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PC XO九月出貨 掀起低價電腦需求
OLPC XO九月出貨 掀起低價電腦需求
2007.06.01 |

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推動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百元電腦計畫將在九月正式出貨,百元電腦機型「XO」也正式曝光,出貨目標將設定為每個月一千萬台,滿足十億名兒童的需求,初期產量價格仍較高,約在一百七十五美元(約新台幣五千八百元),預計在二○○九年時可以達到一百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三百元)的目標。

應「台灣資通訊國際合作策略聯盟」(TICTA)成立來台的OLPC技術長瑪麗.傑普生(Mary Lou Jepsen),針對OLPC的出貨不如預期指出,預許在今年十二月的單月出貨量可以達到全球出貨量至少一成,期望兩年後能夠達成全球NB市占率三分之二的目標。

溜溜球式的供電設計
OLPC再次引爆話題,主要是出貨時程一直往後延,OLPC量產時程原本預計是今年三月。傑普生表示:「規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僅要在非洲、中南美洲、中東與東南亞等國同時推出,預期今年出貨量要達到三百至五百萬台,明年更上看五千萬至一億五千萬台的目標。」這款OLPC是由廣達獨家代工,MIT與廣達簽有代工協定,未來幾年內,即使預定出貨規模大幅度攀升,仍將以廣達為主要代工廠商。

延遲出貨的主因是在規格上更新了不少創新設計,包括可以從彩色轉成黑白的螢幕,特殊的顯示技術,即使在陽光下仍可以清楚閱讀;可以轉換各種語言的鍵盤;所謂「mesh」網路,即使不能連上網際網路的孩童,也能用無線連線;進行點對點的傳輸,彼此交換檔案。

而一開始最令人注目的「搖桿發電機」,在目前出貨的XO版本電腦上已經取消設計,改用一種「溜溜球」式發電供應電力,使用者拉一分鐘可以讓電腦運作十分鐘。

未來兩年電腦價格約六千元
廣達總經理王震華對於低價電腦表示,商機很大,未來一、兩年市面上將可見到一百美元到兩百美元(約低於新台幣六千元)的低價電腦,因為現在電腦強調高規格,但使用者卻只使用部份的功能。廣達表示,目前不少品牌電腦客戶對低價電腦都表示很有興趣,未來市場成長可期。王震華也表示,除OLPC計畫外,未來也將設計新興市場適用的低價電腦,例如已經針對大陸市場研發製造低價電腦機種,為低價電腦市場暖機。

除了廣達外,華碩對低價電腦也保持高度興趣,已進入準備出貨階段。比OLPC提早推出LVP C(低耗電超值電腦),預計二○○八年市場規模將破千萬台,華碩至少可拿下三至五成市占率。華碩與英特爾(Intel)合作的「Classmate PC」,鎖定一百九十九美元以下教育市場,預計九月後推出,業務將採取政府標案方式運作。(撰文=胡華勝  攝影=陳永全) 

OLPC相關廠商 

處理器:超微(AMD)   組裝:廣達   軟體:紅帽(Red Hat)   面板:奇美電   無線網路:正文   LED背光源:億光、東貝、先進開發   承軸:新日興   電池:新普   機殼:巨騰   鍵盤:精元電   IC:奇景、致新、迅杰、瑞昱 

**低價電腦比一比 
**名稱                   價格                         參與廠商(代表) 
OLPC                  5,836元                      廣達 
Classmate PC     6,636元                    華碩、英特爾 
Commuinity PC      11,672元           技嘉、英特爾 
PC-1 NB            8,709元             威盛 
50 X 15 NB         6,169元         旭電、鴻海 

 

網路廣告垂直整合大風吹 
微軟60億買廣告行銷公司 

這個春天對網路廣告來說,還是一個喧鬧豐富的季節,不僅Google剛以31億美元大手筆買下網路廣告公司DoubleClick之外,微軟(Microsoft)更是不落人後,以有史以來該公司最高的購併金額,砸下60億美元,將西雅圖廣告媒體行銷公司aQuative娶進門。而這些令人咋舌的購併案,其實都是衝著網路廣告大餅,心繫產業垂直整合而來。

