營的重點。
以網路下單竄紅的寶來證券,今年一月推出新版的「寶來投資機會金融網」,強調「價值的創造」與「互動的服務」。寶來董事長白文正表示,就現今的金融市場來看,許多商務的空間尚未開發成熟,因此對寶來而言,利用網站將電子商務與本業作更密切的結合,是寶來在這場戰役中比較不一樣的著眼點。
然而,哈網董事長陳金印指出,以券商為經營主體的財經網站最大的困難點就在於,券商雖然有組織及財經專業上的優勢,但網站的格局也很容易僅止於此,就拿研究報告來說,因為有實際的利益衝突,在寶來的網站,可能就看不到其他投顧或券商的報告。
佔有全台95%金融即時報價系統市場的軟體公司「精業」,在成功的經營奇摩站成為入口網站霸主之後,也加入財經網站的戰局,於今年元月份正式成立轉投資公司「精業聯網」,找來原京華證券的總經理徐文伯帶領整個團隊,預計在三月底、四月初對外推出以「網路7-11」為概念的網路金融百貨公司「Hoya網——精業理財通」。

**執政者要有宏觀視野

**
精業聯網清楚表示將以電子商務、金融產品商場的概念切入財經網站。總經理徐文伯表示,「Hoya網」是以上架的概念出發,提供一個商品的平台,販售的商品除了目前最熱門的股票外,還包括基金、保險、信用卡、小額信貸、房貸、以及期貨等商品,並且還將加入集體議價模式,與金融機構爭取較優惠的利率折扣。
其實不論是何種經營型態的業者,大家都看到了電子商務的契機,但是許多業者都指出,雖然業者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政府的腳步能否跟上民間的發展,將會決定財經網站未來的發展方向。僅管勝負還是未定之數,但從現今的發展情況看來,能夠提供具備廣度與深度的資訊、掌握具有忠誠度的投資大眾、導入電子商務的運作,以吸引資金與人才的投入,將會是決定財經網站成功與否的關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