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議題成為近年最紅火的議題,也使得原料矽晶圓成為搶手貨。但由於矽晶圓亦是半導體業不可或缺的原料,兩方爭搶造成原料不足,因此有業者想出利用回收方式增加原料來源。台灣第一座再生晶圓廠座落於南科,已於六月正式啟用。
夏天到了,就產生了二高,其一是溫度高,另一高就是電費高。人類因破壞環境而造成全球天氣暖化情況日益嚴重,受不了高溫的曝曬,空調因而不斷地運作,也造成電力負荷過重。自從人類發明電以來,電力就成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能源。
為了解決電力問題,也為了減緩破壞地球,節約能源儼然成為地球人的職責所在,並且透過科技技術結合大自然資源,為地球與人類創造一個不污染的環境。已經發燒好一陣子的環保節能概念股,從太陽能源產業一路發燒到連傳統的自行車產業都掀起一陣高潮。
原料不足回收成趨勢
台灣發展太陽能產業以下游太陽能模組廠居多,因為愈往上游技術門檻愈高、進入障礙愈大。但是相對而言,上游的獲利也是愈高的;反觀,下游雖進入門檻低,但卻容易陷入紅海市場的競爭,造成太陽能源業者競爭壓力更大。
矽晶圓本來是供應給半導體產業的應用,近來由於太陽能源產業規模不斷擴張,使得矽晶圓成為「搶手貨」。
但是在原料不足的情況下,有業者就利用矽晶圓再回收的方式,將正式投產前用於測試所生產的晶圓,透過清洗技術,再作為原料來使用。台灣應用材料在二○○七年六月於台南科學園區正式啟用了全球第一座的再生晶圓廠。
許多研究機構的分析師都提出警訊,根據他們的研究調查預估,太陽能源上游的多晶矽(polysilicon)有嚴重原料短缺的情況,這將對太陽能電池產業發生極劇烈的影響。雖然許多太陽能電池業者或晶片供應商並不願正面承認這個事實,但是從矽晶圓供貨吃緊的情況來看,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壓力。
發展薄膜太陽能的電池
目前太陽能矽晶圓的現貨價已經上漲了五%左右,分析師預估將有可能再往上升。以目前六吋矽晶圓的價格來看,每片多晶矽晶圓已抬升到九美元,漲勢力道不弱。
根據台灣應用材料方面表示,購買廢晶圓的費用與加上清洗的費用都不算便宜,太陽能源電池業者若希望可以比較低價的費用取得原料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再生晶圓的確是可以為短缺的矽晶圓原料帶來些許貨源的補充。
當然製造太陽能電池的原料除了採用矽晶圓外,逐漸也有業者開始採用以玻璃基板為材料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綠能科技總經理林和龍就表示:「在矽晶圓供貨吃緊的情況下,太陽電池能源產業尋求上游原物料的替代品,以降低成本壓力再所必行。」
除了再生晶圓廠即將於六月底啟用之外,台灣應用材料更與綠能科技合作在台灣桃園建立一條八.五代線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正式成為台灣第一家生產五.七平方公尺超大尺寸的太陽能模組廠。(撰文∥薛怡青 攝影∥陳永全)
外界認為替總經理戴克接任暖身
楊致遠回鍋只是過渡?
網路世界又傳震盪,日前雅虎公布了最新的領導人名單,終於雅虎頗受投資人質疑的執行長山謬(Terry Semel)在這波變動中下了台,取而代之的是雅虎共同創辦人楊致遠(Jerry Yang)。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李夏玲(Charlene Li)表示:「山謬帶來了紀律,而現在他們更需要視野,而楊致遠絕對有這個能力達到。」
只不過楊致遠的職務可比當年他創辦雅虎時繁重得多,現在的雅虎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是個每年營收達到60億美元,且員工達到1萬2000人的公司組織,也因此到底楊致遠是否有辦法駕馭這龐大的團隊組織,也頓時成了華爾街最熱門的話題。
大家關心的除了是楊致遠是否擁有足夠管理能力,更是雅虎的根本營運問題,近來投資人對於雅虎在展示廣告(Display Ad)與搜尋廣告落後Google的瓶頸,與持續低迷的股價感到愈來愈不耐,而這也正是外界認為致使前任執行長山謬下野的原因之一。
不少分析師對於此樁人事變動都有諸多評論,諮詢公司Sterling Market Intelligence社長史塔林(Greg Sterling)便直言不諱地對媒體表示,他認為楊致遠的新職務應只是暫時性的調度,直到雅虎現任總經理蘇珊.戴克(Susan Decker)準備好接任執行長職務。
這樣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早從去年開始,戴克就開始從原先的財務長角色,逐漸跨足雅虎的生財金雞母媒體與廣告業務,許多人都認為假以時日,戴克將成為十分稱職的執行長人選。
雖然這樣的臆測很快地遭到雅虎官方的否認,但戴克與楊致遠之間的互補角色也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
首先,楊致遠擁有山謬與戴克都難以複製的技術背景,在雅虎內、外也享有高度的聲望,對雅虎在研發及技術端的人才招募及發展,將帶來強大助力;其次,戴克在管理策略與財務上,擁有十分雄厚的實力與經驗,兩者合作就算不是為日後戴克上台做準備,也是相當巧妙的人事安排。
也因此,雖然各種討論聲浪不斷,但雅虎在公布人事異動當日的盤後交易股價就上升了3%,也算是為雅虎這波改組最實際的鼓舞吧。(撰文=何宛芳 照片=本刊資料)
誰改變了商業世界?
