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設計的根源和養分。努力尋找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意義,並把探尋出來的價值好好維護,我們才有了讓美好事物發生、延續的理由。「台灣在地文化推廣」的幾位代表,讓我們在幽微的道路上看到了點點星光,然後,我們忽然明白了,所有的意義最終都在於,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我們自己是誰。
上下游News&Market 用虛擬稻埕讓城鄉牽手
一只來自鄉下的阿嬤購物袋,裡頭裝載著各種來自土地的趣聞,這個有意思的城鄉平台討論內容廣泛,包括當今農業面臨的問題、季節蔬果的食法、農友們田間發生的大代誌等,連結產地與消費者、食物的上游與下游,讓散佈全台的農友們有了在電腦前坐下來開講的「虛擬稻埕」。
上下游News&Market網站的前身為經營7年的小地方新聞網,原是由新聞局地方新聞處補助成立,到了2010年因業務移轉停止營運後,由原本成員馮小非、莊惠宜、蔣慧仙、蕭名宏等人,以共同辦報人的方式,募得部分小額捐款,改為獨立媒體。從過去到現在,上下游News&Market培養專業記者巡迴產地採集新聞,持續關注台灣的糧食自主、食品安全、農村文化、地產美食及綠能生活等議題。談起成立的初衷,莫過於為了讓城鄉斷層有互相連結的管道。
上下游是一個開放平台。初期,馮小非透過新聞組織課程,教導農民寫作,鼓勵農友上網貼文章,加上團隊專業編務能力,以圖文並茂的編排,讓人讀來逸趣橫生。除了透過新聞形式傳遞農村訊息,上下游也積極尋求想法一致的在地小農,利用設計、包裝、合購等方式,協助推廣農產品,用產品說故事。例如為協助災區果農回家的「回家李系列」果醬、或是請《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作者莊祖宜分享食譜,結合產地認購,幫助農友減少農損。
馮小非說:「我們不只是提倡農業,推廣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我們希望這個平台能吸引人們認識友善環境的農法、了解農友付出的努力,號召越來越多人以行動支持農民好好專心地在鄉下種出好東西。」
出自《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2012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