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輕鬆情境 創新IC行銷專線
用輕鬆情境 創新IC行銷專線
2007.06.01 | 科技

設計端  ●人才需求:設計人才普遍不足,以產業專班、研發替代役彌補,並以實習制度、就業學程提前創造人才 ●薪資/福利:大型設計公司股票分紅多,組織分工細;小設計公司待遇則較低 ●吃香的人才特質:具外語、專業管理能力及經驗 、了解市場趨勢

  製造端  ●人才需求:流動性較低,以作業員占多數,在工程師需求上多,需要專業性高、高知識性人才 ●薪資/福利:具備專業知識工程師福利、薪資較佳,與作業員有別 ●吃香的人才特質:具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外語能力

  行銷端  ●人才需求:具備創意、熱忱及行銷產品及品牌能力的人才,對於結合新的科技運用在行銷上成為未來趨勢 ●薪資/福利:組織較小,工作環境比照公司制度 ●吃香的人才特質:具學習、電腦操作能力、有熱忱、反應快、熟悉新科技(工具) 

一談到半導體產業,大多數人直覺的印象脫離不了設計、製程、技術等專業名詞,即使是談生意做業務,也是中規中矩地做產品簡報,有條不紊地把訊息說清楚。但曾經在廣告公司寫過文案、拍過媒體廣告CF、擔任過藝術指導、當過攝影師,甚至自己當老闆的SOHO族,現在擔任映陽科技行銷部與資訊部門副理的楊圍勝,打破了這個刻板印象。

從婚紗攝影師、廣告公司、SOHO轉換跑道到高科技業,多元背景的楊圍勝,用全新的方式來詮釋高科技行銷業。在廣告公司擔任設計時,所設計的作品——海倫仙度斯,榮獲廣告界最高榮譽的4A平面廣告設計獎。楊圍勝結合了廣告人親近市場與消費者的特點,轉而在高科技業的行銷圈大放異彩。

將媒體經驗帶入科技業
探究背後的原因,正是產業隨著環境的變化,公司用人走向精兵政策,能力更多元的混搭型人才成為企業新寵。

楊圍勝指出,高科技產業是變動很快的行業,加上台灣的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上就具備高度的彈性,個人在職場上要能快速升遷,就必須具備多元的能力。如果只有一項專才,一旦這項專長不是主流,那麼很快就會被淘汰。楊圍勝建議,最好是一項專才加上另一項特殊專才的能力混搭,例如行銷企劃加上設計、研發加上外語能力或公關加上管理專才。

楊圍勝所在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產業是技術主導為核心的行業別,一般來說,是一個工程師掛帥的環境,但是楊圍勝以自己過去在傳播媒體豐富的經驗,把過去EDA行銷工作(大多是聽講的制式化模式),設計為情境化的「情境劇」,把EDA從設計、生產等流程中會遭遇的問題,全部用短劇演出來,立刻就得到客戶感同身受的共鳴。

把IC設計過程統統演出來
情境劇主要是針對IC設計產業中,從前段的開發、中端的設計(包括工業設計及電子設計的溝通)和後端製造過程中,常遇到的那些問題一一演出來,並藉由產品的說明,解答各階段開發流程間的問題。

例如需要快速、正確的產生料表系統(BOM),以及新舊圖檔零件檢查更新的方法、如何有效率地找出最佳零件值、專業級的電路板輸出(PCB Layout)及其他檢查功能等。「親身經歷」的短劇表現說明,獲得了客戶熱烈的反應,這也打破了傳統行銷以簡報呈現,加上中午吃便當冗長議程的制式說明。

透過身歷其境的溝通,在楊圍勝的策劃下,映陽科技針對客戶設計的產品或方案,就顯得很具說服力。這些不同過去的行銷方式,與過去投入的資源比較起來,節省了二○%的費用,相對的也為公司創造了獲利空間。

在人力資源多元化的趨勢下,楊圍勝認為才能結合網路知識,將是高科技業未來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Web 2.0正在帶動一場撼動世界的「權力移轉」,將更大的主導權交給網路使用者決定。網路產業的整合與資源合作,再次帶動網路相關人才的需求,除了須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外,最大的挑戰就在考驗網路人才的創新和想像力。

在工程師主導的行業中,楊圍勝顛覆了高科技行銷的慣例,.放棄傳統排排坐聽簡報的模式,將銷售透過戲劇的情境來進行,意外獲得客戶熱烈的共鳴。以專業的溝通背景切入,楊圍勝在科技行業中,成為創意人才轉型成混搭人才的典範。 

Execution/Convergence **
 擅長感性行銷的科技人 ** 

工作付出與收穫 
前景  4
薪資  3
工時    偶爾加班 
綜合福利    將消費性產品的行銷手法,應用在高度專業的領域,把艱深的知識以最淺顯的方式陳述 

註:內容僅與該產業就業人員比較,非跨產業綜合評比 

楊圍勝 ●年齡:32歲 ●現職:映陽科技行銷副理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 ●職涯成績單:擔任廣告公司文案獲得廣告界最高榮譽4A獎。在民歌餐廳駐唱。拍攝廣告CF及多媒體設計。以情境劇表現EDA產品,讓客戶感同身受,成功行銷 ●職場打滾真心話:不患其位,患所以立(指自己要有能力去擔任工作,而不是只考慮職位的大小)

  執行力  5 
整合力    5
  溝通力  4
市場力  4
科技力3
感受力  3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