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音樂玩家大洗牌,三月初,Yahoo!奇摩宣布停止提供線上音樂串流、下載的音樂通服務,連帶創聯網Kuroom也幾近停擺,主要玩家紛紛舉白旗之際,中華電信卻以手機平台優勢,意外竄起。
一年多前Yahoo!奇摩搶攻線上音樂市場,但經營成效與會員人數卻不如預期;無獨有偶,年前才大舉收購Kuro的創聯網經營同樣不順遂。今年一月底以來,接替原Kuro服務的Kuroom網站上歌曲就沒有更新,創聯網發言人林家億對此不願多做說明,僅低調表示,內部正在著手新計畫,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公布。
權利金壓垮網路巨人
根據資策會調查,今年數位音樂市場可望大幅成長五成,但事實卻不若預期,不僅Yahoo!奇摩在此時退出市場,Kuroom也不見蹤影,稀少的會員、銀彈不足為最大致命傷。線上音樂業者每年皆需支付千萬元的預付權利金,業者營收未達預付金的額度,唱片公司亦不會退費,也因此成為線上音樂業者的沈重負擔。
Yahoo!奇摩娛樂事業部總監楊志光表示,終止音樂通是經營策略的調整,決定回歸核心價值,以音樂入口網站的概念重新出發。
中華電信挾平台優勢搶進
消費者所繳的月費、廣告費等,為線上音樂業者收入的僅有來源,若扣除廣告收入,線上音樂平台至少要有四十萬付費用戶,才能損益平衡,國內尚無線上音樂業者達到這樣的目標。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不看好音樂內容市場,憑藉手機平台優勢,中華電信反而去年底悄悄推出雙模全曲下載,付一次錢,歌曲不僅可下載到手機,也可傳到電腦、燒光碟,為第一家跨足手機、電腦雙模下載的業者,也開啟了電信業者的數位音樂大戰。
中華電信表示,支付二十五元至三十五元,可下載整首單曲,利用加密技術,並可三次下載至個人電腦、支援五次光碟燒錄,至今每月下載次數逾三萬次。據悉,Yahoo!奇摩即使經一年多打拚,音樂通會員仍僅數千人。
中華電信行動加值處副處長胡學海說,MP3是手機必備服務,為推廣手機3G、寬頻上網,對電信業者而言,必須把握時機,加強音樂加值服務。八百萬手機用戶中,曾經使用來電答鈴、圖鈴下載的會員已達四分之一,音樂加值潛力很大。
首度取得手機、電腦的雙模版權,中華電信以雄厚資金實力與新力博德曼、環球、華納等唱片業者談成合作,線上音樂大洗牌,憑著既有的龐大客戶、手機便利使用習慣,電信業者似乎已經取得順風優勢。(撰文∥謝光萍.何旭如 照片∥本刊資料)
**各線上音樂服務比較
**業者 服務上線時間 特色 市場反應
中華電信
2006年底
第一家推出全曲雙模下載服務,單曲可下載至手機、電腦,還可燒錄
每月下載次數成長10%以上,平均有3萬次下載
Yahoo!
音樂通
2006年1月
(2007年3月5日宣布終止)
單曲下載
會員數不到萬人
Kuroom
(原Kuro)
2006年9月由創聯網接手
推出單曲下載,將推出硬體,效法iPod軟、硬結合模式
原本P2P 40萬會員轉換率不到3%
KKBOX
2004年
串流服務
會員20萬
ezPeer+
2006年6月和唱片公司和解,重新出發
串流服務
創市際今年1月市場調查顯示,ezPeer+居音樂網站流量第一
製表:謝光萍.何旭如 資料來源:各業者
移植開放原始碼軟體理念
維基百科啟動搜尋引擎計畫
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圖)表示,維基將創造出有別於Google和Yahoo!的搜尋引擎。這個名叫搜尋維基(Search Wikia)的計畫,打算用維基百科開放原始碼軟體的理念,打造出一個使用者導向的搜尋引擎。
當網路的資訊含量已經遠大過人類想像的同時,搜尋無庸置疑成為網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而目前搜尋引擎非Google與Yahoo!莫屬,但威爾斯認為,這兩個搜尋引擎都違背了網路的重要概念:自由、開放。
威爾斯認為,現在的搜尋機制並不完整,因為無論是Google或Yahoo!的搜尋引擎都是「黑箱作業」(in black boxes),也就是說,它們不會公布搜尋技術與搜尋結果的排序方法,而威爾斯將用維基式搜尋引擎改變這個法則。
什麼是維基式的搜尋引擎呢?威爾斯表示,正如同維基百科可供網路使用者自由修改一般,維基式搜尋引擎也將開放搜尋技術的程式碼,讓網友能夠一同改進搜尋技術,達成「一個以人為動力」(people-powered)的搜尋結果。
