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Cost Up的品牌精神 偉聯決定賭了
堅持Cost Up的品牌精神 偉聯決定賭了
2007.11.01 | 科技

當奇美液晶電視品牌正邁力擠進歐洲市場前十五大知名品牌之際,偉聯科技所生產的液晶電視AG Neovo早已站穩歐洲教育市場。「我們做品牌很自在的,」即使連續虧損近七年,但是偉聯科技總經理皮華中卻以看似平穩的口吻說著。

不過,財報上的虧損仍是皮華中的心頭重擔:「誰說不掙扎,沒賺錢前,見股東、見董事都是心頭扎針。」為了力求突破,今年第二季後聘請宏達電執行長卓火土以及華碩創始股東徐世昌等重量級人物,擔任偉聯董事,再度引起市場的話題。

相較於徐世昌已有二十年的交情,皮華中與卓火土認識僅兩年。兩人是在交大EMBA認識的,皮華中極為佩服卓火土經營宏達電品牌的功力,力邀他擔任偉聯的董事。「卓火土與徐世昌兩位是偉聯的導師,」皮華中相當感念:「做品牌的人基本上是脫離不了技術,我希望他們幫偉聯設立一個標竿。」

其實偉聯去年已實施過一次減資,將股本從新台幣十五億元降至八億八千四百萬元,今年則再減資降至新台幣四億六千一百萬元。減資不但讓股價淨值回升,兩位重量級的董事助陣,馬上又發揮效果,今年第三季已經獲利二千萬元,擺脫單季虧損的惡夢。

偉聯科技原是經營貨櫃航運的中航偉聯集團旗下一員,一九九九年時中國大陸貨櫃航運興起,又正值台灣開始啟動第一條面板生產線,中航於是成立偉聯科技,轉向科技產業發展。

「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很大膽,」皮華中表示,偉聯初期也是代工與品牌並存,但至二○○三年後放棄代工業務,專心朝品牌經營。這也許是一場賭注,可是經營生意每一項都是賭局,「賭就有明天,不賭你只剩今天。」憑著一份理想與一股傻勁,偉聯立下要做全球品牌的宏願。

要求製造商提供好零件
萬事起頭難,從決定做品牌到產生第一個產品,偉聯至少花了一年以上的時間摸索,甚至在還未有產品前就已經先把海外公司開好了。「你要有全球的思維,才可能有全球品牌的誕生。」這是皮華中的理念,做品牌不怕花時間,做品牌不能要求cost down。因此,皮華中用「cost up」的策略,帶出AG Neovo的顯示器品牌。

「當大家都還在省那一塊、兩塊的成本時,我們卻是告訴我們的製造商,請給我們最好的零組件。」AG Neovo的顯示器在表面多加了一片強化光學玻璃。可別小看這片玻璃,就是它造就了與其他品牌最大的不同。

AG Neovo的品牌在英國教育市場更是赫赫有名,由於學生使用公用事物的破壞性強,防刮與好清潔十分重要,這也是AG Neovo顯示器加裝光學玻璃的專利,用一般濕布擦拭即可清潔,防刮不傷液晶螢幕。

「做品牌就要有差異性,」皮華中提到,當年為了差異性,單單這塊玻璃的成本就至少要一百美元,看在其他以代工思維顯示器業者眼裡,簡直是瘋了。賭徒的個性加上對市場觀察,偉聯要靠這塊與別人不一樣的光學玻璃,贏得市場。

做別人不要的市場
既然大家都在談藍海,那偉聯的藍海在哪裡?「我們做別人不要的市場。」偉聯從利基市場做起,舉凡安全監控、教育、醫療以及特殊專業需求市場等,都是偉聯經營的方向。「利基市場向來被大量生產的思維給忽略了,」皮華中談到,利基市場某種程度需要客製化,會提高成本與實施的難度,訂單量又不高,多數業者都不會接單。

利基市場需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例如偉聯把顯示器賣進歐洲比利時的火車箱裡,不但要配合車箱內的色澤與設計質感,維修點與時間也要考慮周詳,﹁不可能叫列車長抱著顯示器到服務中心去修螢幕,因此哪個站要有維修服務,甚至在零組件的挑選,也要經得起考驗。」

除了有卓火土與徐世昌兩位重量級的企業人士加持之外,憑藉著勇敢走出客製化的利基市場,偉聯學到的,不只是做品牌的設計與創新,還有背後一連串售後服務流程的建構與安排,甚至是產品的思維邏輯,這些都不是只關注創新、只關起門來談設計,就可以賣出商品的。問皮華中做品牌難嗎?「其實難,但也不難。」重點是見縫插針,敢不敢先做別人不要的市場。 

偉聯科技 
●成立時間:1999年 ●董事長:俞允 ●總經理:皮華中  ●資本額:新台幣4億6100萬元   ●主要產品:液晶顯示器 ●大事記:2007年1月AG Neovo數位相框榮獲2007年iF產品設計大獎/榮獲2005年第13屆國家產品形象銀質獎/2004年1月,AG Neovo LCD螢幕贊助職業足球勁旅/2002年2月AG Neovo三項產品榮獲台灣精品獎/1999年7月電子事業部成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