在傳出此樁購併之前,aQuative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家公司,但事實上,這家公司不僅在網路廣告界小有名氣,而且更擁有微軟夢寐以求的網路服務技術,也難怪微軟即使付出了超高溢價,也要將aQuantive娶進門。

aQuantive及集團旗下各分公司,擁有廣告購買及管理工具、鎖定使用者的網路廣告購買及轉售業務,還有客戶涵蓋麥當勞(McDonald's)、耐吉(Nike)等大型廣告主的代理中界商。微軟一旦把aQuantive納入,就可說是吃下了一顆進攻網路廣告的定心丸。

分析師指出,微軟的動作可謂是一項針對網路廣告市場的「防禦性動作」。因為心裡想著網路廣告大餅的,還不只微軟與Google而已,三年前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就已經早一步買下了網路廣告聯盟Advertising.com;Yahoo!也於日前完成了網路廣告交易公司Right Media的收購,將尚未購入的80%,一次以6.8億美元取得Right Media經營權。

另外,對網路廣告業務充滿興趣的,也不僅止於網路公司,就連傳統廣告公司現在也要來參一腳。就在微軟宣布收購aQuative的前兩天,英國傳統廣告媒體集團WPP,也宣布將以6.49億美元,購併搜尋廣告公司24∕7 Real Media,也讓這家傳統媒體集團,正式將版圖從原有的廣告、行銷、公關、品牌等領域,跨入目前紅火的網路搜尋廣告市場。

或許就如同微軟平台與服務總監凱文強森(Kevin Johnson)所估計的,目前全球擁有400億美元的網路廣告規模,未來幾年還會有每年至少20%的成長機會。看在如此大的市場潛力,現在若不做垂直整合,更待何時?網路廣告的廝殺戰,現在才開始。(撰文=何宛芳  照片=達志∕路透社) 

僅有4%使用部落格 
1000大企業網路牛步化 

Web 2.0開始沸沸揚揚之際,企業端始終採取保守觀望的態度,2007年似乎終於露出一線曙光。根據專門研究企業內部溝通的Melcrum公司調查,超過一半的企業已經使用或未來一年內打算使用部落格,並有六成以上使用網路影音服務。

但這份調查可能過於樂觀,因為該調查顯然針對企業的「意圖」而非「實情」。企業維基公司SocialText追蹤《財星》(Fortune)雜誌500大公司使用企業部落格的狀況,發現有8%的企業擁有企業部落格,相較於去年的6%成長許多。但全球1000大企業中僅有4%使用企業部落格,這表示企業雖然認同Web 2.0的溝通優點,實際應用上多半僅供內部交流,企業對於公開談論公司內部業務仍有疑慮,簡單來說,它們不認為一個部落格會比公關窗口好用。(撰文=張玉琦) 

全球企業已使用或未來一年
**預計使用的社群媒介 
**網路影音  63% 
部落格  55% 
RSS或Web feed  51% 
播客(Podcast)  43% 
社群媒體  41% 

 

《財星》雜誌500大公司擁有企業部落格的比例 
200 6年 
沒有  94.2% 
有  5.8% 

2007年
沒有  92% 
有  8% 

**專業人士認為社群媒介的優點為何?   
**強化雇員認同  71% 
71%  59% 
創造與資深管理人的雙向對話  47% 

 

打擊相容及填充墨水,化被動為主動 
HP祭出cost down及大容量包裝 

靠墨水賺錢的印表機業者,大多為市場上相容性墨水及填充墨水的干擾所苦惱,惠普(HP)宣布一項全新的墨水政策,以大容量墨水匣設計及雙墨水匣包裝,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一次可以減少40%及15%,力抗這些墨水業者的利潤侵蝕。

