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文字生成與圖像創作之後,人工智慧(AI)的下一個戰場正迅速攻佔預估近數十億美元商機領域:聲音克隆(Voice Cloning)。
聲音克隆,又稱語音合成或語音模擬,是一項能從特定語音樣本中,學習說話者的音色、語調、語速與韻律等特徵,再根據輸入的文字或語音,產出高度擬真的「合成語音」技術。這項技術的突破,讓聲音創作者即使不在場,也能透過 AI 講述新的內容,為內容產製、行銷、客服等領域帶來更多的彈性與效率。
這股浪潮吸引了重資本追捧。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Mordor Intelligence 預估,聲音克隆的市場規模於 2025 年將達 24 億美元,到 2030 年將達 9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 26%);另一家專注於醫療與科技領域的市場分析公司 Roots Analysis 也預測,到 2025 年將達到 26.4 億美元,到 2035 年整體市場規模可能達到 314.1 億美元(CAGR 約 28%)。
例如,風險投資公司 a16z 就曾投資於聲音克隆工具開發商 ElevenLabs,協助這家公司快速成長;2025 年 9 月,NVIDIA 也宣布對 ElevenLabs 進行戰略投資。這些動態都顯示,聲音克隆不再只是研究室裡的噱頭,而是逐漸成為可以規模化且商業化的關鍵技術。
聲音克隆可被應用在哪些商業場景?效益為何?
當企業開始思考如何以更低成本、更高情感連結的方式觸及用戶時,聲音就成為新的競爭力,包括行銷、內容創作
客服領域:縮短 40% 等待時間!優化體驗
聲音克隆技術讓自動化系統更具人性化,同時降低成本、提升滿意度。例如美國銀行 Capital One 的語音助理 Eno、以及 Virgin Money 與 IBM Consulting 合作開發的 AI 助理 Redi,都成功應用聲音技術處理上百萬次用戶互動,並縮短客服等待時間高達 40%,同時降低單次互動成本約 23.5%。
這些系統能提供個人化問候、多語支援與即時協助,讓過去生硬的語音應答系統(IVR)變得自然流暢,甚至可根據來電者需求自動調整語氣與回應,大幅提升顧客體驗並開啟更多精準行銷的可能。
行銷與銷售領域:提升 35% 互動率,提升品牌識別
在行銷與銷售方面,企業得以藉由聲音克隆打造一致性的品牌聲音,跨平台傳遞一致訊息。結合 AI 技術,更能根據消費者喜好進行客製化語音行銷,如 Spotify、Pandora 等平台已利用個人化音訊廣告提升互動率達 35%。聲音克隆更可讓品牌使用名人或代言人聲音進行在地化宣傳,實現情感連結與品牌忠誠度的雙重提升。
內容創作領域:節省超過 70% 製作成本與時間
除了對外溝通,聲音克隆也優化了各種相關內容創作的效率與可及性。舉例來說,出版商可以把文字稿直接轉為語音,並使用克隆語音保持朗讀聲音的一致性,甚至在後續更新版本時無需重新錄音;歐洲家電品牌 BSH 與時尚集團 Bestseller,也利用 AI 影片平台 Synthesia 製作多語訓練內容,節省超過 70% 的製作成本與時間。此外,聲音技術也提升了對身心障礙者的可及性,讓視障或行動不便的使用者能透過語音進行更順暢的操作,支援多語互動,營造包容性的使用體驗。
有哪些聲音克隆工具?
為了把上述應用變為現實,市場上已出現不少聲音克隆與語音合成的平台/工具。
1. ElevenLabs
ElevenLabs 是目前備受矚目的語音技術公司之一,主打高品質語音合成加上聲音克隆解決方案,產品線涵蓋文字轉語音(TTS)、聲音克隆、dubbing(錄製配音),甚至延伸至音效與音樂支援。
它提供「即時(Instant)」與「專業(Professional)」兩種聲音克隆模式,滿足不同層級企業的需求。其中專業方案(Professional Voice Clones)方案,每月 22 美元,包含完整 API 權限。適合需要將語音技術深度整合到自家產品或流程中的企業,特別是需要大規模產製內容、建立專屬品牌聲音形象、建立客服系統或虛擬助理的用戶。
2. Resemble AI
Resemble AI 以「速度與效率」為核心優勢,2025 年推出的 Rapid Voice Clone 2.0 模型只需 20 秒語音樣本就能生成高品質的聲音克隆。一項盲測調查,有高達 85% 的參與者更偏好 Resemble AI 的聲音品質,顯示其在自然度與情感表達上的突破。
Resemble AI 支援超過 120 種語言,並內建倫理防護機制,如基於同意的語音生成與隱形浮水印,確保合規與安全性。適合需要快速生成大量語音的企業,如廣告、遊戲、教育內容製作的用戶。
3. 免費或低門檻工具:NiceVoice / Vocloner / AnyVoice 等
除了付費工具,也有不少主打簡易性的免費聲音克隆工具,用戶只需上傳幾秒到幾十秒的錄音,就可生成聲音克隆。不過,這類工具在商業授權、語音品質、可擴展性、抗濫用設計等方面可能存在局限,個人或企業在使用前應審慎評估。
未來,聲音或將成為企業體驗設計的重要一環,從客服、行銷到娛樂內容,都可以透過更自然、更具情感的聲音,創造更深層的連結。然而,這場聲音革命同時也帶來版權與倫理挑戰,例如聲音授權、偽造風險與防濫用監管,都將成為下一階段技術發展的關鍵課題。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