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新媒體掀起網路微電影風潮,亞洲首屆國際短片電影節在台開幕
行動新媒體掀起網路微電影風潮,亞洲首屆國際短片電影節在台開幕
2011.12.15 | 技能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媒體崛起,網友的零碎時間成為影音數位內容的最新戰場,不管是10到15分鐘的「微電影」,或是3分鐘內的手機短片,都是未來趨勢所在。亞洲第一個針對新媒體舉辦的「台北國際短片電影節」14日舉行開幕首映會,集結多部知名網路短片,其中也包括騰訊、百度奇藝、搜狐視頻、土豆網等中國知名影音網站最新自製的影音作品。 

「台北國際短片電影節」的主辦方之一亞太傳媒集團,從2006年開始在中國舉辦首屆「非常短片創意大賽」,邀請全球華人針對新媒體製作短片參賽,挖掘更多優秀的原創影音作品。比賽在中國造成廣大迴響,五年來共吸引5萬部作品參賽,得獎者後來紛紛有亮眼成績,因而贏得「短片奧斯卡」的美名。 

亞太傳媒集團總裁曹先安舉例,像是在兩岸擁有高知名度的動畫作品《喜羊羊與灰太郎》便是第一屆得獎作品。吉林藝術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劉博,因作品《民族風》得到張義謀的青睞,邀請他加入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創意團隊。另一位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孔令首,則被吳宇森相中,成為《赤壁》副導演。台灣得獎動畫作品《大頭仔的三塊厝》,也曾入圍法國里昂福爾摩沙電影節。 

得到優酷網跟中影集團投資100萬人民幣的新銳導演肖央,因為拍攝了微電影《老男孩》,在中國瞬間走紅,該片創下了1億2千萬的點擊率。曹先安表示,若換算成收視率,可超過央視二十年來的收視率,換算成電影票房,如果三分之一的人願意花25元人民幣買票,則可創造6億票房,「100萬人民幣可以創造6億票房,這就是新媒體的力量。」 

曹先安_非常短片 執行長_20111214_賀大新攝影_tn_02 (2)

亞太傳媒集團總裁曹先安

不僅年輕創作者有一個新的成名舞台,對中國各大影音網站來說,也開啟新的競爭格局。曹先安分析,中國影音網站共經歷三大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在2005、06年剛崛起時,那時沒有好的內容支撐,大多是粗糙未經修飾、有的甚至是盜版內容。第二階段則是近兩年版權意識抬頭,各大網站紛紛花費少則上億、多則幾十億人民幣的預算,搶購電視劇、電影,有時甚至出價超過電視台。 

第三階段則從今年開始,各大網站開始要求內容差異化,因此走向自製劇階段,不用再花大錢買片,甚至不惜大手筆請來知名演員站台。如土豆網最新自製劇《愛啊哎呀,我願意!》,就請來一線演員郭品超與陳怡蓉擔任男女主角。 

為期一個月的「台北國際短片電影節」共展出15部片,以「微電影」為主題,展出影片分為三類,一是非常短片得獎作品,二是各大網站最新自製劇,搜狐網副總裁鄧曄、百度奇藝副總裁王湘君、騰訊總經理劉春寧、土豆網總監蔡享倫也紛紛現身開幕式現場,三是目前在網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影音作品。 

台北國際短片電影節_20111214_賀大新攝影_tn_01 (2)

「台北國際短片電影節」聚集眾多業界知名人士齊聚一堂。

宣傳方式分為地面巡展與線上影展兩部分,前者會巡迴台灣8到10所傳播、藝術學校播映,後者則結合各大網站直接線上觀看。首次移師台北舉辦,為的就是要促成兩岸業者交流,讓台灣的產官學界了解新媒體的爆發力與商業可能,明年更傾向把短片競賽合併到電影節裡,打造新媒體盛會。 

「我們希望尋找更多好的內容,即使是網路也能看到精緻作品,另一方面則希望吸引更多專業的創作團隊,投入新媒體的創作。」曹先安觀察,台灣創作風格較為娛樂多元,結合歐美日韓等元素,中國作品較為本土導向,但優勢在於地廣人多,存在很多感人故事。因此若能結合台灣新穎的拍攝方式和中國感人的故事題材,將能激出不同火花。 

當傳播載具不再侷限於電視螢幕或電影院時,影音內容與創作形式也隨之改變,新媒體也將成為未來影音的主流力量。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