惠普表示,新的墨水匣將以全新的包裝識別,讓消費者可以一眼就辨識出來,「藍色高品質」、「綠色高印量」及「紅色高效能」的耗材選擇,讓消費者在通路上只要認明「藍、綠、紅」,就能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耗材產品。

新的惠普藍色包裝標準墨水匣適用於列印量較低的使用環境,綠色包裝超值墨水匣則適用於列印量較高的客戶,而紅色包裝墨水匣則適合有特殊列印需求(例如照片列印)的消費者。相較於過去的包裝,綠色包裝可以節省40%的購買成本;藍色雙墨水匣的包裝,相較於兩個藍色墨水匣,則可以節省15%的購買成本
惠普亞太區暨日本耗材事業部副總裁約翰.索羅門(John Solomon)表示,這項措施是過去幾年針對消費者使用調查所設計的,消費者普遍以顏色及包裝來簡單分辨自己要購買的是哪一種。這項措施另一個重要意義,企業對節省耗材採購成本相當重視,這也是惠普企業用戶持續成長的關鍵策略。(撰文=胡華勝) 

 

國內首家遊戲廣告代理公司成立 
遊戲內置入行銷成市場新寵 

遊戲橘子最近與歐洲車廠Mini Cooper異業合作,在熱門遊戲《跑跑卡丁車》中合作。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Google也正計畫蒐集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分析,深入了解消費者樣貌,作為廣告行銷的依據。

其實遊戲廣告不但不是新鮮事,2006年包括微軟、美商藝電、美國有線電視業者衛康(Viacom)都已悄悄整併遊戲廣告公司。根據市調機構Yankee調查,遊戲內廣告市場2006年的全球產值約5,600萬美元,但2010年居然可成長至7億美元,潛力驚人。

這股風潮延燒到國內,國內首家專門代理線上遊戲置入廣告公司「土豆策略行銷公司」,也於4月16日正式宣布成立,老闆還是常在媒體曝光的倫華集團董事長林靖倫。不過遊戲橘子策略長陳威光指出,雖然休閒遊戲比MMOPRG有著更多的「廣告置入」商機,但遊戲廣告的成長力道與整體大環境息息相關,真正能做到遊戲內置入行銷的,目前仍以國外市場較為成熟。台灣則面臨整體廣告量日漸萎縮、廣告主仍需要時間接受新模式,因此現階段比較可能做到異業結盟。(撰文=賴珍琳  照片=遊戲橘子) 

技術出身專精研發是出線關鍵 
吳炳昇接任奇美總經理 

奇美電子執行副總吳炳昇即將接任奇美電子總經理一職,也更確立了奇美電子朝往TFT-LCD產業技術研發方向的角度。

由於吳炳昇是技術背景出身的專業經理人,其做事法則從不跟著流行走,就像當年他放棄中山大學電機系副教授一職,到工研院電子所當一名小小的研究員,並且投入在當時很冷門的TFT-LCD技術,而這樣的堅持一晃眼就是二十年光景。

畢業於成大電機系博士班的吳炳昇,從進入奇美電子以來都是主導奇美電子面板研發的掌舵者,包括對於新進人員的招募、新人培訓等都相當努力在做技術紮根的動作。過去由於TFT-LCD產業的技術都掌握在日、韓手裡,拚產能不是唯一致勝的關鍵,如果可以在技術上精進,也是降低生產製造成本的另一方式。

吳炳昇對於技術的堅持與認真,從他在交通大學念電子所時就可以得知,前交通大學校長張俊彥就曾教過吳炳昇,他對吳炳昇可是讚許有佳,甚至對於他研究有關非晶矽(a- Si)TFT-LCD技術部份更是印象深刻。
也由於吳炳昇的技術研究精神,也使得奇美電子在研發方面一直以來都有不錯的成績。(撰文=薛怡青  照片=本刊資料) 

4月份手機銷售超越Moto 
索尼愛立信搶下台灣二哥寶座 

瑞典手機大廠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五年前曾嚐過市占率僅3%的慘澹,去年起在台銷售急起直追,繼去年底的手機銷售總額首度超越勁敵摩托羅拉,今年4月再下一城,手機銷售數量正式超越原本第二名的摩托羅拉,穩坐台灣手機二哥。

