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生態系邁向新里程!產發署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8年輔導超過500案,累積46億產值、促投37億資金
AIoT生態系邁向新里程!產發署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8年輔導超過500案,累積46億產值、促投37億資金

對此,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高階智慧物聯網晶片生態體系發展應用計畫》(以下稱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從2018年啟動至今不僅驅動產業升級,並輔導超過500案,逾400家中小微企業合作;8年來共創約46億產值,並促成廠商或創投、天使投資等外部資金約37億元等佳績。

AIoT產業生態系漸成形,一站式服務整合技術、資源與人才

臺灣企業在面對全球AIoT產業高速發展之際,主要面臨幾項挑戰。一來是高階化需求難以滿足且系統自主性低的困境,特別是中小企業及新創業者在開發AIoT產品時,常因缺乏系統整合經驗或晶片關鍵技術而卡關。另外,即使企業擁有開創型商品,也難以尋求業者願意生產試作或找到場域驗證,導致創新概念難以轉向商業化,因而遭遇「死亡之谷」。

3F0A4919.JPG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胡紀平副所長
圖/ 工研院

為解決上述產業困境,胡紀平提到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的核心目標是:建構臺灣AIoT應用之高階智慧系統完整產業生態體系,藉此吸引國內外創新產品運用台灣半導體的製造設計體系,透過典範轉移培植新創,並擴至中小企業服務,推動臺灣從研發走向產業化、從個案輔導邁向生態共創。

計畫機制背板_new.jpg
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整合零組件、關鍵技術與培育人才,打造具韌性與可持續發展的AIoT生態體系。
圖/ 工研院

至於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透過哪些模式,逐漸形成生態系版圖?胡紀平指出主要有三大主軸,首先是建立起獨特的「前店後廠」服務架構,前店定位為新創基地及國際連結樞紐,處理較簡單的晶片板或模組板修正等技術問題;後廠則是由工研院技術團隊領軍,提供微縮模組、先進AI/加密/定位功能等高階技術支援,找到試量產的途徑,加速具潛力的AIoT方案商品化。

第二個主軸是聚焦關鍵技術,強化臺灣AIoT產業的供應鏈韌性與自主性,透過次系統國產化,提供軟硬體整合服務,並著重於物聯網次系統產品的跨領域應用驗證。該計畫聚焦於智能動力、AI智能移動、醫電照護、智慧工廠等四大次系統公板平台,透過整合國產晶片與模組,目前國產關鍵零組件自給率接近100%。

第三個主軸旨在補足產業人才缺口,胡紀平提到該計畫啟動「法人科研培育實務人才」機制,透過師徒制、專題實作與企業媒合模式,讓在校工程人才能藉由參與政府科研計畫(例如在工研院法人單位進行實習)建立一條從校園到產業的「即戰力」培訓管道。「我們追蹤這些人才畢業後就業情況,約九成投入半導體與物聯網產業,平均較同儕縮短求職時間1~3個月,」胡紀平補充道。

三大核心應用實際落地,超過半數成果有望整套方案輸出海外

走過8年的淬鍊,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合作的廠商高達500家,其中經「後廠」加值的案件一半以上可達試量產,並且於2025年的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當中,展示出「智慧移動」、「智慧製造」及「智慧生活」三大類共19項指標成果。

綜觀本次展覽內容,胡紀平分享幾個亮點案例。智慧移動領域方面,藏識科技打造「智慧消防無人機智慧偵查服務系統」,本計畫協助導入RTK國產晶片與研華模組,並連結消防局合作建立測試場域與驗證機制,此國產無人機已應用於消防及救災指揮系統,並藉由AIoT聯展,接觸到國外新客戶。

智慧製造部分,高階智慧物聯網計畫與聯發科合作,鎖定智慧工廠場域建置5G×AI預診斷平台。該平台採用Genio系列晶片驅動,並整合AI異常偵測演算法,有效降低突發停機風險,節省設備損耗成本超過1,000萬元,目前已推展到製造業與無人載具等跨域、跨業應用。

至於智慧生活領域,則能看到多元應用,涵蓋穿戴式裝置、長照科技以及聚焦高齡化市場等創新產品。其中,奇景光電攜手見臻科技打造出「Aurora IIS智慧眼鏡解決方案」,以眼神操控重新定義穿戴互動體驗,讓科技更貼近人性。

從上述案例可觀察到,物聯網智慧系統整合服務平台確實形成「技術可運用、產品可量產、人才可銜接」的實際效益。

至於計畫未來願景,胡紀平提到下一期將迎來轉型與升級,以現有AIoT生態體系當作底層基,進一步延伸到系統服務應用的層級,並提供高度複雜、高產值的整套系統(Total Solution)服務。胡紀平特別指出,後續會聚焦兩個高門檻、高值化領域(智慧製造、健康醫輔)作為主要切入點,持續將MIT品牌特色的AIoT整套解決方案輸出國際,持續擦亮臺灣資通訊及AI產業的金字招牌。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