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凱迪拉克的設計美學
剖析凱迪拉克的設計美學
2006.05.01 | 技能

Q:大部分的人有了小孩之後,人生就進入另一個階段。你現在開車、選車的角度有沒有改變?
A: 我現在的生活和過去差別非常大。年輕時候兩門對我最重要,還要馬力大、操控性好,但現在不可能抱著Baby坐在安全氣囊前面,那多危險。加上都四十歲了,老是開兩門感覺也不太對,所以都開四門車。凱迪拉克的好處就是大的空間加上好的操控性,能讓全家人一起享受。下次你們看到《壹週刊》偷拍到我的照片,一定就是開這部車(凱迪拉克STS)。

Q:你覺得現在的凱迪拉克汽車最大的設計特色是什麼?
A:粗獷。它是非常American(美國化)的車,與主流的歐系優雅與日系細緻不一樣。德國車有德國特色,法國車有法國特色,韓國車有韓國特色,每種車系都需要特色。這車的DIC駕駛資訊系統很妙,我剛坐進去時覺得車子太軟了,但是只要猛採油門、用力扭一下,它就會學習我的開車方式,變得比較有力,像這種技術就是美國式的創新。

Q:以你親自駕駛凱迪拉克的經驗而言,凱迪拉克STS與STS-V的差異在哪裡?
A:堅固性與馬力都有差別,我剛開STS-V的時候,不知道是不一樣的車,一踩油門就被衝力嚇到了。如果車主有小孩,就買STS;如果他是25歲沒有小孩,或是55歲,小孩也大了,那就買STS-V。
偏愛高科技黑色調設計

Q:對於一部車子,你最重視的部分是什麼?是外型還是馬力?
A:對我而言,操控最重要,我偏好傳統的汽車設計,不喜歡自排,舊式推桿的換檔方式比較舒服一些。只要有一個好的引擎、好的底盤、冷氣要好、音響要好,外型就是自己眼睛舒服就好,這樣就是一部好車。 我喜歡的內裝跟年紀也有關係,以前就是要白的,加上核桃木,音響大得不得了,車開出去像是搞夜總會似的。現在我比較喜歡高科技黑色的味道,愈簡單愈好,不要煩。

Q:你在車上都聽什麼類型的音樂?
A:現在都聽爵士、小野麗莎或披頭四,周杰倫的歌也會聽。我現在沒時間也沒有心情自己挑東西,每2、3個月去一次唱片行,直接問老闆推薦給我什麼CD,帶個10張回家。倒是前幾天到麗嬰房給女兒選學步車,她這兩天剛坐上去興奮的不得了。

Q:這算是你買個女兒的第一台車吧!未來女兒滿18歲的時候,你會送她的第一部新車是什麼?
A:太早了吧,她才7、8個月大,連手都握不到方向盤耶!不過我曾經想過將來她長大偷開我的車,那該怎麼辦?小時候我也幹過這種事,把我老爸的車偷偷開到陽明山,前輪掉到水溝裡,那時候很笨不知道沿著水溝輕輕開出去,卻大力扭,結果把離合器給燒壞了。不過我比我媽精,我會把限速限到110、120公里,讓她速度上不去。

凱迪拉克打造V傳奇

豪華車除了拚高質感,強悍性能也是買家非常在意的重點。例如朋馳的性能車部門AMG、Audi的RS車系,凱迪拉克則推出「V Series」應戰…… 關於凱迪拉克的新價值,還有個相當有趣的發展,就是如同它在豪華車路線上的德國競爭品牌一般,也開始創造具有性能特色的「加值品牌」。正如同朋馳(M-Benz)的性能車部門AMG、BMW的M-Power或是Audi的RS車系,凱迪拉克現在也為它自己,創造一個新的性能傳說「V Series」。
在競爭激烈的豪華品牌世界裡,要創造並維護這種性能傳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車的設計本身要夠剽悍,改裝性能也得具有世界水準。

積極參與賽車活動

此外,更必須花費龐大人力物力,才能在賽車場上與競爭對手一較短長,這可是個沒有僥倖的昂貴世界,端看近年來,幾個豪華的英國品牌,都逐步淡出昂貴的賽車世界,就不難體會遊戲成本的高昂。
新生的凱迪拉克迫不及待地將「V Series」推向賽車場,藉以證明自己的實力。2004年第一輛CTS-V原廠賽車,參與美國競爭激烈的SCCA Speed World Challenge GT系列賽,到第二年便擊敗Porsche、Chevrolet與Dodge等車廠,拿下車隊與車手年度雙冠軍。
與所有車廠一樣,凱迪拉克一方面在賽車場打造性能神話,一方面同步推出一系列「V Series」性能版,讓品牌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下一步,凱迪拉克V車系勢必得征戰歐洲賽車場,到德系性能車大本營去證明自己的實力,這個代表新世代的美國「V傳奇」,才能算是真正功德圓滿。 專訪裕隆通用汽車總經理潘扶仁 現在,凱迪拉克瞄準前座買家 過去人們對於凱迪拉克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黑頭車」,是頂級品牌的象徵,但這幾年它的設計理念有著極大的轉變。過去的目標族群是所謂的「後座買家」,現在轉換成「前座買家」,依然保有其頂級尊榮的品牌形象,但是為了吸引年輕新貴買家,更需要擁有優異的性能和高科技配備。
以外型設計而言,凱迪拉克那種大而化之的風格,非常符合美國人粗獷的性格,仿效隱形飛機的鑽石切割線條,也符合美國人的美感。幾款凱迪拉克的車種外觀都很類似,這是他們堅持的家族特色與品牌識別理念,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認出是凱迪拉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