以音樂、照相手機突破重圍,索尼愛立信去年3月市占率首度突破10%關卡,穩坐台灣第三名,再以一年時間,銷量市占率倍速成長達近20%,銷售總額的市占率更達26%,也把摩托羅拉從第二名擠下,僅次於諾基亞。

國內手機市場由國外品牌撐起半邊天,明基、多普達等國內品牌還在苦苦追趕。根據市調公司,今年4月諾基亞市占率重返3字頭,以31%穩居冠軍,與競爭對手的優勢愈拉愈大,韓商三星及樂金則分別占第四、五名。

整體手機銷售毛利未見起色,各大廠廝殺卻毫不退讓,索尼愛立信的娛樂定位大受歡迎,先以中高價機種突破銷售金額規模,再以低價手機衝刺銷售量,為近期台灣手機市場的黑馬。摩托羅拉下半年推出王牌超薄機種,為挽回失去市占的觀察重點。(撰文=何旭如) 

 

科技人 ● 科技事 
聽聽他們現在說什麼…… 

**UMPC的鍵盤設計
是陳文琦的點子 
**吳惠瑜(威盛業務副總經理) 

在超級行動電腦(UMPC)動作頻頻的威盛,過去一直為中國及韓國品牌設計,日前在國內市場正式發表成果,由威盛、技嘉、中華電信三家業者共同宣布UMPC與3G∕3.5G無線上網行動生活的計畫。

威盛業務副總經理吳惠瑜目前是UMPC這個產品線的重要執行者,對於像UMPC這樣的UMD裝置,由於尺寸較小,雖然設計了觸控的功能來提升操作性及便利性,但是在部份的輸入上,還是需要使用鍵盤才會比較方便。這款技嘉的U60 UMPC有滑蓋式鍵盤設計,吳惠瑜說:「鍵盤的設計是總經理陳文琦的點子。」(撰文=胡華勝  照片=本刊資料) 

 

**私下交易
**也是網友支持市場的表現
 

洪小玲(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副總經理) 

2007年5月Yahoo!奇摩輕鬆付功能上線。自今年以來,Yahoo!奇摩陸續推出包含買家賣家保障方案、結帳通、安全圖章、票選面交王等,反映出網路拍賣平台上詐騙案件的層出不窮。輕鬆付從防詐騙的觀點來看,的確是加分的服務,迄今已有15,000名拍賣用戶加入。

對Yahoo!奇摩來說,也是管理買賣家金流資訊流的管道,去年Yahoo!奇摩加收3%成交費之後,許多賣家為了迴避成交費採取私下交易,若使用輕鬆付則帳目一目了然。Yahoo!奇摩網路產品暨電子商務事業群副總經理洪小玲就表示,輕鬆付主旨在於維護網友權益,其實「私下交易也是網友支持市場的表現」。(撰文=張玉琦  照片提供=Yahoo!奇摩)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橘子集團 Vyin AI × 女媧創造攜手推出「居家陪伴機器人」,開啟機器人大腦 RIaaS 商業應用新局!
橘子集團 Vyin AI × 女媧創造攜手推出「居家陪伴機器人」,開啟機器人大腦 RIaaS 商業應用新局!

隨著全球勞動力老化與新血招募困難,從製造、零售到醫療與長照,各行各業皆面臨同樣的缺工挑戰,面對人力不足,機器人逐漸走出工廠,進入醫院、門市與家庭。但當生成式 AI 讓機器人不再只是「會動」,而是開始「能懂」時,新的問題隨之而來——我們是否能信任它?

