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進軍國際,台灣新創布局海外首選東南亞

2015年初,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對台灣新創喊出,「要成就一個偉大的公司,一定要做國際市場!」像以色列、英國與芬蘭等小國一樣,瞄準全球市場,把公司搬到目標市場去。許多意見領袖的鼓吹,也讓台灣新創更有勇氣往外走。
2016.11.18 | 創業

「創業第一天就全球化(Born Global)!」這個議題從2014年開始就在台灣網路科技創業圈被熱烈討論,因為台灣內需市場小,創業勢必需要更廣大的市場。到底要先在台灣市場做大再走出去,還是創業第一天就打國際市場?雖沒有一定的答案,但台灣新創已有必須往海外走的驅力。

2015年初,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對台灣新創喊出,「要成就一個偉大的公司,一定要做國際市場!」像以色列、英國與芬蘭等小國一樣,瞄準全球市場,把公司搬到目標市場去。許多意見領袖的鼓吹,也讓台灣新創更有勇氣往外走。

根據《數位時代》2015年創業大調查,在參與調查的174家公司中,有13%公司有海外分公司,有71.6%考慮擴張海外市場,有20.8%想發展東南亞市場,位居第二的則是中國市場,占16%。

對比2016創業大調查的結果,有17.1%公司具有海外分公司,46%創業者已確定擴張海外,更有27.1%計畫布局海外市場,21.3%正在評估,顯見台灣公司不只意識到海外市場重要性,甚至已經開始前進海外。

2016創業大調查
圖/ 楊淳涵/製圖

2016年,台灣公司往海外發展更具體,Pinkoi打開了泰國市場,iCHEF、HelloWings以新加坡為據點。創意引晴、宇萌數位科技和勝義科技布局中國一線城市,VMFive、行動貝果、VoiceTube也開始做日本市場。

2016創業大調查
圖/ 楊淳涵/製圖

展望2017年,台灣新創的國際市場策略,跟去年的調查結果並沒有太大變化,創業者最看好的幾個市場,依序是東南亞(47.5%)、中國(24.3%),美國(12.6%)。

2016創業大調查
圖/ 楊淳涵/製圖

「從開始創業的第一天就把自己看成世界級選手,擁有全球化的思維絕對很重要!」心元資本創辦人鄭博仁說,台灣新創與其他國家新創的差異是,創業初期已經積極地思考如何全球化,甚至也擬定進軍國際市場的執行計畫。

不過,鄭博仁也提醒,新創團隊應該避免在自己熟悉的市場無法滲透的情況下,就急著進入海外市場。從矽谷的網路公司來看,成熟且受歡迎的服務,通常都具有這兩個特性:一個是找到市場缺口,另一則是找到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

2016創業大調查
圖/ 楊淳涵/製圖

此外,在中國工作近十年、創業兩年的金融科技新創EZ-Cloud創辦人李文雄,不諱言的說:「在中國創業,就是比燒錢、比人脈、比心大!」台灣人到中國創業,沒有語言問題,但最大的困難是「心態問題」──台灣人往往有自我優越主義,也不願意理解大陸,這是對中國市場有興趣的創業者必須要先了解的。

縱使台灣新創往海外市場發展很重要,但困難也不小,Garage+經理盧志軒說,「挑戰是很難找到真正落地的方式,新創在接地氣之外,還要跟其他國際新創競爭!」盧志軒指出,所謂的全球化,不能只有台灣新創往外跑,也要吸引國際人才來台灣,才能有正向循環,帶進新的合作方式。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