這個點子事實上徹底反Google而行,也就是反對演算法的搜尋排序結果。打從維基百科開始,就是強調以人為本的百科編纂法。當Google以完全不經人為的搜尋排序為號召時,維基反而強調人為的介入,並認為有些事情人做得比機器更好。
這個計畫由威爾斯所創辦的Wikia主持,相對於自由免費的維基百科,Wikia乃是商業化的公司。Wikia讓網友免費使用維基技術與空間,建立特定主題的社群,並透過廣告獲利。
早在2002年底,威爾斯就提出過類似的搜尋引擎計畫3apes,後來被搜尋維基所取代,包含開放原始碼的搜尋引擎Wikiasari(未正式上市),以及搜尋結果排序能被人為更動的功能。但是現在的搜尋維基計畫是2006年底才開始推動的新計畫,目前尚在招募人才的階段,究竟維基式搜尋引擎能否成真都還是個問題,威爾斯誇下海口要拿下5%的搜尋引擎市場恐怕還是嫌太早。(撰文=張玉琦 攝影=賀大新)
新勢力崛起威脅YouTube地位
**JumpTV與Joost攜手強攻線上影音
**
知名點對點軟體KaZaA、Skype創辦人詹士莊(Niklas Zennstrm)推出的全新影音平台Joost,近日又有新動作,將與已經在70個國家取得270個電視台播映權的JumpTV合作,並取得網路播送權利,將成為YouTube在線上影音市場最具威脅的新勢力之一。
為了維持在線上影音市場領先,YouTube近日已開始尋求傳統內容商支持,與CBS、NBC等傳統內容頻道進行版權協商。只不過結果不若想像中順利。
但同樣的劇情並沒有在新興崛起的網路影音平台Joost上重演,Joost不僅已經與美國衛康公司(Viacom Inc.)旗下的派拉蒙(Paramount)、MTV等知名內容商取得合作協議,日前更風光宣布將與既有網路影音頻道JumpTV結盟,將獲得龐大版權內容的網路播映權利。
JumpTV是全球知名的少數種族網路頻道,此會員制的網路頻道,目前已經在全球至少70個國家取得超過270個電視台內容的線上播映權。
也因此,Joost與JumpTV這次達成的合作方案,也被認為是Joost前進國際、擁抱全球收視觀眾的重要動作,網路影音市場將會因此產生何種波瀾?值得注意。(撰文=何宛芳)
執行長位置不保?
摩托羅拉去年Q4獲利銳減48%
手機產業經3年慘烈廝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摩托羅拉(Motorola)面臨獲利危機,2006年第四季獲利遭腰斬,較前年同期銳減48%,執行長愛德華詹德(Ed Zander,圖)不得不宣布市占率擺一邊,提高盈餘成為今年的首要策略,低階手機製造成本還要再砍2至5美元。
詹德在3月份的法說會上表示,必須降低低階手機原料、設計等成本,以提高獲利。壓低成本的新策略使摩托羅拉上半年財報蒙上陰影,台灣代工廠商也遭殃,包括華寶、可成、閎暉、美律等相關概念股股價恐受衝擊。
摩托羅拉一心想超越諾基亞,成全球第一大手機業者,去年全球市占率提高至22%,仍離諾基亞35%有段距離。詹德為一展執行新策略的決心,表示「不再走過去老路,所有產品都必須要獲利。」
摩托羅拉去年淨利約36億美元,較前一年下滑2成,詹德個人年薪雖已3年未加薪,去年個人總酬勞共1,320萬美元,包括150萬美元年薪、220萬美元補助、近千萬美元股票等。不過原先衝刺市占的策略失效,加上獲利壓力,也使詹德個人的去留引發爭議,下一步不僅考驗摩托羅拉變通能耐,更直接挑戰詹德的生存能力。(撰文=何旭如 照片=法新社)
部落格市場再掀風雲
PIXNET+城邦文化=流量與服務
過去數月從無名搬家潮吸納最多流量與會員的PIXNET,近日又有新動作,不僅確定接受來自城邦文化的增資邀約,也積極吸納過去無名小站創站初期的行銷大將。
日前PIXNET已透過內部公告方式,向會員公開站方的最新動向,並指出目前正在與城邦處理增資細節、商業組織的改組以及申請,因此還不能公布此次增資的細節。不過據了解,PIXNET在確定接受城邦資金之前,一度是網路資金市場的焦點,包括國內ISP業者、傳統媒體代理商都曾表達合作興趣。
PIXNET之所以選擇城邦,除了是兩方在網站的發展理念接近之外,更重要也應是著眼於城邦所擁有的龐大內容資訊。目前城邦文化為台灣最大的圖書雜誌出版集團,預計將可為PIXNET帶來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的虛實整合效益。