尤其在台灣,隨著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體系首當其衝,人力不足、服務品質不均、家屬壓力沉重,AI 與機器人被期待成為新解方,但即便生成式 AI 浪潮席捲全球,各國際大廠持續精進自家大型語言模型,市場仍缺乏能直接面向C端消費者、大規模商用且精準可控的 AI。

「很多機器人廠商強調的是功能能做什麼,但如果長者不願意互動,再多的功能都沒有意義。」橘子集團策略長暨 Vyin AI 負責人陳冠宇指出,「接觸點不成立,後面所有服務都用不上。而那個接觸點,就是可信任的聊天與陪伴。」

這樣的觀察,也成為 Vyin AI 切入發展「機器人大腦即服務(Robot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 RIaaS)」的契機。

在9月底舉辦的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中,Vyin AI 宣布攜手台灣機器人新創女媧創造,搶先展示共同打造的居家陪伴型 AI 機器人「Gilee 桔利 」。結合 Vyin AI 核心技術 Vyin Brain 智慧中樞與女媧創造的機器人互動設計,展現 AI 機器人從「任務驅動(task-based)」邁向「語意與情境驅動(context-based)」的可能性。

橘子集團
橘子集團旗下生成式 AI 新創 Vyin AI 攜手女媧創造,於 2025 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展示「可控 AI × 機器人」應用,透過居家陪伴機器人 Gilee 桔利,展現可控 AI 理解語意、感知情緒並標記風險,揭示機器人大腦即服務(Robot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 RIaaS)的未來方向。橘子集團策略長暨 Vyin AI 負責人陳冠宇(左)與女媧創造營運長張智傑(右),分享機器人特點。
圖/ 橘子集團

從長照產業切入 以「可控 AI 大腦」打造能被信任的陪伴

女媧創造耕耘陪伴型機器人多年,擅長機器外觀設計及互動體驗,但在長照領域的推廣仍多停留在試行階段。營運長張智傑表示:「要守護長者的健康、撫慰孤獨長輩的孤獨感,光靠形體與互動還不夠,更需要一個可靠的大腦。」

過去的照護型機器人大多停留在衛教知識宣導或生理監測階段,缺乏與使用者互動的能力。面對照護需求快速攀升與人力斷層,雙方都意識到,若 AI 要真正走進家庭與長照現場,「信任」將是唯一關鍵。而對 Vyin AI 而言,這正是可控 AI 發揮價值的最佳場域。

陳冠宇指出,自大型語言模型(LLM)問世以來,雖展現出驚人的語意生成、邏輯推理與知識應用能力,但其核心仍屬於機率預測模型,本質上是透過複雜的機率計算模擬人類語言分布,即使經過人為的情境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的修正,仍難完全避免「AI 幻覺」的發生。「在一般應用場景中,幻覺頂多造成資訊錯誤,但在醫療與照護產業,錯誤的回答可能直接影響生命安全。」

相較之下,Vyin AI 研發的智慧中樞 Vyin Brain 採用獨創的仿生大腦架構,由「語言、知識、理解、動作」四大中樞分工協作,層層把關 AI 的思考與回應流程。另外可將醫療、零售、教育等專業領域的資料轉化為透明的知識圖譜,建立清晰的知識邊界,確保所有回應均具可追溯性、可驗證性與可解釋性,最大程度的消除 AI 幻覺風險,讓生成式 AI 在需要高度精準與信任的場景中得以安全落地。

橘子集團
台北國際照護博覽會中,桔利的初登場,引起大眾的好奇與關注,詢問與體驗絡繹不絕。
圖/ 橘子集團

讓機器人更像人:客製化設定與長期記憶,讓長輩感受理解

首度亮相的桔利,以活潑童語與長輩對話:「爺爺,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嗎?」「奶奶,妳該吃高血壓的藥囉!」展區人潮絡繹不絕,將 Vyin AI 的展攤擠得水洩不通,中化銀髮總經理李宗勇及團隊親自體驗後,更是對桔利讚不絕口,直言這位 AI 金孫外型討喜,是長輩絕佳的陪伴者。

