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市場不僅已具相當規模,且成長潛力無窮,產業無不緊盯其發展,希冀搶下先機。其中又以追趕市場趨勢的行銷顧問公司,首先感受到網路行銷的重要性以及網路為行銷帶來的重大變革。
中國的網路行為同時具有「人多」與「勢眾」二個特色。﹁人多﹂,指中國上網人口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勢眾」,表示網路已經不是自外於實體世界的一群人,而是積極動員參與活動的行動者。網路行銷活動在面對這群人時需要格外謹慎小心,一個不留神可能就得罪了他們。
楊丞琳曾遭封殺
麥肯MRM中國區企業發展總監王雪如說:「他們在網路上發展的程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中國大陸的網路使用者長期處於壓抑的情況,現在物極必反,網路上的「憤青」(憤怒青年,指情緒激動強烈表達自我意見的人)非常多,他們動員能力高、情緒激昂,他們可以捧紅名不見經傳的芙蓉姐姐,也可以封殺當紅明星。
舉例來說,之前在台灣的電視節目上,當楊丞琳答錯了抗日戰爭打幾年的問題(回答成十一年),讓大陸網民群起封殺她,最後迫使她為連鎖速食麥當勞拍攝的廣告全部下架禁播,楊丞琳本人還出面道歉。因此在中國經營網路行銷的首要考量並非沒有人參與,而是當廠商開放互動管道時,行銷顧問公司該如何進行社群管理,控制激烈言論。
而「人多」讓網路行銷活動除了短期接觸到消費者之外,更是長期經營消費者資料庫的最佳管道。上海知世營銷副總經理黃敏尉表示:「一個網站在中國很容易達到三百萬會員,如果廠商透過網路與他們長期溝通,可以得到非常多資訊。」過去廣告公司和很多研究公司合作想得到消費者行為分析,但現在可以從網路直接觀察到消費者態度。
中國市場的另外一個特色來自於強烈的自我意識,這同時表現在市場面與客戶面,造成跨國公司需要因應壓力,而將中國獨立亞太區之外經營。
得用多元化的行銷思維
麥肯MRM中國區企業發展總監王雪如負責跨國公司行銷活動的過程中,經常遭遇來自中國地方的抗議之聲,還要她跟他們一起抗爭,拒絕把其他地方的廣告或行銷活動稍做修改,就要登上中國市場。
王雪如說:「他們(地方客戶)最常講的話就是中國就是不一樣,我們有我們的作法。」單一的行銷活動也需因應市場多元性而有所調整。功典資訊中國區總經理鄭偉成說:「大陸一線與二線城市不同,沿海城市與內陸城市也不同,」他開玩笑地表示,俗話說北京人看新聞、上海人打遊戲、廣州人愛聊天,抓到每個地區的習性去做網路行銷活動才有機會成功。
此外,強烈的自我意識也來自於中國市場的多元文化風貌,沿海地區有來自中國各省的工作者,各帶著家鄉的風土民情。偉門中國區客戶群總監徐欣說:「中國文化非常複雜,各地文化語言風俗差異非常大。」雖然公司設立於北京,但公司裡幾乎都是外地人,光是公司內部整合就是一個挑戰。
台灣公司在中國的挑戰
除了對內,公司對外也要面對不同國家的客戶。上海知世營銷副總經理黃敏尉說:「中國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客戶,他們願意花很多預算在數位行銷,把地方市場推向網路。」客戶吸納了世界各地的行銷經驗,在行銷的專業上可能比自己還先進,這時候公司本身能不能支援跨國客戶的要求就是關鍵。
台灣在行銷方面的專業度,還是勝過當地行銷顧問公司,並且當跨國公司要進入中國市場時,也會優先考慮台灣。規劃與執行方面的專業是台灣行銷顧問公司的優勢,但相對來說,中國地方行銷公司則更有彈性,它們對地方文化的了解更深,也更有門路。事實上,現在中國最大的兩家行銷顧問公司都是當地公司,且總共占去二○%的行銷市場。
王雪如表示,她在中國的經驗就是:知識和經驗永遠趕不上變化,計畫也趕不上變化。台灣需要放下身段去了解網民的脈動,才能有成功的行銷活動。而徐欣也認為雖然全球性的客戶還是會選擇台灣,但地方客戶就會因為成本以及人脈的考量彈性選擇行銷顧問,台灣需要更靈活、更柔軟、更敏銳才能立足。
編按:本文取材自二○○七年五月,由功典資訊主辦的數位行銷研討會,會中邀請到幾位在中國經營多年的台灣行銷經理人,談到他們眼中的中國網路市場趨勢,以及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中國網民是台灣網民的10倍
中國大陸網路普及率10%
上網人口
寬頻上網
ADSL
13,700萬人
9,000萬人
2,700萬人
(2006年較2005年增加2600萬人)
網路廣告預算占全部廣告預算3.8%
網路行銷預算
網站廣告占比
60億人民幣 (2006年)
83億人民幣 (2007年預估)
9.5億人民幣 (新浪)
8.4億人民幣 (百度)
6.5億人民幣 (搜狐)
附註: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調查顯示,截至2007年1月,台灣地區上網人口約1523萬人,普及率為66.91%
資料來源:網路市場調查公司i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