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前三大的電商開店平台SHOPLINE,於24日驚傳廣告代操團隊集體離職消息,在電商圈掀起議論。
由於時值雙十一檔期前夕,許多電商品牌早已開始暖身預熱即將到來的銷售活動,此時SHOPLINE協助客戶進行廣告代操的部門,一夕之間唱空城,對品牌而言,等於是在大檔期開戰前,一艘艘蓄勢待發的貨船沒了「引水人」。許多同樣提供廣告代操服務的業者,甚至跳出來為受影響的電商品牌,提出臨時解決方案。
SHOPLINE:明年推新廣告服務、業務整併中
對此,SHOPLINE回覆《數位時代》: 系因為公司規劃將在明年推出全新廣告服務,因此,自2025年10月1日起,陸續進行業務整合與相關資源調整。 官方並強調,針對此次服務調整,SHOPLINE已積極與客戶溝通,確保客戶權益與服務過程順暢延續。
而關於部門同仁集體離職一事,SHOPLINE則表示 :「在產品與資源調整的過程中,我們也持續與同仁進行溝通,公司對於部分同仁的決定表達尊重。」 且強調目前整體人力充足,團隊仍穩定運作、持續提供品牌客戶所需服務。
無論此次事件對SHOPLINE以及平台客戶最終造成的實質影響如何,開店平台以及電商相關的軟體服務商,共同面對來自客戶與人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是不爭事實。
以業界唯一上市櫃的91App來看,即便其GMV(網站交易總額)的抽成比例是同行最高,且淨利率也相對亮眼,但一年超過200多億元的GMV,換成營收則是16億元以及近5億元的淨利,顯示行業多半賺的仍是辛苦換來的服務費。
「尤其SHOPLINE從主打低抽成、低月費起家,若不發展其他業務項目、賺取更多服務手續費,根本無法存活。」在臉書粉專筆名「車庫一姊」的資深電商專家表示。
開店平台搶進廣告代操,拼業務收入增長
近年不只SHOPLINE,91APP也組建了自己的廣告代操團隊,另一家Cyberbiz則用開源方式與其他廣告代操夥伴結盟合作。
但為何以協助電商經營者架設銷售網站,解決金物流難題為基礎的開店平台,會紛紛選擇廣告代操服務作為新興的業務領域?
生活市集行銷長以及八拍子策略顧問李庭毅認為,發展廣告代操業務對開店平台最直接的好處是營收能一口氣做大,李庭毅舉例:「假設客戶一個月投100萬的投廣預算,這100萬通常能直接列為營收,即便其中有不少比例是平台得拿來下廣告的成本。」
至於客戶為何願意選擇開店平台做廣告代操?車庫一姊則認為,對多數線上原生(Digital Native)的電商品牌而言,主要心力多放在產品與市場的開發,因此許多品牌在一開始就會直接將開店平台的會員數據系統,當做自家的CRM系統在用,沒有自建會員數據庫的習慣,因此在廣告投放時也會較依賴開店平台代為操作。
此外,也由於銷售網站已經架設在平台上,交由其操作廣告,投放成效也能直接勾稽到銷售數字,更直覺簡單。
投手壓力高、人才流動快,個體戶與公司競爭頂尖投手
其實不只開店平台,由於近年社群媒體的分眾化、破碎化,以及演算法持續改變,造成很多品牌越來越難自行操作廣告投放,而廣告代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高。
許多大小公司行號、廣告業者也加入戰局。但車庫一姊指出,電商投手相對過去一般廣告業投手,其實是一份更為高壓的工作。
「以前一般廣告投手,可能只會被品牌要求曝光量,但電商要求的是血淋淋的ROAS轉換率(投廣成本:換來的業績金額)。」他以業界經驗指出,許多電商投手常是吃飯、睡覺以及上廁所都要緊盯數字,以便及時調整ROAS太低的廣告渠道,「很少人能做這份工作太長久。」
不過除了壓力大、高工時,所造成的高流動率,李庭毅分析另一個原因也是由於近年需求高漲的市場,吸引了許多「個體戶」廣告投手,紛紛投入市場。而這些個體戶,使企業內部的廣告代操團隊更難留住收益好的頂尖投手。
李庭毅指出,目前業界普遍行情是給代操單位廣告預算的10%~20%作為報酬,也就是投100萬元的廣告預算,代操者能賺近20萬元。「這個比例對組織而言可能不是很多,但對個體戶來講卻是很划算的收益。」因此公司組織若無法給予代操團隊相對應的報酬、合理的職涯發展規劃,將很難留住好人才。
無論此次SHOPLINE廣告代操團隊團滅風波,是基於組織內部的管理與調整因素,抑或是市場環境使然,李庭毅認為透過此事件,仍能令電商品牌警惕自建CRM,以及培養鐵粉會員的重要性,而不過度依賴外部廣告投放。「在雙十一檔期開戰前,品牌也能趁機思考重心該放在投廣吸引新客,還是把預算拿來回饋、攏絡鐵粉會員更有價值?」
延伸閱讀:
搶攻電商武器怎麼挑?把握零售3大核心,這些「最夯外掛」必須認識
你的包裹來自哪一國?揭曉台灣跨境電商Top5:南韓Coupang憑什麼贏?本土電商拉警報?
責任編輯:李先泰
本文不開放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