事實上,被設定為「10歲金孫」的桔利,不僅能理解長者的語意與意圖,陪他們閒聊、安排行程、提醒用藥,還能透過長期記憶與個人化設定,根據長者的個性、家庭與健康狀況調整互動內容,主動引導長者分享興趣、回憶過往,甚至向他們請益,讓長者在互動中感受到被理解、被需要,進而產生「情感價值」。

相較多數廠商強調的是「生理監測」功能,桔利更重視的是「情感陪伴」。負責桔利產品功能設計與規劃的產品經理 蔣欣諭 補充,在傳統華人文化中,子女常羞於直接表達愛與關懷,因此設計出「專屬家人的 AI 仿聲語音信」功能。

子女只需透過專屬 App 輸入文字訊息,桔利便能以 AI 仿聲技術,轉換成兒女或孫子的聲音唸給長輩聽。這項功能在現場引發驚喜與共鳴,它觸動的不只是科技的體驗,而是家人之間「說不出口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桔利也具備智慧照護的即時偵測能力。會在對話中持續判斷語氣與內容的變化,進行風險標記。若偵測到異常,會透過女媧的通報系統推播給家屬,並依照情況分級提醒,且所有對話內容都會被自動收錄於後台,以簡潔明瞭的儀表板呈現,讓家屬與照護人員能快速掌握長者近期的身心理狀況。

「我們設計桔利的目的,不是取代家人,而是成為家屬與長者之間的橋樑。」她說。

從長照出發,邁向多元 RIaaS 生態

桔利在照護博覽會的初登場,不僅引發長輩熱烈回應,也為 Vyin AI 與女媧創造的合作奠定良好開局。對團隊而言,這不只是一次成功的展出,更是「情感連結」價值的具體驗證,同時也證明雙方在軟硬整合上的實力。

「我們從長照出發,是因為這是最難的場域,能最大化檢驗技術的可控性與穩定度,凸顯我們技術的價值。」Vyin AI 負責人陳冠宇表示。

除了以可控 AI 大腦杜絕幻覺外,要讓機器人能像人一樣反應,關鍵不只是速度,更在於整合。要達到像人一樣的回應速度與精準度,必須同時整合語音辨識(ASR)、語意理解、知識調用與語音合成(TTS)四層技術。「這不只是速度問題,更是理解與反應的平衡,這種全鏈路整合能力,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護城河。」

陳冠宇透露,目前雙方正持續開發的全鏈路版本,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推出,屆時回應時間將縮短至三秒內,讓人機互動更自然流暢。於此同時,團隊正推進「機器人大腦即服務(RIaaS)」模式,將同樣的可控 AI 能力延伸至零售、教育與照顧產業等領域。

RIaaS:Robot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 機器人大腦即服務.jpg
橘子集團旗下 Vyin AI從長照出發,希望以最難的場域開始,最大化檢驗技術的可控性與穩定度,邁向多元 RIaaS 生態。
圖/ 橘子集團

以零售為例,Vyin AI 自研的 D-RAG(DistilGraph RAG) 技術,可自動整合商品規格、客服紀錄或保健品資訊等非結構化資料,轉化為可即時調用的知識圖譜,讓機器人能在銷售、客服或導覽場景中快速回應顧客問題,提供準確建議,甚至根據互動內容動態導購、推薦商品,並在適當時機「轉真人」接手,協助品牌提升轉換效率。

同樣的架構,也能延伸至教育、照顧產業與智慧導覽等多種場景,讓機器人化身銷售助理、賣場導覽員、教學助教,根據使用者需求與語境,自動生成可信任的回應與互動體驗。「只要運用 Vyin AI 解決幻覺問題,『機器人即服務』的時代就會正式來臨。」陳冠宇說

他進一步指出,全球市場已對 RIaaS 商業模式產生迫切需求,Vyin AI 憑藉可控 AI 大腦的技術優勢,正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我們希望透過 RIaaS,把這套可控 AI 大腦服務化,讓各行各業都能快速導入可信任的 AI 機器人,不只是替代人力,而是打造溫度的互動,讓未來的人機合作更加順暢、緊密。」

立即了解更多 Vyin AI 解決方案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