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平凡事物的書,其實很迷人!」比爾·蓋茲公布2016年他最愛的5本書
「講平凡事物的書,其實很迷人!」比爾·蓋茲公布2016年他最愛的5本書
2016.12.06 | 人物

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部落格gatesnotes上分享了他2016年最喜歡的幾本書,他談到在他年輕的時候能夠自學的工具比起現在少很多,沒有方便的線上課程、網路資源可以使用,按照英文字母順序閱讀父母的百科全書就是他當時認識這個世界的啟蒙。

從孩提時代就維持一週閱讀一本書習慣的比爾·蓋茲,直到現在閱讀仍是他學習新事物最喜歡的方式。比爾·蓋茲說:「如果你需要一本適合在接下來假期閱讀的書,以下幾本都是我相當喜歡的,他們的主題各異,從網球到網球鞋、基因科學到領導能力,這些書都帶給我意想不到的收穫!」

1. 《String Theory》,David Foster Wallace著

這本書跟物理學沒有太大的關係,比爾·蓋茲也開玩笑的說「但是如果你在飛機或火車上閱讀這本書,他的書名會讓你看起來很聰明!」。《String Theory》是作者 Wallace 集結五篇關於網球的論文,網球是比爾·蓋茲在微軟時期曾經放棄的一項運動。

閱讀這本書不一定需要喜歡網球或熟悉網球這項運動,作者將他寫作的鋼筆化身為如同網球名將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高超的網球技巧。比爾·蓋茲評論到,作者Wallace找到了一種如同將金屬湯匙彎曲讓人興奮的方式去刻畫他書中的文字。

2. 《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夢想路上的勇氣與初心》,(Shoe Dog),Phil Knight著

這是一本關於Nike共同創辦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的回憶錄,曾登上Amazon商業傳記類排行榜TOP1。比爾·蓋茲曾在過去幾年見過奈特幾次,他回憶奈特人非常好,但也安靜的讓人難以理解,通往成功的道路像是最誠實的提醒,往往混亂、岌岌可危及充滿許多謬誤。

奈特在書中揭露了幾件很少CEO會做的事情,比爾·蓋茲認為奈特並不是想在書中教讀者任何事,反而是是完成了另一件事,就是盡他所能誠實說出自己的故事,這就是最棒的ㄧ件事!

3. 《The Gene》,Siddhartha Mukherjee著

當醫生在一邊醫治病人又要兼顧教學、研究時,往往會被認為是身處於一種「三重壓力」,作者Mukherjee就在哥倫比亞大學同時做了這三件事,但他所面對的其實是「四重壓力」,因為他同時還是普立茲獎得主的身分。

在這本書中,作者Mukherjee帶領讀者穿越基因科學的過去與未來,以及科學理念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成為真實,Mukherjee特別關注基因科學所引發的倫理問題,因為他深知新一代的基因技術將會怎麼樣用最深刻的方式影響世人。

4. 《The Myth of the Strong Leader》,Archie Brown著

在今年全球各地打的激烈的選戰中,讓比爾·蓋茲重新閱讀了這本於2014年出版的書籍。Brown是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花費超過50年研究不論好的、壞的、醜陋的各式面向的政治領導力。

Brown認為真正對歷史及人性貢獻良多的領袖,其實並不是我們ㄧ般認為那樣是「強有力的領導者」,反之,這些領袖都傾向透過合作、協調及分配來做事,並且了解到沒有一個人可以或應該知道所有事情的答案,就像作者布朗不能預測他的書在2016年的今天會變得怎麼樣。

5. 《The Grid》,Gretchen Bakke著

最後比爾·蓋茲在文末提到的《The Grid》,是在談論關於城市中逐漸老化的電網,這也是比爾·蓋茲最喜歡的類型,「講平凡事物的書,其實很迷人!」他在部落格上寫道。

比爾·蓋茲在高中時的第一份工作,是編寫控製西北電網的軟體程式,「即使你從來不曾想過電力是如何一路到答你家的插座。」比爾·蓋茲說。他認為這本書可以讓大家了解到電網在現代工程中的偉大之處,也可以了解現代電網會如此複雜,其實是對建構未來乾淨能源至關重要,因此比爾·蓋茲最後補充的這本書讓他覺得特別有意思!

資料來源:gatesnotes

關鍵字: #書單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