「You」今年名次大幅滑落
美國財經雜誌《Business 2.0》第二次選出50個改變商業世界的人、事或趨勢,上榜名單包括網站創辦人、私募投資基金、電玩和政治人物等。華人有兩位上榜,分別是台灣國際航電(Garmin)的創辦人高民環、中國搜尋網站霸主百度的創辦人李彥宏。
Google的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名列第一。蘋果公司的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是一流的設計師、產品經理和推銷員,iPod全球銷售超過1億台,並剛推出iPhone,成為改變商業世界的人選。美國去年籌集到破紀錄2170億美元的私募投資基金,大量私人資金流入各行各業,讓私募基金名列第三。
至於去年名列第一,也在《時代雜誌》拿下年度風雲人物的「你」,今年僅獲得第45名,評審認為網友除了上傳有趣影片以外,應該做些別的事,來改變媒體樣貌。(撰文=謝光萍)
改變商業世界Top 10
名次 得獎者 職位
1
施密特(Eric Schmidt)
佩奇(Larry Page)
布林(Sergey Brin)
Google執行長
Google創辦人
Google創辦人
2
賈伯斯(Steve Jobs)
蘋果公司總裁
3
私募基金
4
莫瑞茲
(Michael Moritz)
5
賈可伯
(Paul Jacobs)
高通(Qualcomm)
執行長
6
梅鐸
(Rupert Murdoch)
新聞集團
(News Corp.)執行長
7
戴可
(Susan Decker)
雅虎總裁
8
阿諾史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美國加州州長
9
錢伯斯
(John Chambers)
思科執行長
10
渡邊捷昭
(Katsuaki Watanabe)
豐田汽車(Toyota)
總裁
**售價已跌至過去一半
藍光DVD普及化可期
**新力(Sony)在6月22日發表一款藍光DVD播放機,訂價新台幣39900元,售價只有市場上競爭商品的一半。
過去藍光DVD較為消費者熟悉的是PS3上所搭載的產品。上個月先鋒(Pioneer)率先推出第一款藍光DVD播放機,但是售價相當高,訂在新台幣79900元。由於價格仍相當高,市場上只有少數高階的消費者會購買。這次新力一口氣把價格壓在4萬元以內,相信可以再擴大吸引一些消費者購買。
由於現在的DVD DL燒錄市場,零售價格已經相當低,業者利潤相對也較低,為了提升利潤,藍光DVD就成為業者積極規劃的產品。台灣新力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家用視聽產品行銷部協理八尾雅之表示,隨著液晶電視、DVD攝影機等支援Full HD的產品愈來愈普及,將有助於刺激藍光DVD產品的普及。
新力這次改變過去以往的高價品牌策略,足以看到新力積極推動藍光DVD規格的決心,明顯的就是要與Xbox所使用的HD DVD來一較長短。此外,根據市調機構調查,全球DVD播放機市場需求一年約有1.3億台。新力瞄準家用市場的需求,也是有鑑於數位家庭應用成為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成長關鍵,自然要有關鍵性的操作策略。(撰文=胡華勝 照片提供=新力)
多僱用2000位臨時員工應付購買潮
AT&T新執行長靠iPhone打第一戰
為了蘋果iPhone的上市,AT&T僱用2000名臨時員工嚴陣以待購買人潮,這也是AT&T新執行長史提芬(Randall L. Stephenson)的首要課題。
2007年6月3日,史提芬(Randall L. Stephenson)接下了美國AT&T執行長,而6月29日與蘋果合作的iPhone手機將開賣。史提芬表示,他預料iPhone將為AT&T帶來大幅成長,從僱用臨時員工的行動來看,史提芬對iPhone確實寄予厚望。這次的上市活動在兩年前就開始籌劃,史提芬表示:「我們早有顧客在店外露營等候的心理準備。」臨時員工將負責維持店內秩序與防範竊賊。
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曾表示,他預測到2008年可售出1千萬支iPhone手機。但史提芬面對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採訪時表示:「我希望他低估了,」除了購買手機,他認為人潮也將促進AT&T產品銷售。
