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在10月22日的年度大會中宣布,正式邁向「AI代理時代」。過去LINE在內部大量使用AI功能,未來則會在所有服務導入「AI代理化」。LINE台灣技術長陳鴻嘉(下圖左)表示,最終的概念,就是「讓每一個LINE用戶都擁有個人的AI代理」。
而在本日的大會中,也先發布了2項AI助手:LINE官方帳號的「AI對話幫手」,以及面向一般用戶的「AI旅遊助手」。
2大AI功能搶先上線,LINE端出什麼菜?
面向企業用戶的「AI對話幫手」,就是讓使用LINE官方帳號付費功能的商家,可以用AI跟消費者對話,本服務將於2026年第一季上線。
過去,自動對話大多採用關鍵字觸發的方式,也就是消費者講到哪一個關鍵字,就跳出相對應的內容。但導入大型語言模型後,就能採用語意理解,能根據消費者的提問即時生成自然回覆,顯著提升互動品質。
針對台灣市場,LINE也提供了零售、餐飲、美業與一般服務業等產業模板,並支援多種語氣風格設定,如「專業可靠」或「溫暖親切」,協助品牌打造符合自身調性的對話體驗。
為了讓更多商家採用,商家只需要填寫基本資料、上傳產品或服務文件,AI就可以自動學習並協助回覆,免除繁瑣設定,縮短導入時間。
面向一般用戶的「AI旅遊助手」,針對台灣用戶對於日本旅遊的喜好,這項服務預計將於2025年11月初率先推出日本景點推薦的第一階段版本。
AI旅遊助手有3大核心功能:
- 超個人化推薦:結合用戶描述與LINE用戶標籤,生成專屬推薦
- 可信任內容:AI回覆經驗證的資訊,避免幻覺
- 人性化互動:多輪對話,逐步探索需求,有如專業旅遊顧問陪伴
LINE台灣預計在2026年第一季,推出更深入整合LINE旅遊相關功能的版本,並進一步支援在LINE聊天群組中使用,讓旅伴能共同討論與規劃行程。
但更重要的事情是,未來,服務也將深度整合LINE生態系的多項功能,從行前靈感蒐集、行中規劃到行後分享,串聯內容、支付、客服與推薦服務。只要能夠串接LINE旅遊和更多其他的商家近來,這個AI就擁有變現的可能性。
AI代理巨頭也在做,LINE的優勢是?
為了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個人AI代理,陳鴻嘉表示,LINE採用多層架構,承接用戶的任務轉交給LINE生態系中的「領域代理」,再由領域代理分派給「功能性代理」處理具體操作。
領域代理:如媒體、在地導遊、旅遊、購物、通訊軟體等
功能性代理:如趨勢搜尋、預約、地圖等
這種多層次的代理協作,能讓用戶的需求任務在LINE生態系中拆解,交給LINE龐大的內容數據與服務——也就是數以萬計的「功能代理」支援運作,達成一站式完成的體驗。
不過,AI代理的入口,是所有科技巨頭都在搶佔的地盤,舉例來說,Google和OpenAI部分將瀏覽器視為一種入口。這也給了LINE一個機會,因為用戶平常就是會打開LINE來傳訊息。
陳鴻嘉透露,面對其他科技巨頭的競爭,用戶數、豐富的服務跟內容,讓LINE可以提供獨特的AI體驗,像是用數據分析達到個人化、整合LINE與合作夥伴的服務(如叫車、購物、旅遊)。
以及或許更重要的是,陳鴻嘉給了LINE AI生態系一個定義: AI as a Service的出口 。也就是說,任何企業、公司、技術只要符合規範,且有能力跟LINE串接,都有機會把LINE做成一個平台,去接觸用戶、提供自己的AI服務。
這有機會解決兩方的痛點,提供AI服務的公司很難快速找到一群用戶、LINE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AI服務給用戶。這是LINE在AI時代的機會,也是突圍的關鍵。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