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玩物】 練習和時間賽跑,活用計時器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的方法
【電腦玩物】 練習和時間賽跑,活用計時器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的方法
2013.02.05 | 技能

在你的工作與生活中有沒有常常發生這樣的例子:一坐上辦公桌,東摸一下西摸一下,還是沒有辦法進入工作狀態?晚上回家想要收發一下郵件,一不小心就多看了一些網頁而害自己熬夜晚睡?早起比別人多一小時空檔時間可以利用,但是卻全部花在看新聞上而沒有進展任何「正事」?

我從個人經驗出發, 的問題 ,首先我要先反省(或是選擇)自己的「正事」是什麼,這樣才知道要進入什麼工作狀態;接著我要測試可以讓自己「最有效率」進入正事的步驟流程;然後我一定要把這個流程「寫下來」而且排出「時間使用量」。

」? 就以跑步為例,起跑後跑得多快是體能與肌力等個人能力問題,但「起跑」這個動作本身則要透過不斷練習去最佳化其步驟, 一樣。

或許你會想說:我就下定決心,一坐上書桌就要開始工作,那不就好了嗎?其實這種想法是最危險的,就像你誤以為跑步只要有決心就可以跑得比較快一樣的天真, ,只憑一股意志力的話,你是很難最終養成習慣的。

所以要解決「很慢進入工作狀態」的問題,可以試試看「練習起跑」的方法,排出適合你工作起跑的「流程」,訂立明確的步驟與時間,每天反覆練習,幫助你更快進入衝刺狀態。

下面,我就以我自己的工作情況為例,分享我如何利用「計時器排程工具」幫助自己練習更快進入工作狀態。

是:30/30

這款「 30/30 iPhone, iPad 工作節奏計時器,下一步行動時間管理 」免費軟體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工作計時器選擇,它的用途不是行事曆或是待辦清單,而是我前面說的讓工作更快起步,或是讓工作保持專注。

在雲端工作、數位生活中節省與擁有更多時間的方法 Google日曆 最佳化:在忙碌瑣事中有效率掌握最重要行程 待辦清單最佳化,用 To-Do List 建立有效時間管理方案

例如你可以利用「30/30」來練習 番茄鐘工作法

「30/30」並非單純的碼錶,而是可以讓你排出工作流程、設定每個步驟要使用的時間,然後成為一個幫助你有效利用有限時間完成工作的工具。

你可以在排程清單中利用「上下分開」的滑動手勢來新增工作步驟,按住某個步驟後可以拖曳改變順序。

按住某個步驟後往右滑動則可以刪除該步驟。

點擊某個步驟兩下,就可以修改步驟的名稱、顏色、專屬圖標,以及使用的時間量設定。

點擊右上方的設定,可以調整是否要有警告鈴聲、是否自動循環排程。

點擊左上方的按鈕兩下,可以進入「清單選擇」畫面,也就是說你可以預設好適合不同工作的時間排程。

而我就利用這個特色,來設定 適合不同工作情境的「工作起跑步驟」 ,讓自己練習更快進入工作衝刺狀態。

晚上回家迅速寫好部落格文章:

第一個例子是我晚上回家如果想要寫一篇部落格文章(參考: 零碎時間最佳化:我如何堅持每天寫完一篇部落格文章? ),但其實可以使用的時間很有限,可能不超過一個半小時,尤其有時候還比較晚回到家。

所以我就利用「30/30」設定了 **** :

1.五分鐘檢查 ZiteFlipboard 是否有最新重點新聞。 2.五分鐘檢查 Google Reader 裡的重要網站是否有發佈重點內容(可以 5 分鐘看完 Google Reader 嗎?當然可以,請參考: Google Reader 閱讀器發揮最大效率的13個簡單關鍵技巧 ) 3.十分鐘整理今天 Evernote 收集的重要題目素材與草稿,並決定今晚要完成的題目(前面兩步驟中看到的重點我都收集到 Evernote )。 4.六十分鐘把確定的題目寫成一篇部落格文章(也有可能是把某個在 Evernote 中寫到一半的大綱草稿補完)。

這邊的步驟安排原因在於,第一、第二步驟讓我對當下的「即時重點新聞」可以立即反應;第三步驟經由整理筆記,決定當下要寫的文章,其他則收集成未來題目素材(沒有重點即時新聞時就是以這些累積草稿為題目)。

一定要 **** ,因為如果有做好資訊過濾與分類,那麼不可能在五分鐘內還看不到「重點」,而既然看到重點,其實其他都是多看的。但沒有限制時間時,我們就是容易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多看的」上面。

透過這二十分鐘的衝刺,我就可以讓計時器提醒我馬上進入寫成一篇部落格文章的工作狀態。

睡前快速整理明日要事:

之前我寫過一篇「 今天晚上就該做,明天早上不要做的 5 個數位工作習慣 」,提到可以在一天結束前(看你自己設定,不一定要是睡前),做好工作的收尾,並且確定明日的目標,這樣可以讓你每天的工作更順暢。

但就是這個「收尾」動作也是很有可能浪費時間,甚至導致你反而熬夜,因為一旦我們開始看信、看社群、安排工作時,都很容易「沒有節制」,缺乏時間提醒就會讓我們肆無忌憚的把時間浪費掉。

所以我同樣透過「30/30」做很具體的工作衝刺時間提醒,務求自己只能花半個小時左右就一定要完成收尾, ,這樣這件事情才能真正去練習變成我的習慣

1.五分鐘回覆重點郵件。 2.五分鐘回覆社群重點來訊。 3.五分鐘安排明天行程。 4.五分鐘清空 Google Reader。 5.十分鐘在 Evernote 安排好明天工作與資料。

上述每一件事情,想花一個小時「慢慢做」也可以,但正是因為如此才需要限制自己的使用時間,只有這樣我才會警惕要「 **** 」。

不需要即時回覆不重要的郵件,不需要每個社群訊息都馬上回覆,不需要每天都花很多時間預排接下來好幾週的行程, 的事情上

我的太久大概就是超過兩天以上。

只要集中精力去確認好明天的工作,每天都重複這樣的習慣,每天花三十分鐘左右,那不就可以每天都保證明天有一個準確、迅速的工作起跑流程了嗎?何必要每天煩惱太久以後的時間安排?

小結:

透過「30/30」這樣的小工具,讓我每天練習一些常態工作模式的「起跑動作」, 練習用最佳化步驟,最精簡時間,就能進入工作衝刺狀態

我自己實作了很長一段時間,幫助我在每天有限的空檔時間中,還是能善用回家後、早上起床時短暫的一個小時,也能持續經營部落格上的文章。當然,同樣的方法也利用在我的工作模式上的衝刺。

關鍵字: #數位工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