史提芬說:「我們的目標是擁有所有家庭內各方面的通訊設備,而iPhone對於我們完成這個目標具決定性的影響力。」
具備觸控式面板、影音播放及Wi-Fi功能的iPhone手機,將以499及599美元(依據型號不同)在全美1800家AT&T門市出售,史提芬的第一張成績單也將隨之出爐。(撰文=張玉琦)
科技人 ● 科技事
聽聽他們現在說什麼
分配品牌與代工,需視價值溪流定位而不同
施崇棠(華碩電腦董事長)
日前出席「2007年國際品牌策略論壇」專題演講時,現場話題圍繞在6月13日華碩召開股東會時,施崇棠宣布在年底前完成品牌、代工分家。對此,施崇棠強調,分家的主要因素不僅是主要客戶的疑慮,更大的原因在於兩者的「價值溪流」(Value Chain)與「心態」(Mindset)截然不同,因此遊戲規則必須清楚劃分。「OEM就是要求廣,走向規模、管理跟開放垂直整合這條路;而品牌是要求深,要貫穿『價值溪流』。」他還提及,分家之後研發能力依然是核心競爭力。至於如何分配品牌企業與代工企業的研發團隊,施崇棠說,需視在不同「價值溪流」中的定位而有所不同。(撰文=賴珍琳 攝影=李美玲)
跌倒別急著爬起來,要摸摸地上有什麼
洪漢青(明基台灣區總經理)
明基與西門子的合併失敗案例至今仍不時被提起,甚至成為不少EMBA課程的教材。明基將在今年9月底正式分家,為了做好品牌及業務,不讓明基這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淡化,台灣業務區總經理洪漢青為產品發表頻頻現身,拉抬品牌人氣。
對於媒體不時問到明基的「教訓」,洪漢青四兩撥千金地引用許文龍曾經說過的話回答:「跌倒別急著爬起來,要摸摸地上有什麼。」明基已經學到經驗,也在調整方向。
如同明基董事長李焜耀當初所說的,做品牌本身就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未來明基的品牌會跟消費者結合得更緊密。(撰文=胡華勝 攝影=陳永全)
繼郭台銘之後又一大亨投資電影
翁明顯砸3億拍《天堂口》
這幾年電子產業大亨投資影視文創產業蔚為風潮,除了已成為影劇版追逐對象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之外,中環集團董事長翁明顯或許才是真正的華語電影投資家。
預計於下個月(8月)上映的《天堂口》,是吳宇森、張家振重回華語影壇的第一部監製鉅作,由曾幫周杰倫拍攝音樂錄影帶《雙刀》的新銳導演陳奕利執導,是一部關於三○年代上海幫派份子的電影,由吳彥祖、張震、舒淇、劉燁、楊祐寧、李小璐等中港台年輕演員共同主演。中環投資金將近1千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已經破了華語電影史上的紀錄。
2005年中環集團的中環娛樂,推出蘇照彬執導的懸疑片《詭絲》,投資金額高達兩億,成立製片公司,涉足電影製作。目前中環集團已經從上游的光碟壓片、通路的威秀戲院,到成立得利影視與亞藝,從事DVD發行與租售,以及成立製作公司參與電影的拍攝發行,在台灣電影產業布局堪稱完整。
接下來中環娛樂參與製作的片子還包括日、韓、中、台四地聯合投資的《赤壁》,以及張作驥導演的清新小片《蝴蝶》。《詭絲》被坎城影展選為2006年的觀摩片,可看到中環在華語電影上的投注已漸有所成。(撰文=賴珍琳)
中華電信已與諾基亞完成初步測試
手機直接當悠遊卡年底有譜
愈來愈多手機附加應用,從想像階段邁向商用化測試,繼信用卡手機後,年底前悠遊卡手機也可望出爐。
今年初中華電信及台灣大哥大分別與中國信託及台北富邦銀行合作,推出感應式信用卡手機,到商家小額消費3千元以下,拿出手機就可感應結帳,也開啟手機支付的新戰場。下半年起,電信業者將腦筋動到交通支付上,中華電信近期正積極與台北智慧卡票券公司接觸,希望搶下第一家推出悠遊卡手機的頭香。
中華電信表示,已與諾基亞西門子(Nokia Siemens)完成初步技術測試,例如克服悠遊卡與手機晶片結合、降低晶片用電量等。手機直接當悠遊卡使用外,還可查詢加值紀錄,不過短期內仍要克服手機沒電的悠遊卡感應問題。
不過,業者卻面臨技術外的另一大挑戰,據了解,台北智慧卡票券公司開出的權利金高達數百萬元,讓電信業者大傷腦筋,計劃將悠遊卡手機當成廣告平台,一進站就push廣告到手機上,以廣告營收應付龐大的權利金支出。
中華電信主管表示,手機結合悠遊卡雖無法直接提高營收貢獻度,但卻是留住客戶必走的一條路,正積極與台北智慧卡公司洽談,希望年底前可正式上市。(撰文=何旭如 照片=本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