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專題
扛著傳統包袱,兩廳院用科技力編織藝文夢
前言

國家音樂廳、戲劇院場館落成超過30年,旗下售票系統協助台灣85%表演團體售票,兩廳院變好,藝文風氣就會好。這裡,曾有人和機械手臂共舞,向觀眾呈現成長過程中的自我。當時代變遷,出現「消費者購票不順暢、團隊看銷售報表霧煞煞」等挑戰,他們會如何與科技共創,滿足所有人的藝文夢?

專題報導
01
台灣藝文「聖地」兩廳院,想用AI打造一場科技升級秀
02
台灣藝文消費力待加強,兩廳院售票數據分析:6成會員每年只看1場表演
03
雅婷逐字稿登上國家兩廳院,杜奕瑾下一步想玩AI鋼琴音樂會
04
他coding了一場與機器人的舞!小叮噹給他力量,驚豔全球63個舞台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