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雅虎(Yahoo!)和eBay平常也許互相看不順眼,不過一提到寬頻上網,他們一致同意未來有太多部份控制在電信業者(如Verizon、AT&T)手中,而這將會把他們搾乾。
根據今年三月九日發表的UBS Research顯示,這是他們三巨頭加上英特爾(Intel)想要聯合衛星電視業者EchoStar以及DirecTV,一起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針對七百MHz無線頻譜釋出,進行遊說的原因之一。「這個結盟不表示這些公司會投標,但代表他們想對拍賣如何運作,擁有發言權,」UBS Research網路分析師斯卡特(Ben Schachter)這麼說。
衛星電視供應商急切地需要IP管道,來和有線電視的隨選即看(Video on Demand),以及電信營運商計畫要推出的IPTV等互動服務競爭。「缺少網路的內容供應商集團(雅虎、Google)以及線上交易公司(eBay),一直以來都相當關注接通消費者端最後一哩的潛在代價,」UBS Research全球媒體策略分析師柯佩(Matt Coppet)寫到:「對這個供應商聯盟而言,想要保護他們不受阻礙地接通消費者,唯一的辦法就是建立由第三方擁有的網路。」
七百MHz的頻譜能夠穿透牆壁以及其他障礙物,相當適合提供寬頻服務。這段頻譜目前掌握在類比電視營運商手中,而美國政府正打算把它要回來。所有的類比電視台在二○○九年二月十九日以前,必須完成數位化,不然就得關門大吉。《多頻道新聞》(Multichannel News)還預估這段頻譜出售可以帶來一百億美元的收入,但是等到六十MHz的頻譜也釋出後,總收益將可達到三百億美元。
Google提議,獲得頻譜最終營運權的贏家所建立的網路,不僅要讓任何裝置都能不受限制的連網,同時也要把網路向第三方公司(如Google)敞開(也就是藉由批發方式,提供頻段使用授權給其他行動營運競爭者)。這些要求將使這個新的寬頻無線網路,對Google這樣的公司更為有利。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凱文馬汀(Kevin Martin)提出了另一個方案,要求贏家架構的行動通訊網路,必須讓手機用戶自由選擇手機終端產品,並自由選擇各項手機應用服務。凱文馬汀有他自己的想法,不過我對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Google或是其他電信巨頭模稜兩可的欺人之談,並不苟同。
這些人都說他們要刺激寬頻競爭,並建立第三方渠道。如果他們確實認真看待此事,那何不把這段頻譜交還給人民,例如免授權頻譜(unlicensed spectrum,就像Wi-Fi使用的頻譜一樣)。這麼一來就真的可確保沒有任何單一個體擁有這個第三方渠道。這將導致創新和競爭,並啟動經濟連鎖反應,帶來實質的長期經濟效應。這種爆炸性作法產生的效益,將遠大過拍賣頻譜所帶來的短期利得。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想要運用拍賣利得,來協助支付數位電視機上盒升級的補貼費用,這個理由或許不錯,但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方法嗎?另一個反對免授權頻譜的論調認為,頻道與頻道之間有足夠的剩餘頻段(white space),將這些頻段釋出就足夠了。但這麼點頻段會夠用嗎?我可不這麼認為。我對七百MHz頻譜拍賣不滿,主要是因為它遺漏了許多重要的細節,這讓我十分不安。
如果少了法律奧援,以批發方式提供頻段授權給其他行動營運競爭者使用就成了泡影,這將使得寬頻無線網路更不可能走向競爭化。
理論上,這塊頻譜屬於賣權(put option)。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表示將採取匿名競標,如果投標金額沒有達到四十六億美元,那麼就將重啟拍賣,並且將不會附加任何開放網絡(open access)的要求。然而,連上網路並不等於使用裝置。目前無線網路營運商運用補貼手機和使用折扣的手段,來控制應用程式的使用(application access)。理論上而言,開放(不鎖定特定)裝置目前是可行的,你可以在任一GSM網路上使用他們,但是開放裝置的比例並不那麼高。克勞馥(Susan Crawford)這段話是對的,「這種作法對公共利益而言,是把裝置放在連網之前。裝置本身沒有錯誤——它們被授予極大的力量。然而裝置是種工具,卻不是終點。」
網路營運商用一些誘因(像提供更多通話和使用時間、每年推出新款手機),將他們鎖定(或封閉)裝置的事實層層包裝起來,根本讓開放接取毫無用武之地。(翻譯=吳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