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獲利的新幫手~線上電影出租
蘋果獲利的新幫手~線上電影出租
2008.02.01 | 人物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蘋果(Apple)已經與二十世紀福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 Studio)簽訂合約,今年iTunes線上商店將會提供「出租」電影的服務。據傳不只福斯,其他知名的好萊塢影業公司也正與蘋果洽談中。

業界人士一般假設,此舉主要目的是要刺激萎靡的Apple TV平台,但我覺得這個假設不正確。我認為蘋果必須提供更豐富的影音服務,才能讓iTunes線上商店和iPod的獲利持續成長。此外,《金融時報》也透露這項交易不只有「線上出租」這般單純:「這是蘋果電腦首次將FairPlay數位版權延伸到其他公司的產品上,不只線上出租下載,未來福斯發行的實體DVD商品將內含FairPlay編碼資訊,消費者買了DVD,可以直接把電影轉到iPod上。」

這段敘述,就是證明我的「獲利成長理論」最好證據。FairPlay是蘋果獨有的數位版權系統,透過它可以很輕易地把電腦裡的數位影音檔案傳到影音播放器上面。其中的重點是,FairPlay只在iTunes軟體上運作,而iTunes只和iPod溝通;換句話說,只要消費者有任何一台iPod,買了福斯出版的DVD後,便能很輕易地利用iTunes把電影傳到iPod上觀賞。FairPlay、iTunes和iPod的緊密結合,DVD線上出租不夠,還要從實體切入,這一切的目的再明顯不過——把消費者綁在iTunes和iPod的小天地裡,一方面讓iTunes更普及、更為大眾熟悉,另一方面刺激iPod的銷售。

綜觀蘋果的iPod系列,除了最低階的iPod Shuffle,其他產品都已經支援影音播放,更不用提當紅的iPhone和最新的iPod Touch。調查機構American Technology Research最新的產業報告也預估,iPod系列和iPhone在二○○七年最後一季的全球銷售量,將超過兩千五百萬台。

「……過去幾季蘋果的表現實在太好,甚至超出市場上最樂觀的預測。我們最近對蘋果的供應鏈做了一番新的調查,結果說服我們相信蘋果還會一路成長。」

隨著拓展至歐洲地區,二○○七年iPhone的銷售將突破五百萬台,若把iPod Touch算進來,已經有五百萬至一千萬台的寬螢幕播放器(wildscreen device)上面印的是蘋果商標。和好萊塢影業合作「線上出租」服務,將幫助蘋果站穩影音娛樂市場。iTunes商店現在有六百萬首歌曲、五百五十部連續劇和五百部電影,共銷售超過三十億首歌曲、一億集電視劇和兩百萬部電影。和前兩者比較起來,電影的銷售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當然,價格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iTunes上下載一部電影要價十二.九九美元,受歡迎的院線片甚至要十四.九九美元。相較之下,二.九九美元的線上出租合理多了。常常出差旅行的商務人士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出門前,花不到十美元,就可以在iTunes上「租」三部電影存到iPhone裡觀賞,飛機上的電影服務可沒這麼便宜。

還有一個原因,讓我覺得蘋果的電影出租策略跟Apple TV沒太大關連(至少目前看起來是如此)。我算是個忠實的蘋果用戶,在iTunes上買過不少電視劇(像是《CSI犯罪現場》),偶爾也會買幾部電影。下載的影片在十五吋MacBook Pro筆電上看起來還不錯,但如果用Apple TV投至液晶電視,品質可就不怎麼樣了。除非影片品質大幅提升,否則很多被高畫質電視(HDTV)寵壞的消費者,可能會很不滿意。
那娛樂產業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答案:只要能增加收入就好。二○○七年五月,我就曾在Giga OM上報導過,實體DVD銷售年年在衰退,反倒是像出租這種服務,收入有小波成長趨勢,也富含想像空間。這也導致娛樂圈面對科技的態度和過去大不相同,當主要通路(實體)和產品(DVD)的成績下滑,任何能填補營收的次要通路(網路)和服務(出租)都已開始被重視。況且數位下載的高毛利率太划算了,不做白不做。

因為耶誕假期的銷售捷報,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蘋果的股價已飆破兩百美元大關(編按:此文發表時間為十二月底,現在蘋果的股價已跌至一百七十美元左右)。回顧二○○七年,Google股價漲幅也不過才五四%,蘋果卻高達一三八%!接下來呢?有分析師極大膽地預估,接下來的十八個月內,蘋果的股價會超過六百美元!可能嗎?如果和電影產業合作愉快,iPod、iPhone狂賣,獲利繼續衝高,或許真有可能!(翻譯∥謝哲豪)
 

蘋果必須提供更豐富的影音服務,
才能讓iTunes線上商店和iPod的獲利持續成長。
和好萊塢影業合作「線上出租」的服務,
將幫助蘋果站穩影音娛樂市場。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