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2021年卸任執行長職位退居幕後,如今貝佐斯將加入他共同創立的AI新創「普羅米修斯計畫」(Project Prometheus)擔任共同執行長,重返第一線戰場。
貝佐斯將與維克.巴賈吉(Vik Bajaj)博士共同擔任普羅米修斯計畫的執行長。巴賈吉是一位物理學家兼化學家,曾是Google的「登月工廠」X部門(The Moonshot Factory)的主管,與Google共同創辦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緊密合作,催生了Verily等開創性計畫。
擁62億美元資金,貝佐斯AI新創要助力工業製造、航太領域
普羅米修斯計畫已經獲得高達62億美元的資金,其中部分來自貝佐斯本人。這個數字遠超同領域的其他新創公司,例如由前OpenAI員工創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今年獲得的20億美元融資。
不同於現在許多專注於軟體服務的AI新創,普羅米修斯計畫的願景不僅止於軟體世界,而是將AI應用於「實體任務」。公司的核心目標,是利用AI來加速工程和製造流程,專注於電腦、汽車和至關重要的航太領域。
這項聚焦於實體世界的技術方向,被為與貝佐斯的太空夢有著密切關係。貝佐斯創辦了航太公司藍色起源,他曾預言在未來幾十年內,將有數百萬人居住在太空。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先進的機器人和AI是關鍵。
貝佐斯指出,「如果你需要在月球表面或其他任何地方做一些工作,我們將能夠派遣機器人去執行,那將比派遣人類更具成本效益。」
普羅米修斯計畫的目標是開發比大型語言模型學習方式更複雜的AI模型。大型語言模型主要是透過分析海量文本來學習技能,而普羅米修斯和同領域的公司,則專注於建立能從「物理世界」中學習的系統。
根據內部人士透露,為了這項任務,普羅米修斯計畫已經僱用了近100名員工,其中不乏來自OpenAI、DeepMind及Meta等AI領域頂尖公司的研究人員。
貝佐斯為外界津津樂道的管理學,能在AI新創發揮作用嗎
另外,貝佐斯重返第一線也代表著,他從管理上百萬名員工的亞馬遜過程中磨練出來的領導哲學及方法,也可能帶入這支新成立的AI團隊。
儘管有人認為,隨著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他偏好長篇備忘錄的作法可能跟不上時代,但他認為「保持團隊精實、行動迅速,並招募頂尖人才」的理念,在當前競爭激烈的AI新創環境中,被認為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管理理念。
貝佐斯最知名的管理理念之一,便是他用來對抗官僚主義的「雙披薩原則」,即團隊必須小到「兩個披薩就能餵飽」。這個原則能賦予每個團隊清晰的任務歸屬,最大限度減少內部摩擦。
此外,他對文件而非簡報投影片的堅持也極有可能被延續。貝佐斯要求撰寫最好六頁長的備忘錄,並在會議開始時集體安靜閱讀,因為他相信「寫備忘錄迫使人們清晰、嚴謹地思考他們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貝佐斯對於決策和流程的看法。他堅持要區分有轉圜餘地的「雙向門」和後果嚴重不可逆的「單向門」。前者應快速決策,後者則需緩慢、謹慎。同時,他也對組織容易「只關注流程、忽略結果」的傾向發出警告。
貝佐斯還曾警告,組織規模的擴大常常導致人們拘泥於流程,他曾寫道,「永遠值得問的一個問題是:是我們擁有流程,還是流程擁有我們?」避免員工只關注流程反倒忽略了結果。
帶領亞馬遜近30年時間裡,貝佐斯得出的這些管理思維,究竟能否在一間AI新創中順利施行,或許很快就會得到檢驗。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陳建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