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德國學生Philip Matesanz創立轉檔網站youtube-mp3.org,Google對該網站提出警告,指稱網站違反YouTube的API服務條款。Matesanz並沒有坐以待斃,他找了德國律師研究他的個案,並發起連署請願,希望Google開放第三方研發YouTube拷貝工具。短短兩周如同野火,募集了世界各地超過八十萬人連署,至今人數仍在上升中。Matesanz宣稱,連署人數達到一百萬時,他會帶著一大疊支持者的請願書,親自出現在Google總部尋求溝通機會,並且等著被掃地出門。
用戶在youtube-mp3.org貼上YouTube網址後,即可轉檔為mp3並下載,每天流量高達一百萬人次。YouTube在警告信中指出,youtube-mp3.org不該使用YouTube API來下載內容,但Matesanz反駁,堅稱自己沒有使用YouTube API,而是透過某種未公開的管道取得YouTube資料。
YouTube轉檔有十分龐大的需求市場,Matesanz認為,若阻絕雲端轉檔服務, 用戶會轉而下載可嵌進YouTube的轉檔下載軟體,防不勝防。且對Google來說,後者更無權可管。
Matesanz指出,聯邦法律明確規定,每個人有權以私人用途,複製某些媒體的公開播送內容,並不違反著作權。比較起來,Google想盡辦法禁止複製才是違法的。「如果Google要在聯邦法律之下對轉檔服務或軟體採取行動,那它應該大幅改變服務內容,例如禁止影音外嵌,或強制僅贊成服務條款的用戶才可使用YouTube。」
這也已不是Google第一次對付youtube-mp3.org。早在兩年前,Google就違反合約,單方面關閉Matesanz的AdSense 帳戶,並不願對他說明。Matesanz多次要求與Google及YouTube相關部門主管會面討論,但都無疾而終,他寄給Google的信也都石沉大海。
不過也不難理解為何Google大動作對付一個學生創建的網站,因YouTube主要透過線上影音取得廣告利益。若用戶下載線上內容,不再在網站上觀看,等同剝奪YouTube的利益。
YouTube上個月才推出一款Android App,可以離線觀看大部分內容。此舉顯得Google和轉檔網站的對立更加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