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展鹿港展區《圓未來之行》自 10月10日 開展以來,以「設計建設未來」為核心主軸,透過地方故事轉譯、民眾共創參與及多媒體互動顯示科技,描繪出彰化從歷史走向未來的城市願景。現在,讓我們一同盤點這趟「圓夢行」所累積的豐碩成果。
未來共創城市基地:總結破萬民意需求,凝聚對區域發展期待
「你看,那是我蓋的建築!」體驗民眾興奮地指著自己選擇的圖書館出現在縣政中心旁邊,乘載著祝福詞的汽球冉冉上升,各式建築逐步產生在城市的各個分區,彰化的理想願景躍然於大型LED螢幕上,這是與參觀民眾共同創造的未來藍圖。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以「高速公路彰化交流道特定區」作為模擬場域,結合目前已公布的土地分區使用規劃,設計四大主題、十六種建築類型選項,邀請民眾參與城市設計,開展至今已生成數萬棟建築。統計顯示,超過半數民眾對於「休閒育樂」主題最感興趣,其中以「運動中心」佔生成總數的三成為最高,可見民眾對於運動設施的需求,與目前所推行「八大生活圈運動館」計畫相互呼應,相同主題下的「文創市集」、「美術館」也分居第二、第四名,呈現民眾對於城市美感與文化的期待。此外,「公園綠地」主題中的「共融公園」名列第三,反映家庭族群對休憩空間的重視。此項互動裝置讓每個人的選擇都能化為城市的一部份,民眾不只是觀眾,更能成為共創者,一同描繪彰化的未來。
折返跑互動遊戲:2000公里的全民共動,展現健康共融的城市精神
連策展團隊都沒料到,這項折返跑互動遊戲竟成為展場最受歡迎的亮點!《圓未來之行》跳脫傳統靜態觀展體驗,導入投影及互動感測裝置,設計「反應力訓練」、「全民折返跑」等趣味運動遊戲,邀請民眾透過身體感受體驗「行動中的設計」,無論孩童、學生與長輩,都能參與到互動,展現健康共融的城市精神。展期至今從人流數據推估,民眾進行折返跑的加總距離已超過2000公里,象徵彰化以健康共榮、堅定的步伐邁向未來,也讓設計成為凝聚社會活力的共同語言。
彰濱海風留言牆:開放公眾交流平台,上萬人的心聲讓城市傾聽
來到展覽最後一區的「彰濱海風留言牆」,是全場最具情感溫度的角落。參觀民眾在此留下超過一萬則留言,從「希望彰化更多綠化」、「想要百貨公司」到「期盼青年返鄉」── 每一句每一字都成為彰化與民眾之間真摯感性的對話。
更重要的是,這面牆不僅是展覽的一部份,更是開放公眾交流討論的平台。許多民眾佇足在此閱讀其他人的留言,並留下自身想法交流回應,我們相信,城市的未來不只是細緻縝密的設計規劃,更包含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傾聽、接納、共感的溫柔守護。
本次的策展突破:讓科技成為城市溝通的語言
本次展覽由奧圖碼股份有限公司策展與執行,以「互動參與 × 共創設計」為核心策展理念,將AI影像生成技術、多媒體互動顯示科技與地方文化敘事結合,成功讓觀眾從「觀看者」轉化為「參與者」。
策展團隊以高規格的投影、大型LED設備創造「能被體驗的故事」,實踐了以科技為橋樑、以人為核心的策展思維。這場展覽不僅展示設計的成果,更成為推動地方文化創新的典範,讓「設計」成為彰化這座城市對話與溝通的新語言。
展期倒數:設計行動仍在延續
隨著展期進入倒數階段,《圓未來之行》仍持續吸引各地民眾共襄盛舉,從〈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全民折返跑〉,到〈海風留言牆〉,每一位參與者都為「設計中的彰化」留下自己的印記。共同書寫的設計旅程仍在延續,邀請您把握最後幾天,走進鹿港B1展區,親身感受設計如何讓彰化一起動起來。
更多策展團隊的設計巧思請見:(奧圖碼台灣設計展案例連結)
【彰化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