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潮牌教父NIGO帶領HUMAN MADE走向東證成長市場。這家品牌以「不打折、零庫存」的獨特商業模式,創下超過七成毛利率的高利潤神話。它如何讓HUMAN MADE不再只是服裝公司,更是一間以機制運轉的「創意資本主義」企業?
日本潮流品牌HUMAN MADE,即將在11月27日於東京證交所的成長市場(Growth Market)上市。
《女裝日報》日本版分析,HUMAN MADE能在創立15年內,年營收達112億日圓,仰賴的不只是吸睛的潮設計,背後更有一套周密且理性的商業模式支撐。
54歲的創辦人NIGO(本名長尾智明),自東京文化服裝學院畢業後,才23歲就自創品牌A Bathing Ape,後來更和美國歌手、設計師菲董(Pharrell Williams)合創Billionaire Boys Club,並就此和菲董成為莫逆之交。
HUMAN MADE是什麼來頭?背後股東有誰?
2011年,他因為財務危機、不得不把一手打造的A Bathing Ape,賣給香港IT集團,但他也留了一手,在前一年另設一個以美式休閒復古風格為主的品牌HUMAN MADE。讓他沒想到的是,後者竟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開啟另一個奇蹟,而在背後扮演重要支柱的,就是菲董。
即便NIGO在2010年淡出Billionaire Boys Club經營,但他和菲董仍在各種項目上合作,如球鞋聯名、音樂,甚至是清酒品牌。正因為這層關係,菲董不只成為HUMAN MADE顧問,提供諮詢服務,更用自身明星光環挹注品牌,甚至還成為持股超過NIGO本人的大股東。
上市招股說明書顯示,HUMAN MADE除了菲董、NIGO本人分別持股25.7%、19.49%,以及NIGO創立的公司NIGOLD佔43.42%股份外,包括曾任優衣庫(Uniqlo)日本行銷部長的松沼禮在內的三位專業經理人,也擁有2~3%持股。
時尚品牌FABRIC TOKYO執行長森雄一郎認為,這種由創辦人、藝術家、經營團隊組成的三位一體,可說是「創意資本主義」,創辦人專注在品牌世界觀、藝術指導,而把經營事務交給專業經理人負責,在日本品牌相當罕見。
這家日本潮牌憑什麼做到不打折,還引起信徒搶購
另一個HUMAN MADE的獨到之處,則是從布料選用、加工階段就主導商品,不像是一般品牌都把企劃和生產委外給大型貿易商或OEM廠商,建立能把服裝精緻化的體制。
因此,HUMAN MADE最大競爭優勢就是完全不打折,所有正價商品還能被搶購一空,去年初統計毛利率超過七成。「這種徹底抑制庫存風險的模式,可說是顛覆服裝產業嘗試,」森雄一郎強調。
甚至這股潮流魅力還跨越國界,使HUMAN MADE有超過六成營收來自海外,尤其是在以泰國、香港為中心的東南亞市場成長顯著。
而NIGO和菲董本身的聲量,不只在全球產生共鳴,在社群上也能自帶流量,使HUMAN MADE的廣告宣傳費用只佔營業額不到1%。
這些因素加乘下,使HUMAN MADE能以穩定的資本結構養出一群死忠鐵粉,重複購買率維持在五成以上的高水準,而且銷售通路幾乎不依賴百貨和商城型電商,以日本七家門市和自有電商為核心,兩者佔營收75%,另外25%則是海外直營和經銷管道,堪稱實體和虛擬通路整合(OMO)的成功案例。
下一步從潮牌擴張到IP帝國
目前除了服裝本業外,HUMAN MADE也正在進化成以IP為核心的高利潤模式,和哆啦A夢、新世紀福音戰士、愛迪達(Adidas)等動漫和全球品牌合作,自有原創角色也作為商標資產被運動,透過授權和合作擴大IP收益,使品牌基底更為扎實。
森雄一郎觀察,HUMAN MADE下一個值得關注的成長動能,是透過收購品牌、IP實現資產組合戰略,這將會使HUMAN MADE進化為多品牌的創意聯合大型企業經營,「就像是NIGO版的索尼影業。」
本文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原文標題為:潮牌叩關資本市場!HUMAN MADE不打折、零庫存,創下7成高毛利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