此外,PIXNET近日也積極進行內部人員改組,除了原有技術團隊外,還請來曾負責無名小站業務起飛期行銷策略的資深音樂人、前KKBOX總經理特別助理李俊廣(圖)擔任PIXNET總經理,負責PIXNET對外的行銷業務。
PIXNET技術長曾皇霖表示,李俊廣不僅擁有相當的音樂、娛樂業界資歷,還曾經參與Fun TV、無名小站、KKBOX行銷業務事宜,在網站發展上的想法也與PIXNET團隊十分契合,因此未來也將藉助其在各方累積的經驗,為PIXNET對外尋求更好的業務合作機會。(撰文=何宛芳 攝影=陳永全)
只限美國,台灣尚無類似活動
MSN做公益推「i'm」
仔細留神,可以發現最近MSN聯絡人的暱稱前多了一個淺綠色的「i'm」圖示,這是微軟最近提出一個名為「i'm」計畫,是讓Live Messenger的使用者做公益。
只要使用者在暱稱前面加入特殊代碼(例如*red+u),透過MSN跟朋友聊天,微軟就會記錄對話訊息量,將部份廣告收入捐贈給合作的慈善或福利機構,使用者還可以特別指定關懷的團體機構。
在口耳相傳下,許多台灣使用者紛紛也掛上這個圖示,以為可以舉手之勞做善事。然而目前i'm計畫僅限於美國測試,因此聊天使用者中必須有一方是美國用戶,才有可能捐獻廣告營收。美國用戶的定義是指在美國註冊,並且目前在美國登入。
許多網友不知道台灣不在計畫範圍內,為了可以掛上圖示做公益,趕緊下載新版,等知道實際狀況,才恍然大悟白忙一場。也有網友純粹因為圖示好看所以擺上。無論如何,台灣的使用者只要多跟身在美國並掛上「i'm」圖示的朋友聊天,還是可以達到做公益的效果。(撰文=謝光萍)
上網成為銀髮族新娛樂
園藝和散步遭網路取代
上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上網收發電子郵件及利用網路和家人朋友聊天,成為「銀髮族」的最大休閒娛樂。根據英國保險公司AXA進行的調查,英國銀髮族每週上網的時間約6小時,善用科技使這些銀髮族更能輕鬆享受人生。
調查指出,84%的老人利用網路收發電子郵件,83%利用網路蒐集資料,還有45%的老人透過網路安排旅遊行程、訂購機票,35%的老人透過網路理財。過去英國老人的休閒活動以DIY和園藝為主,現在他們受歡迎的程度都不及網路,4成的退休族說,他們經常上網購物,對行動不便的銀髮族而言,宅配服務便利許多。
全球老人上網時數最長的是美國,平均一周上網9小時,最少的是西班牙和義大利,平均僅2小時;台灣的調查則顯示,銀髮族上網比率不到2成。(撰文=謝光萍)
**銀髮族休閒調查
**平常的娛樂活動
使用網路 41%
DIY或
園藝 39%
特殊興趣 36%
旅遊 28%
散步或
健行 28%
網路使用行為
電子郵件 84%
蒐集資料 83%
安排旅遊 45%
網路理財 35%
閱讀新聞28%
使用網路時間
單位:小時
美國 9
澳洲 7
加拿大 7
英國 6
紐西蘭 6
法國 5
德國4
日本 3
義大利 2
西班牙 2
科技人 ● 科技事
聽聽他們現在說什麼……
如果Flickr有什麼錯,
那就是我們有太多功能。
史都華.巴特菲爾德
(Stewart Butterfield,Flickr創辦人)
2007年3月初,全球最大網路相簿Flickr(2005年已被Yahoo!收購)創辦人史都華.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來台舉辦記者會,發表相簿繁體中文版將於年底前推出。席間,記者詢問Flickr是否有過使用率太低後來取消的功能。巴特菲爾德笑著說:「非常多,如果Flickr有什麼錯,那就是我們有太多功能。」
年底打算一口氣發表包含繁體中文在內,共有七、八種語言版本的Flickr,也經常在功能上推陳出新。有些時候,他們回去檢查程式才發現原來Flickr還有哪些功能。(撰文=張玉琦 照片=本刊資料)
**政府流行改名,
看不到對產業的效益。
**羅益強(前飛利浦全球電子組件事業群總裁)
恩智浦半導體(前身為飛利浦半導體)在台成立50週年慶,羅益強致辭時脫稿演出,深深感嘆台灣景氣差,政府無能,只會做表面工作。
羅益強說:「恩智浦也是由飛利浦改名過來,而政府也流行改名,但是突顯出沒有能力扶植產業,看不到對產業的效益。我從歐洲回來,看到台灣近10年的發展,只有失望,希望台灣的產業榮景回來。」
羅益強直言不諱,政府要有做為與發展,而不是耍嘴皮子。政治人物的風骨應該是像蔣介石一樣,當初拜託飛利浦來台設廠,明白台灣沒有產業、沒有技術,但是有良好教育的人才,一步步扶植出台灣的產業。(撰文=胡華勝 攝影=陳永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