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分享成能源,美國中學生打造「社群電動車」!
Facebook分享成能源,美國中學生打造「社群電動車」!

我們都知道社群網站力量大,但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可以成為一輛中古雙門跑車的「燃料」,讓1967 年出產的Volkswagen Karmann Ghia 一路從美國中部堪薩斯州(Kansas),開往東部的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而從靈感發想、汽車改裝到最後駕駛上路,都是由一群夢想成為汽車工程師的中學生所完成的。


冒險之旅出發前 10 天的第一次試駕,成功!(Photo Credit:Minddrive)

聽起來好像很玄,其實概念架構並不難。這群青少年將事先編寫好的程式語言輸入自動控制開發板 Arduino(如下圖左),接著將控制板和汽車傳動系統連結,一旦網友透過 YouTub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觀賞他們的影片和照片,主動 tag 標籤(像是在 Twitter 與 Instagram 上面貼上 #minddrive、@minddriveorg),即時分享與按讚,或是關注這個實驗計畫的動態,所有訊息都會傳送到 Arduino 上,而這些「社群燃料」(social fuels)便會為後車廂的兩台電池充電,進而驅動這台改裝電動車運轉前進,時速約可達每小時40 公里。

 

(Photo Credits:Arduino、Minddrive)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這是非營利教育組織 Minddrive 的成立宗旨,擁有機械、汽車製造與維修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或車廠老闆,搖身一變成為老師,在為期一年的訓練中,以一對一的教學方式,讓 21 位無法接受都市教育或是曾經被學校師長放棄的中學生們,從最基礎的數學、物理學起,並搭配手作實務課程,教導他們認識零件、了解汽車設計與生產流程、學習如何畫設計圖……,從而啟發他們創意思考,共同改造出天馬行空、充滿未來感的「社群電動車」。
 

   

從汽車生產最前端到進階的設計與配置,這群原本對讀書沒興趣的青少年開始懂得獨立思考,合力設計出一輛看似不可思議的概念型電動車。(Photo Credits:Minddrive)

不過,為什麼會選擇「網路社群媒體」當作這次實驗計畫的主軸?因為 Minddrive 想讓青少年們理解:「如果你想讓社會大眾關注你所做的事情,首先你必須先確定他們真的知道細節與內容。」因此,學生們運用當前最新、最熱門的 Instagram 和 Vine 等 app,和網友們分享他們在研發過程遭遇的新鮮事。Minddrive 執行長 Richard Steve Rees(見左上圖左一) 也表示,這樣的實驗計畫或許會被視為宣傳噱頭的手段,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路行銷的確是推廣品牌的最佳利器,而他們抵達華盛頓特區的最終目標則是和當地眾議員見面,希望政府能更重視美國教育問題。


截至 5 月 28 日晚上 8 點止,Minddrive 的 Karmann Ghia 概念電動車已經收集到 10 萬多瓦的「社群燃料電源」。(Photo Credit:Minddrive)

Minddrive
Minddrive 由普利司通輪胎(Bridgestone)、全球租車龍頭赫茲公司(The Hertz Corporation)、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等企業與組織贊助,每年都會從堪薩斯州與密蘇里州等 5 個地區選出 30 名中學生,讓他們自由選擇汽車設計(Automotive Design)或當代傳播(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的實務訓練,課程中以一對一教學模式,每位老師依照學生不同特性與專長,賦予他們在實驗計畫中的工作職掌,從中讓學生自我發現理想與目標。

 

出自MOT/TIMES 黃伊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