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取代QR code,Speedpass推AR讓線下產品線上加值
【Meet創業之星】取代QR code,Speedpass推AR讓線下產品線上加值
2012.12.21 | 創業

看到商品廣告想購物,只要手機一掃,影片、購物頁面就能立即出現。這樣擴增實境的功能,不再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由 Speedpass 研發的AR(Augmented Reality)功能,藉行動裝置直接掃描圖像後,在螢幕上顯示影片或連結其他頁面,不僅能藉數位化媒體擴充平面內容,更能透過線上服務為線下加值,滿足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還不知道擴增實境是什麼嗎?拿出你的手機、下載 Airpass app ,對準一張一百元掃描後,你就會明白Speedpass想要帶給你的是什麼。

試想你過去使用QR code的方式,一個QR code只能有一個連結,你的動作僅限於掃描、看完QR code所含的內容。Speedpass執行長蘇浩觀察,過去的QR code雖然能將平面印刷品與手機連結,但使用者在掃描QR code之後,無法點選其他內容,使商品的行銷僅僅停在資訊傳達的階段。

而新的AR功能,即是透過現成的畫面,直接觸發app裡影片和商品頁面的連結。蘇浩指出,AR功能最重要的是能引導消費者在看到廣告後的「下一步」。如消費者透過AR看完商品介紹或影片後,能直接連結到購物頁面,不需要再另外擷取QR code或開新網頁。

如影片中所展示的,當你讀到雜誌中介紹零食的頁面,打開 Airpass ,將手機鏡頭對準雜誌圖片,你的手機螢幕上就會顯示不同零食的價格,更能點擊連到這些商品的購買頁面,讓廣告和購買的行為一次完成。

此外,AR功能也有利整合線上及線下購物。現在Speedpass與金革唱片合作,消費者在唱片行只要使用AR掃描專輯封面,即可線上串流試聽專輯內容,喜歡的話,便能直接在唱片行帶它回家。類似的AR應用,不僅能結合不同通路的特色,更能刺激實體通路銷售,讓線上服務為實體通路加值。

蘇浩強調,AR並非行銷過程中的主角,而是能配合業主衍生不同的應用,最終建立快速而完整的消費流程。如Speedpass與TaipeiWalker的合作,即是能協助雜誌建立現場體驗、加值實體雜誌的內容,讓消費者不只是買到一本雜誌的圖文,更能進一步欣賞影片、獲取店家資訊等。

蘇浩表示,目前TaipeiWalker每月提供10頁想要呈現的內容,Speedpass只需3至5個工作天,便能製作相應的數位內容與連結,即便出刊後需要修改,也可直接透過後端平台調整。

研發八個月,Speedpass已推出iOS版的Airpass,Android將在11月上架。團隊目前將重心放在AR的使用推廣上,積極與不同雜誌、唱片等內容供應商洽談,希望透過教育使用者、培養新的使用習慣,提供AR下載率,吸引更多廣告主加入。

Speedpass團隊(攝影:林衍億)

Q1. Speedpass的目標?

我們希望成為台灣最大的行動AR工具平台,深耕AR與一般生活應用,專注於讓手機應用深入人類生活的互動服務公司。

Q2. **** 我們認為AR應用可以深化至每個人的生活中,透過平台才能資源整合,降低開發成本。讓AR能夠平價,進而讓終端的通路可以接受,並且廣泛使用。

團隊 Team 8人。

公司服務 Project AR code能補強很多QR code先天上的不足。除了可使用同一圖片,連結多方以外。視覺上可以做的很美觀,甚至運用一些3D的創意,讓使用者永遠不知道掃出來的結果是甚麼,而有更多的創意可以透過AR帶給使用者。雖然AR應用很棒,由於通常製作價格不斐,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建立一個AR專屬的手機平台,可以大幅降低AR製作費用,讓兼具創意與實用的AR豐富更多使用者的生活。

成立時間 Founded Time 2010年1月

主要用戶 user 任何具有商品的實體通路,都是我們想發展的地方。目前專心服務雜誌出版社、唱片發行公司、電影發行公司的產品與通路結合。

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 月租服務費、一次性活動服務費。

網址 http://www.speedpass.net.tw/

【共好計畫2* **** 3* **** ** 】免費贊助創業團隊行銷資源(報名至12/31* **** **** 共好計畫2 (互動式雲端行銷系統)、 共好計畫3 (免費上架試用平台)。歡迎有需要的團隊投件報名!詳見 活動網頁

關鍵字: #Meet創業之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補齊未來電子業版的關鍵拼圖!矽眾科技以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助攻高階AI與車用市場

你是否曾好奇,為何今日的手機能在艷陽下持續運作,而電動車也能從零下的極地順利駛出,精準感測周遭環境?

