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五年 Wikipedia終跨入HTML5影音時代
測試五年 Wikipedia終跨入HTML5影音時代
2012.11.12 | 技能

這個以群眾智慧竄起的線上百科全書向來不以影音內容聞名,畢竟要眾人一起編輯影像比編輯文字難多了,對吧?

不過,Wikipedia希望藉由Kaltura HTML5的影音編輯工具讓網友新增影音內容,透過容易上手的編輯平台,打造最大的線上影音圖書館。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這個計畫從5年前開始,Kaltura的技術首次與MediaWiki結合,開發出名為TimeMediaHandler的延伸平台,支援免專利的WebM影音格式,網友可以輕鬆地上傳或內嵌Youtube影音;從2008年開始的測試期間,註冊用戶都可以開啟這項Beta服務。

而負責Wikipedia影音計畫的是Wikimedia Commons,是所有影音資源的倉庫,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連接到第三方影音內容時出現第三方已經移除此內容的情況。

Kaltura於2006年成立於紐約,是讓出版者管理、協同、分析線上影音內容的公司,其開源的HTML5播放器平台將被應用於英文版的Wikipedia及Wikimedia Commons倉庫。

值得注意的是,Wikipedia這一測試就是5年的主要原因在於Wikimedia基金會不斷投入於設備更新,以因應跨入動態資訊流的所需-這與Youtube不同,所有被上傳的影音不會乖乖待在那裏不動,而是會不斷被編輯,內容會持續演化。

今年稍早時Wikipedia已被認為扼殺了大英百科全書244年來的地位,Wikipedia能否在影音時代繼續維持領導者地位?對此,Wikimedia基金會表示,成功將極端的群眾智慧特性帶入多媒體內容對Wikipedia而言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出自TNW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