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是什麼?記憶體概念股有哪些?
說到記憶體,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可能會聯想到生活中常見的電子產品,像是手機、筆電、桌機,以及隨身碟或記憶卡,都會用到記憶體。
記憶體有哪些種類?為何新聞中常看到記憶體是價格波動大的「景氣循環」產業?在AI時代下成為當紅炸子雞的HBM(高頻寬記憶體)、逐漸受到關注的CXL記憶體又是什麼?台廠有哪些記憶體概念股?本文帶你一次搞懂。
記憶體主要有哪幾種?
根據資料保存的特性,記憶體主要可分為2大類,即切斷電源後資料會消失的「揮發性記憶體」,與斷電後資料仍留存的「非揮發性記憶體」:
揮發性記憶體(Volatile Memory):暫時儲存資料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廣泛應用於電腦、伺服器、手機等裝置的主記憶體,具有快速讀寫的特性。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常用於CPU的快取(Cache)記憶體,速度比DRAM更快,不過價格也較高。
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長期儲存資料
唯讀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
唯讀記憶體只能讀取、而不能寫入新資料,通常用於儲存不需經常變更的系統軟體、驅動程式等。快閃記憶體Flash:
快閃記憶體廣泛被應用於多種電子產品的硬碟,具備體積小、功耗低等優點,並可再分為NAND Flash、NOR Flash兩類型:
NAND Flash寫入速度快、成本較低,主要用於手機的儲存空間、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 SSD)、隨身碟、記憶卡等裝置;
NOR Flash讀取速度快,但寫入速度較慢、成本較高,常用於主機板上的韌體、網通設備及IoT系統的記憶體等。
記憶體產業鏈是怎麼樣的?為何隨景氣波動大?
記憶體業就供應鏈來看,主要分為上游製造商的「原廠」、中游的封裝測試廠,以及下游的模組廠及通路商,模組廠和通路商將成品交給電子代工廠,最後再組裝成終端產品。
全球記憶體市場,在 DRAM呈現寡占競爭局面,主要由「3大原廠」製造商主導:美光(Micr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 。至於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則有較多玩家,包括三星、SK海力士、鎧俠(KIOXIA)、威騰(Western Digital)、美光等。
台灣的記憶體廠商,則涵蓋上游的晶圓製造與代工廠如 南亞科、旺宏、華邦電 ,中游的封測廠如 力成、南茂、華泰 ,以及下游的模組廠 威剛、創見、宜鼎、宇瞻、十銓 等。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同屬半導體產業,和用於CPU及GPU等處理器、持續追求製程微縮的「邏輯IC」不同,「記憶體IC」為技術較成熟、大宗標準型產品,供需市況深受景氣影響,價格波動大,屬於景氣循環產業。
**記憶體業的景氣循環: **
當景氣熱絡,終端裝置需求增,電子代工廠向記憶體模組廠、通路商大量進貨,現貨價格將上漲,產業呈現榮景;
當景氣變差,終端裝置需求減少,電子代工廠減少進貨,記憶體廠因存貨過多會在市場上拋售庫存,現貨價格會下跌,廠商並會減產因應。
AI時代下崛起的HBM、CXL記憶體是什麼?
隨著生成式AI興起,AI高速運算大量資料的需求激增,帶動HBM市場成長;另一方面,一些廠商也開始佈局不同類型晶片間可共享記憶體資源、高速互連的「CXL記憶體」技術。
HBM高頻寬記憶體(High Bandwidth Memory)
HBM具有高頻寬、低延遲、低功耗等優點,頻寬有如數據傳輸的高速公路,道路越寬、可承受的車流量越大,能傳送的資料量就越多;另一方面,在傳輸資料量增加之外,HBM透過將數個DRAM以先進封裝堆疊起來,也擴大儲存空間。
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統計,2023年全球HBM市場SK海力士坐擁53%市佔率,其次是三星的38%、美光9%。
CXL記憶體(Compute Express Link)
根據美光網站介紹,CXL是一種高速互連的開放標準,可讓應用程式在CPU、GPU和FPGA等不同處理器之間共用記憶體,以加快運算速度,並改善記憶體資源使用率。
市面上最初的CXL記憶體擴充模組產品,為三星於2021年5月所發表。此外,近年來SK海力士、美光、Astera Lab、世邁科技(SMART Modular)、宜鼎等業者,也有相繼推出CXL相關產品。
研調公司Yole預測,CXL市場從2023年的1400萬美元,2028年將大幅成長到160億美元。
延伸閱讀:FOPLP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群創FOPLP技術為何受台積電青睞?
晶圓「埃米戰爭」殺手鐧!晶背供電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
本文不開放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