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potlight】 「BonRack」解決穿搭問題的虛擬衣櫥
【App Spotlight】 「BonRack」解決穿搭問題的虛擬衣櫥

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女人的衣櫥永遠少一件衣服」,但即使衣櫥裡頭掛滿了一堆衣服,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搭配?

對許多人來說,「出門時該穿什麼好」這件事,和「中午吃什麼好」往往都是最讓人頭疼的事情。身邊的女性家人和朋友,時常會相互討論什麼場合怎麼穿?如有好朋友來家中拜訪,有時還會打開衣櫥,聽聽朋友對自己現有衣服如何穿搭的建議。

BonRack開發團隊傾聽到大家的需求,於是計畫建構一個衣櫥的交流平臺。透過「BonRack」,方便與朋友分享衣櫥,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穿搭風格,同時看看別人的建議。

如果發現沒合適的單品,還可以去別人衣櫥中找找看!平台上還有一些熱心的達人,可以幫你對衣櫥中的衣物進行搭配哦!不必等朋友來家中再討論,也無需在出門前翻箱倒櫃試衣服,更不必羨慕街上的潮男潮女。開發團隊表示,希望透過「BonRack」可以幫大家解決穿搭的困擾。

顧名思義,「BonRack」可以與朋友分享衣櫥,看看朋友最近買了什麼新服飾?除此之外,「BonRack」還有一些很棒的新功能。

打開「BonRack」的虛擬衣櫥,將自己的衣服透過App拍照或選擇照片,App會幫忙自動去背,快速歸類。這個功能不但方便,也很貼心!

擁有虛擬衣櫥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想買的新衣服,跟衣櫥已有衣物做搭配,如果合適再購買。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把錢花在刀口上,還能夠將朋友的衣服與自己的衣服做搭配喔!更棒的是服飾搭配的資訊,還可以立即傳給好友,方便姊妹淘相互諮詢意見!

透過「BonRack」,我們可以和朋友聊衣服與搭配,還可以隨時觀看達人所推薦的服飾,作為採購參考。

「BonRack」也整合了社群功能,可透過Facebook帳號直接登入,可以與好朋友們分享自己添購的新衣服哦!

此外,「BonRack」現在也有 網頁版 了。只要使用社群帳號登入,就可與您APP中的衣櫥同步,讓您更方便查看衣櫥與搭配。

App名稱:「BonRack - 你/妳的虛擬衣櫥」

下載連結: iOS

開發團隊:Yi Hui Chung

關鍵字: #Appl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臺灣籌資環境迎來雙向開放新時代!金管會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從制度開放到信任重建的創新實驗

當全球資金版圖隨著AI、綠能與新經濟崛起而重新洗牌,創新企業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資本舞臺?為持續創造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金管會偕同證交所及櫃買中心,正式推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希望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這場制度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數位時代》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陳素蘭認為,這不只是資本市場的升級,更是場「信任機制」的轉折。

制度鬆綁、產業聚焦、整合服務,以新架構為創新開路

「這次改革展現的決心和行動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陳素蘭說。從今年初的創新板2.0到如今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臺灣的資本市場已完成制度再升級的腳步。

她認為,這反映出臺灣在「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的一股新決心,已不再只是守成而是學會擁抱創新。「過去我們總覺得資本市場很保守、怕風險,但現在證交所和櫃買中心聯手改革,代表他們真的看到新經濟的潛力,也準備好迎接更大的挑戰。」陳素蘭以自身的角度觀察到,這樣的制度開放,其實也是種社會文化的變化,意味著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長大,不只是法規鬆綁,更是種思維轉向,能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

根據陳素蘭的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這次改革的核心精神,是把資本市場導向創新,成為新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她指出,這次的改革聚焦在三個主要方向,這不只是一次制度升級,更像是「結構性開放」:

  • 聚焦重點產業,鎖定半導體、人工智慧、綠能、生醫、資安、航太等新經濟領域,以集中資本與政策資源,她認為這種作法讓資源能被更有效利用,也讓政策更務實 。
  • 法規鬆綁,這包括調整創新企業與外國公司在臺上市條件,如縮短保薦期間、簡化內控審查,並開放非陸港澳企業以更彈性的規範掛牌。她認為這代表政府願意冒風險,市場才有機會成長,是從保護市場變成陪著創新一起成長的思維轉向 。
  • 整合服務,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由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提供輔導 。她最有感於這項創舉,因為它有助於解決新創最怕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有了單一窗口,企業不會再迷路,投資人也更容易理解市場,是「重新建立信任的開始」。

陳素蘭也強調這次改革最大的突破在於「雙向開放」,從以往較著重讓新創「走出去」,轉變成讓「世界走進來」,當更多國際創新公司選擇臺灣作為籌資基地,不僅能帶動資金流動,更能促進學習與合作。

讓台灣從籌資市場,走向亞洲創新的連結樞紐

長期觀察創業生態的陳素蘭也提醒創業者,進入資本市場不只是募資,更是品牌與信任的挑戰。「上市應該是永續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能被市場檢驗,是企業成長的另一種保護。」她說。

談到臺灣新創的未來,陳素蘭再次提起她長期倡議的「品牌、信任、資本」三支點理論。她認為,這次制度改革正是三者開始匯聚的時刻。當法規鬆綁與轉板機制逐步成熟,資本的流動性得以被釋放;當資訊揭露與公司治理更加透明,信任就有了根基;而當企業願意在公開市場中接受檢驗,品牌本身便成為最有力的背書。「當企業能在透明的市場中持續成長,品牌就會變成信任的代名詞,而信任又會吸引更多資本,這就是正向循環的開始。」陳素蘭說。她相信,唯有這三個支點相互強化,創新企業的價值才能被看見,整個生態系也才能真正形成健康的長期動能。

展望未來,她希望臺灣不只是一個籌資市場,更成為亞洲創新資本的「中介者」。「我們既擁有堅實的科技產業,也有成熟的資本市場。若能持續深化制度與國際鏈結,臺灣完全有條件成為亞洲創新企業的試金石。」創新不是口號,而是場社會共識的累積。陳素蘭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功,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一起相信,創新的價值值得被投資。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