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創新盃》產業影響力獎:台灣若美科技 AI晶片散熱救星,綠色材料實現「散熱即減碳」
《亞洲創新盃》產業影響力獎:台灣若美科技 AI晶片散熱救星,綠色材料實現「散熱即減碳」

由金管會主辦的《2025臺灣週》產業創新日論壇暨亞洲創新盃決賽,論壇與競賽雙主軸盛大圓滿落幕。首屆亞洲創新盃的產業影響力獎,由「台灣若美科技」脫穎而出。若美科技於2022年8月成立,核心團隊擁有長達十多年的研發技術,致力提供端到端的散熱解決方案,並將材料科學與AI進行整合,目標成為散熱及減碳並行的創新典範。

聚焦下一代散熱生態系,整合「材料-AI-服務」三軸商模

散熱領域因為AI時代更加凸顯傳統痛點,但也成為台灣若美科技切入的利基點。隨著晶片性能的指數級增長,以及GPU、CPU和HBM多顆晶片堆疊進行封裝,加劇熱量累積,特別是在AI應用驅動下,傳統的熱管理方法已達極限。尤其過熱會導致晶片發生熱節流(Thermal Throttling),導致晶片降速運行而損失性能,同時在永續碳排方面亦產生相關壓力。

台灣若美科技品牌長林斯涵
台灣若美科技品牌長林斯涵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相關痛點驅動全球對熱管理技術和材料的新興需求,亦催生龐大的市場商機。全球熱管理市場2024年的市場規模約為765.7億美元,預計到2034年將增長至1,410億美元。為了抓住商機,台灣若美科技品牌長林斯涵表示,他們的願景是透過結合其獨特的絕緣導熱材料和AI分析工具,突破現有散熱技術的瓶頸,鎖定AI伺服器、電動車、5G基礎設施等高功耗市場,提供輕量化、高度整合以及更為永續的熱管理場景。

若美科技能獲得亞洲創新盃評審的青睞,關鍵之一來自於他們採用整合「材料-AI-服務」的三方商業模式。林斯涵在競賽pitch時提到,若美科技的核心營收,其一是透過銷售其獨家的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從內部實現散熱升級,藉此獲得直接銷售收入。其二是將AI技術融入其服務之中,創造經常性收入來源,也就是提供熱模擬AI平台和設計加速服務,進而收取訂閱費、服務費以及客製化解決方案合約費。

第三個商模,則是運用其先進製造技術,提供高端的散熱硬體產品及3D列印微通道冷板,瞄準高階AI伺服器液冷市場,特別是對未來功耗可能超過2000W的NVIDIA晶片需求。整合三大類商業服務,林斯涵提到他們在三年內已與全球90多家客戶進行測試驗證,正式成為台達電、威剛科技、德國馬牌、AMD、安費諾的供應商,目前正進行積極測試與開發的客戶包括NVIDIA、HP、Dell、聯想、MSI、智邦、奇鋐、健策、Cooler Master等。

放眼2028積極為進入資本市場做準備

若美科技於2022年成立,2023年度營收達$30萬美元,並預計到2029年,營收可望翻數十倍來到1.5億美元。本次參加亞洲創新盃,林斯涵解釋,他們的核心目的一方面是建立品牌能見度及市場曝光;另一方面是吸引潛在客戶目光,進而持續驅動業務成長。

決賽大合照.jpg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營收持續有亮眼表現之外,林斯涵也提到他們確實有具體的進入資本市場計畫。若美科技目前已取得新北市政府的創新創意審查,並通過創櫃板的稽核,將在櫃買市場接受三年的上櫃輔導。換言之,若美科技期望能在2028年順利進入資本市場,後續會根據其規模考慮在美國、日本或臺灣進行上市。

當前若美科技的融資活動也在緊鑼密鼓進行,這一兩年啟動天使輪的募資,目標將把資金投入於建設品管實驗室,並將原料年產能擴大至400噸,以及下一代材料的研發。立足於AI及永續雙軸轉型的時代,若美科技提供的技術應用,將是新世代熱管理基礎設施的顛覆者,亦是推動全球數位和綠色轉型不可或缺的領頭者。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