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15家科技公司的過去和現在~Groupon、Instagram、Flickr...
【精選】15家科技公司的過去和現在~Groupon、Instagram、Flickr...
2011.05.08 | 科技

任何一項創業都很難一次到位,過程中必須經歷不斷的調整,就連紅透半邊天的Facebook和Twitter也不例外,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舉出大家熟知的15家科技公司,一起來看它們的過去和現在:

1. Groupon:2007年11月以「ThePoint.com」網站問世,允許用戶以團體方式捐款或進行活動,不過限制參加人數達到一定門檻之後,捐款或活動才得以成立。現在已經搖身變為全世界最大的團購網站,幫消費者節省荷包。

估計市值:250億美元。

2. Instagram:創辦人Kevin Systrom and Mike Krieger一開始推出的是LBS服務「Burbn」,和Foursquare很像,當你和朋友外出時,可以簽到、賺點數,並可以共享照片。後來轉型成為Instagram,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照片應用程式。

估計市值:不明,但是可能超過2000萬美元。

3. Flickr:在2002~2004年之前,它是一個叫做「Game Neverending」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後來成為了Flickr,是上傳和分享照片的首選網站,在業餘攝影師和專業攝影師之間相當流行。

市值:2007年,雅虎以4000萬美元收購Flickr。

4. Facebook:一開始時叫做「Facemash」,網友上傳兩張照片,程式可自動判斷照片人物「誰比較辣」,現在已成為家喻戶曉的Facebook。

估計市值:約500億美元。

5. Twitter:一開始以「Odeo」問世,主打個人部落格和音樂內容共享服務。後來成為了Twitter,帶動網路的140字風潮。

估計市值:超過50億美元。

6. PayPal:一開始叫做Confinity,是一家軟體公司,為Palm Pilots交易設計加密軟體,後來公司營運狀況不佳,不過卻讓創辦人堅信信用卡支付市場會是利潤豐厚的市場。後來成為PayPay,更是線上支付的代名詞。

市值: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

7. 蘋果:最早蘋果公司是一家銷售基礎電腦配件的公司。後來開始自己製造電腦,最終打造了龐大的蘋果帝國。

市值:今年一月突破3000億美元。

8. Gowalla:一開始叫做Alamofire,開發社群網站遊戲。後來成為Gowalla,不但有自己的社群網站,也允許用戶簽到打卡,透過參與活動獲取虛擬獎品。

估計市值:最近一次的資料是在2009年公佈的3000萬美元。

9. rapt:一開始的業務是提供科技廠商供應鏈管理優化方案。後來轉型為向線上媒體公司提供動態廣告的優化價格。

市值:後來被微軟買下,不過收購價格不明。

10. 微軟:一開始幫忙「個人電腦之父」亨利.艾德華.羅伯茲(Henry Edward Roberts)發明的Altair 8800電腦撰寫軟體。後來在1984年開發Windows作業系統,目前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

市值:2150億美元。

11、Seesmic:前身是視頻版Twitter,用戶可以發表簡短的視頻片段。後來轉型提供行動設備同時連上Twitter和Facebook的好用工具。

估計市值:未知,目前為止已獲得1600萬美元的融資。

12. YouTube:曾經是一個視頻交友網站,現在,只要你想搜尋影片,就要連上YouTube。

市值: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

13. Pandora:曾經是音樂推薦服務,向用戶推薦可能喜歡的歌手。現在是廣受歡迎的網路電台。

估計市值:大約10億美元。

14. 諾基亞:1865年就成立的諾基亞,一開始是製造膠套鞋的橡膠公司。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公司。

市值:347.3億美元。

15. 索尼:索尼是製作家用電器起家,第一個產品是電鍋,後來還推出電熱毯。現在的索尼是全方位的電子公司,從相機、視頻遊戲、電腦、到電視全部都是旗下產品。

市值:約819億美元。

出自BusinessInsider

【創新團隊請出列】創業小聚第5 場:創新應用

時間:****5****月****18****日****(****週三****) 19:00-21:00
地點:犇亞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復興北路99號6樓(近捷運文湖線,南京東路站出口)

苦心鑽研的應用希望被更多人知道、被廣為運用?也希望團隊可擁有更多資源、更多的可能性?報名「創業小聚」,上台分享你們的精彩應用,創新團隊將有機會隨《數位時代》的雜誌、活動網頁、facebook粉絲頁、網站新聞以及廣播節目被認識。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