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現場報】 奧迪CEO施泰德~新移動時代來臨,全球資通訊廠機會更大
【CES現場報】 奧迪CEO施泰德~新移動時代來臨,全球資通訊廠機會更大
2014.01.07 | 科技

「整台車其實就像是一塊主機板,甚至可以說更像是人類的大腦,」奧迪CEO魯伯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在CES開展演講上興奮地說道。

1/6日晚間,奧迪在拉斯維加斯大都會酒店舉行2014 CES展前大會,現場雲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經銷車商、供應鏈夥伴及重量級資通訊科技業者皆前來捧場,而滿滿的人潮更把一樓區域塞滿,二樓區也將近坐了八分滿。

施泰德表示,車子和消費性電子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不論是要達成自動駕駛或是聯網汽車,這些都不是光車廠本身就能獨立完成的事,「我們和以前不一樣了,正在建立、擴大全球的供應鏈夥伴關係(building a whole "global ecosystem of partners)。」

開放式供應鏈確實對於像奧迪這樣的品牌車廠來說是很大的突破,尤其是與全球大咖的科技業者合作。

雖然這次奧迪演講高通相關高層並未出現在台上,但令人驚豔的是,NVIDIA創辦人黃仁勳特地現身為奧迪站台,而在奧迪的車子上頭搭載的就是NVIDIA的新晶片Tegra K1,可提供車子裡頭軟體系統的運作。另外,為了達成車子在行進間的通訊功能,必備的4G LTE技術也不可少,奧迪現階段也已與AT&T合作。

「依賴資通訊科技大廠的技術對我們的創新非常有幫助,」奧迪CEO施泰德說。對奧迪來說,科技業者不只是提供給硬體、網路通訊技術、軟體業者提供App…等,其實這些科技大廠對於未來車的想像在研發上,皆能提供很多新的想法,或是使用者經驗,「未來全世界所有的OEM供應商都有機會分食未來車這塊市場大餅。」

一年的科技變化到底能有多快?原本隱藏在行李箱裡全都是一塊零亂糾結的電子零組件和電線,根本連放行李的地方都快沒有,如今只剩一塊與A4大小的主機板,嵌入在後車箱的夾縫中,讓車子變成一部電腦,而特地研發的雷射光束LED汽車頭燈更是透過電腦控制、感測,光線可以照得更遠不發散,下大雨也不怕。

此外,Google地圖已經直接整合至觸控儀表板裡,接下來奧迪的車子也將全面搭載Android系統平台,正面PK蘋果的iOS in the car,目前奧迪與Google皆已共同加入「Open Automotive Alliance,OAA」(開放移動創新聯盟)。

Google Android首席工程師Patrick Brady日前也曾表示,OAA是一個專屬於發展科技智慧車的平台,目的是希望可以促進科技廠、各領域開發者與車廠之間,彼此加強技術交流與深度合作,更希望未來新款的車種都能夠與Android的各種裝置做無縫整合。

「奧迪一直都在思考未來的移動生活方式,我們認為將來會有三分之二的人會住在mega city(巨型城市),在更智慧化的城市裡,新型交通方式也就是車聯網的世界,會讓未來人類的移動生活將更佳精采萬分,」奧迪CEO施泰德說。

 

關鍵字: #Nvidia #Audi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