看似尋常的應用場景背後,其實隱藏著一顆默默進行的「溫度偏移校正」關鍵晶片。這類負責環境感知、並能進行溫度補償的「驅動晶片」,是電子元件穩定運作不可或缺的一環 。然而,這塊高階驅動IC的研發,長期以來卻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得臺灣眾多在零組件領域傲視全球的廠商,在高階應用市場中受制於人。

矽眾科技鎖定高階溫度補償驅動晶片IP,要替臺灣補足產業鏈缺口

「我們臺灣在零組件領域,其實有很多世界第一,例如在全球市佔率領先的振盪器,但始終難以打進高階產品線,就是因為缺少能驅動這些零組件的高階晶片。」矽眾科技創辦人陳世綸開宗明義地指出產業痛點。他解釋,許多臺灣零組件廠商雖擁有卓越的製造能力,但在高階驅動晶片上卻高度仰賴美日大廠,而國際大廠往往不願開放最先進技術,臺灣廠商因此缺乏在價值鏈高附加價值鏈段的話語權,只能在低利潤的紅海市場中競爭。如何打破技術封鎖、強化自主關鍵技術,成為臺灣電子產業邁向國際高端市場的關鍵課題。

而矽眾科技的成立,正是為了補上這道斷鏈而生。作為少數專注零組件驅動晶片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IP)開發的企業,當AI運算與電動車市場爆發性成長,矽眾科技以可重複授權、穩定可靠的矽智財解決方案,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陳世綸說當高階電子產品對穩定性的要求日益嚴苛,就更考驗元件必須能在高溫、低溫甚至劇烈溫度變化下維持效能。這正是「溫度補償」(Temperature Compensation)技術的關鍵價值所在。

「矽眾科技的IP 就像貼心的助理,提醒元件「冷了多穿衣服、熱了脫下外套」,透過溫度補償即時調整參數,即使處於零下 40 度的嚴寒或高達 140 度的酷熱環境,訊號依然能保持精準一致。」陳世綸生動地形容 。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透過開發板進行晶片溫度感測與數位校準測試,確保 MEMS 感測器在不同溫度下依然能維持精準運作。
圖/ 數位時代

他進一步解釋,晶片內整合了類比的溫度感測器來偵測環境溫度,並將數據傳送給數位電路進行判斷與分析,數位電路再發出指令,精準校準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感測器的參數,確保其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提供正確值,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的誤差和功能喪失,例如手機熱當或汽車失靈 。這種「類比感知+數位判斷校準」的整合能力,正是矽眾科技在高階驅動晶片領域所構築的技術壁壘。

陳世綸表示,矽眾科技之所以選擇IP這條賽道,正是看準了其在產業中的獨特價值。作為IP公司,其設計模組能適用於從0.18微米的成熟製程到小於10奈米的先進製程,客戶可根據自身產品需求快速整合,大幅縮短開發週期。這種靈活性,不僅讓矽眾能服務更廣泛的客戶群,也賦予了臺灣零組件廠商快速切入高階市場的機會。

晶創IC補助計畫奧援,矽眾科技以IP挺進高階市場布局全球

然而,IP的研發是條燒錢的漫漫長路。陳世綸坦言,由於IP的價值在於其穩定性與可重複使用性,但要達到這個門檻需反覆測試與驗證 。他透露,矽眾科技的IP中,每個驅動電路區塊都必須經過數次的設計定案(tape-out)與實體測試,而每次的成本都高達數萬至數十萬美金不等。「沒有政府的計畫支持我們根本做不到,」陳世綸感念地表示,而他口中的計畫正是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下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讓團隊得以持續突破與精進,追求每個電路區塊的極致穩定性與精準度。

晶創IC補助計畫的資金補助,不僅加速矽眾科技的測試進程,也成功讓這個具備溫補能力的高階驅動晶片IP跨入車用與AI市場 。陳世綸說明,此IP主要針對高階MEMS零組件,特別是應用於5G手機、低軌道衛星、AI伺服器中需要高頻率、高準確度且耐溫的振盪器 。同時,它也符合嚴苛的車用認證,確保車載系統在極端溫度下的穩定性 。此外,此IP亦可支援手機中的胎壓偵測、高度偵測等MEMS感測器,因未來的電子產品將大量使用這類元件,且需具備溫度補償能力以維持精準度 。

如今,矽眾科技已與美加、日本、歐洲及臺灣等國內外大廠展開合作。陳世綸欣喜地表示,許多客戶原本因買不到關鍵驅動晶片而受限於低階市場,現在矽眾科技的IP補上了這一塊,他們也終於能進軍高毛利產品線。目前,已有合作夥伴將矽眾的高階驅動晶片IP導入車用認證流程,未來甚至可望進一步進入低軌道衛星與醫療穿戴市場。

矽眾科技站穩利基市場,與全球MEMS企業共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
有了晶創IC補助計畫的挹注,矽眾科技更能以關鍵 IP 、溫度補償技術,帶領團隊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從「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
圖/ 數位時代

比起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包辦整顆IC的傳統模式,IP公司更像是站在舞臺後方的設計者,協助每一位客戶量身打造表演服、背景道具與燈光效果,讓他們能快速踏上國際舞臺。「我們不做整套產品,但我們讓臺灣的零組件有機會躋身高階應用,不再只是代工。」陳世綸堅定地說,矽眾科技的策略,是站在面對未來5到10年需求的位置上,看見即將來臨的市場缺口,然後在它出現前就先把技術準備好 。

「我們希望矽眾科技未來是跟著全球 MEMS 企業一起共舞,」陳世綸生動的描繪出公司的願景,矽眾科技透過獨特的IP商業模式、關鍵的溫度補償技術以及晶創IC補助計畫的強力奧援,不僅成功在利基市場中站穩腳步,更為臺灣半導體產業開闢了一條高值化的新路徑。這項成果不僅是矽眾科技自身的里程碑,也證明臺灣的IC設計實力,已在全球高階半導體供應鏈中找到了新的戰略位置,從過去的「代工製造」轉向「設計賦能」,引領臺灣零組件產業邁向更高層次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矽眾科技
- 創辦人:陳世綸
- 核心技術:5G通信、人工智慧、物聯網、車用電子矽智財(IP)設計服務
- 資本額:新臺幣1仟700萬元
- 員工數:6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