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部落格】期待台灣電子業,「錢」進網路業
【記者部落格】期待台灣電子業,「錢」進網路業
2014.03.07 | 技能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今(7)日舉行2014年度大會,其中,去年為韓國入口網站Naver收購的台灣新創公司,走著瞧(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分享了他們創業之初的故事:「那時候我們很需要資金,也沒要多少,只要三百萬,卻沒有人願意投我們,三百萬可以拿50%的股權耶!」

他笑笑地分享這故事,在台下的我卻聽得心酸又驚險。心酸的是,台灣怎麼會沒有一家企業或創投願意拿三百萬出來,最後卻是韓國公司拿五億多台幣收購他們;驚險的是,如果不是靠韓國公司,台灣卻沒有企業願意進一步投資,是否又是一個半途陣亡的好點子呢?

TIEA副理事長、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得好:「外商都看到我們的機會了,可惜我們自己看不到。」過去幾年來,除了Naver對Gogolook的投資,台灣資安業者阿碼科技也獲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Proofpoint收購,愛評網則獲NEC投資,近日TutorABC則獲阿里巴巴投資。

過去一年,除了遠傳收購了時間軸科技以外,幾乎看不到台灣大企業對新創公司的投資,但外商對台灣網路軟體公司的投資、併購卻是一樁接一樁。由此可見,台灣並不乏好的網路、軟體點子,但和擁有雄厚資金的電子產業,卻像是兩條平行線,誰也不瞭解誰。

TIEA理事長、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先生和簡立峰先生,過去都不只一次呼籲台灣規模資金龐大的電子產業,應盡量投資網路產業,一方面是電子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扶植台灣網路產業茁壯。「電子業要趁還有錢的時候,趕快投資網路。」簡立峰認為。但事實是,當三星、聯想都積極尋找網路軟體界投資標的,台灣的電子業卻仍對這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台灣眾多半導體、代工製造商,都擁有龐大資本,蓋一座面板/晶圓廠的支出,大概可以把全台灣值得投資的新創團隊全買下來養三、四年。「只要設法把其中一家養成WhatsApp這樣有價值的公司,就足以再蓋好幾座xx廠,」和沛科技總經理翟本喬也認為,台灣電子業應和網路軟體產業有更深的結合。

今天在會議上,TIEA以「軟硬整合」為題,請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會。他雖表態願意多看團隊、多學習網路產業,但對於未來是否投資網路產業,他語帶保留,表示還是須專注在本業上,但對於製造所需的自動化、機器人等相關軟體需求,一直都持續關注。

雖然願意花心力、金錢投資網路軟體的電子業者還不多,但也已經有好的開始,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建成就是相當積極的人物之一。他認為,所有電子公司都需要作出差異化,而和軟體的整合,就是硬體產生創意的來源,因此他一直對於新創產業的投資相當有興趣。

而品牌廠也已經開始動起來,和網路產業有更多交會。華碩開始瞄準電子商務領域,找上前PChome營運長、電商公司Uitox創辦人謝振豊,合資一家全新電子商務公司,就是為了向小米學習,透過網路做為產品販售通路。宏碁則和PChome結為策略夥伴,投資支付連。

2014年,是台灣網路軟體產業和電子業更多交會整合的關鍵一年,從宏碁和華碩的作為,可以感受到好的開始。期待更多擁有雄厚資金的電子大廠投入網路業,只要花一棟大樓、幾間豪宅的錢,就能養活好多個台灣網創團隊,更是觸動製造業轉型質變的機會。別再等到台灣的優秀團隊被外商挑走時,才感嘆我們沒有好好把握。

關鍵字: #投資 #新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