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中應該避免的13個失敗因素
02

創業中應該避免的13個失敗因素

2014.02.24 | 創業

本文作者George Deeb是芝加哥Red Rocket Ventures的合夥人,該公司總部設在芝加哥,從事創業的輔導和財務諮詢。以下是他曾為500多家創業公司輔導後,觀察到創業公司易忽略的細節,稍不注意,往往就容易導致公司失敗告終。倘若能夠事前避免發生這些問題,將可能大幅地提高你創業成功的機率:

對創業點子有偏見-投資者往往對小眾市場的創業點子有偏見,他們會認為市場非常狹窄,發展有限。比起來,他們更喜歡面對Google這樣的公司,因為每個人都會對Google的產品提出訴求,繼而得到滿足。

錯誤的市場定位-很多時候,創業者都想做他們自認為是有創意的創業項目,但他們從來沒有花時間去正確地研究市場。比如來說,投資者肯定不希望在一個相同的領域去投資排名第十的企業,他們一定選擇去投資第一個有市場潛力的企業。

缺乏實際的市場行銷策略-創業者通常非常專注於打造自己的產品,但他們對於如何推向市場的行銷策略,卻往往想得不夠長遠。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一個清晰有效的行銷概念,可以幫他們募集到更多的成長資金。

業務不聚焦-如果你可以獨自嘗試推出多種業務,那就不要只在單一個業務上下功夫。「不要試圖做適用於各種插頭的插座」,不然你就發現自己在哪個業務上都沒有獨到之處。

設定停損點-創業者都需要明白自己創業的底限在哪,無論何時都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以及足夠的時間來改變原來的計劃。

沒有熱情和持久性-如果一個企業家沒有流露出對自己產品的執著和熱情,他們將永遠不會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創業公司,也不會時刻關注創業的成敗。你需要有一種執著的精神,不論創業遇到了什麼障礙,都不會放棄,而是執著地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錯誤或不完整的領導-不要試圖將成熟且有穩定收入的團隊塞進一個小的創業公司裡面。因為他們的作法一定跟小公司不一樣。投資者想投資的並不是單個的創業者,而是一個整體的團隊,這樣才能保證公司正常的運轉。

無法建立團隊共識-公司的管理團隊應該跟創始人有著相同的創業理念,而且應該激勵公司15 %到20%的員工,讓他們與公司的價值觀產生共識。

沒有導師或顧問可諮詢-企業家不應該是「單打獨鬥」的,他們需要了解他們是不是在這場戰鬥中迷失了自己。現在有很多城市都建立了所謂的生態系統,為創業者提供了創業導師及相關資源。

沒有商業模式-我明白許多初創公司可能不會有具體到每天的收入模式。但最好還是要明確可實現的商業模式及收入來源。該模式需要大量蒐集資料,做出可信的假設,這樣才會吸引到投資者,讓他們感到興奮,並證明你目前的估值。

資金匱乏-首先,創業之初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這是建立品牌,實現產品價值的有利保證。最好的是,這筆資金足夠充沛,能夠保證你在未來的12到18個月之間正常運轉。無論你認為自己是否需要這麼多的資金,都至少需要有1倍以上的資金在掌握之中,這樣發生問題的時候才不會措手不及。

沒有明確的藍圖以及計算好投資回報率-無論你是自己投資資金,或者從外部投資者籌集資金,你都需要一個明確的事業藍圖,以及至少對投資資本有10倍返還率。

運氣不好或者時機不對-有時候,創業失敗並不只有創業者自身的錯誤。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時候,我們往往最好的辦法是,先進入「冬眠」狀態,等生存到條件改善之後再開戰。

出自創業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