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部落格】期待台灣電子業,「錢」進網路業
【記者部落格】期待台灣電子業,「錢」進網路業
2014.03.07 | 技能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今(7)日舉行2014年度大會,其中,去年為韓國入口網站Naver收購的台灣新創公司,走著瞧(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分享了他們創業之初的故事:「那時候我們很需要資金,也沒要多少,只要三百萬,卻沒有人願意投我們,三百萬可以拿50%的股權耶!」

他笑笑地分享這故事,在台下的我卻聽得心酸又驚險。心酸的是,台灣怎麼會沒有一家企業或創投願意拿三百萬出來,最後卻是韓國公司拿五億多台幣收購他們;驚險的是,如果不是靠韓國公司,台灣卻沒有企業願意進一步投資,是否又是一個半途陣亡的好點子呢?

TIEA副理事長、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得好:「外商都看到我們的機會了,可惜我們自己看不到。」過去幾年來,除了Naver對Gogolook的投資,台灣資安業者阿碼科技也獲美國那斯達克上市公司Proofpoint收購,愛評網則獲NEC投資,近日TutorABC則獲阿里巴巴投資。

過去一年,除了遠傳收購了時間軸科技以外,幾乎看不到台灣大企業對新創公司的投資,但外商對台灣網路軟體公司的投資、併購卻是一樁接一樁。由此可見,台灣並不乏好的網路、軟體點子,但和擁有雄厚資金的電子產業,卻像是兩條平行線,誰也不瞭解誰。

TIEA理事長、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先生和簡立峰先生,過去都不只一次呼籲台灣規模資金龐大的電子產業,應盡量投資網路產業,一方面是電子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扶植台灣網路產業茁壯。「電子業要趁還有錢的時候,趕快投資網路。」簡立峰認為。但事實是,當三星、聯想都積極尋找網路軟體界投資標的,台灣的電子業卻仍對這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台灣眾多半導體、代工製造商,都擁有龐大資本,蓋一座面板/晶圓廠的支出,大概可以把全台灣值得投資的新創團隊全買下來養三、四年。「只要設法把其中一家養成WhatsApp這樣有價值的公司,就足以再蓋好幾座xx廠,」和沛科技總經理翟本喬也認為,台灣電子業應和網路軟體產業有更深的結合。

今天在會議上,TIEA以「軟硬整合」為題,請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會。他雖表態願意多看團隊、多學習網路產業,但對於未來是否投資網路產業,他語帶保留,表示還是須專注在本業上,但對於製造所需的自動化、機器人等相關軟體需求,一直都持續關注。

雖然願意花心力、金錢投資網路軟體的電子業者還不多,但也已經有好的開始,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建成就是相當積極的人物之一。他認為,所有電子公司都需要作出差異化,而和軟體的整合,就是硬體產生創意的來源,因此他一直對於新創產業的投資相當有興趣。

而品牌廠也已經開始動起來,和網路產業有更多交會。華碩開始瞄準電子商務領域,找上前PChome營運長、電商公司Uitox創辦人謝振豊,合資一家全新電子商務公司,就是為了向小米學習,透過網路做為產品販售通路。宏碁則和PChome結為策略夥伴,投資支付連。

2014年,是台灣網路軟體產業和電子業更多交會整合的關鍵一年,從宏碁和華碩的作為,可以感受到好的開始。期待更多擁有雄厚資金的電子大廠投入網路業,只要花一棟大樓、幾間豪宅的錢,就能養活好多個台灣網創團隊,更是觸動製造業轉型質變的機會。別再等到台灣的優秀團隊被外商挑走時,才感嘆我們沒有好好把握。

關鍵字: #投資 #新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