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賣商品.創新市場.生活變化.產業策略
熱賣商品.創新市場.生活變化.產業策略
2006.02.01 |

35 Google將成為台灣代工廠的新老闆 「Google要做PC」堪稱今年科技業最八卦的網路謠言,這一則謠言甚至連售價、通路、時間都清清楚楚,而且還在上了《洛杉磯時報》報導。即使Google公關發言人否認其事也不能平息疑惑。創辦人賴瑞在CES展的專題演講(keynote)中,分享他對「萬用連接器」,以及國際非營利組織推行的「100元電腦」想法。賴瑞提出疑問:「為什麼沒有一種連接器是可以連接所有電子裝置的呢?」他的這項舉動,也被媒體捕風捉影揣測是為Google PC暖身的說法。 有趣的是,網友對於Google PC或是Google OS的反應一片叫好,期待他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能與戴爾、微軟等企業對抗。手上握有充沛現金資源的Google,不是沒有可能進入硬體業。軟體網路業現成的例子就是微軟,當初不計代價力推Xbox電視遊樂器,如今看來漸入佳境。 在這個跨界時代裡,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以PC市場態勢底定的情況看來,Google沒必要淌渾水,但是輕薄短小的手持裝置,倒是Google可以發揮優勢的機會。Google現在已與硬體廠商合作的有Google talk與Google Earth服務,前者與一般手機業者,後者與黑莓手機合作。何況有台灣廠商全球一流的「4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汽車電子)研發製造實力做後盾,Google要推出自有品牌硬體,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36催收成為好生意 今年許多銀行員的職務將被迫異動,尤其是過去從事個人放款業務的人,最近都調往急需人手的催收部門。據統計,各銀行現金卡與信用卡呆帳金額接近600億元,而這些呆帳銀行無力承攬,多數都是整批賣給不良資產管理公司(AMC),或是部分交由民間的資產管理公司代為催討。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做的是無本生意,既不用承受資金壓力,也不受銀行公會的約束,單純做的是「代工」,還可以從每筆追回的帳款中,賺取20到50%不等的佣金;或是用極低的價格去吃下整批銀行的壞帳,但只要追討回來的金額超過買進的價格,就等於是多賺了。銀行業者指出,國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不但債信評等可以拿到A級,而且每股盈餘高達十幾塊,是銀行業者的數倍。 37 LOHAS——好好地健康生活著 LOHAS是美國一群注重生活品質的菁英帶動的生活概念,就是「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談的是「考慮到健康和環境,能夠持續的生活型態」。簡單來說,就是統合這一陣子的瑜珈熱潮、健康導向、慢步調生活或生態互動等潮流的價值觀。包括知名女星瑪丹娜、安潔莉娜裘莉,都是LOHAS主義的擁護者。 吃有機餐、喝有機飲品、香療針灸等多元化商品今後將陸續增加,個人成長與生態生活也將應運而生。永豐餘集團第二代何奕佳就是投入生機產品開發,連自己的婚禮都大力推廣此概念。而有著緩慢步調的村莊或旅館也頗受歡迎,不同於觀光地之旅,而是去拜訪普通的小村莊,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和村人一起生活或是體驗農業、林業等,盡情享受大自然和鄉下的感覺。 38部落格成繪本作家溫床 一個7年級女生,以「彎彎的部落格」在去年爆紅。從2004年10月開設至今,瀏覽人次超過800萬,每天都有數萬人次訪客,經常位居無名小站人氣排行榜第一名。她以一系列生動的手繪圖案,紀錄草莓世代的心情點滴,創造出超人氣的MSN大頭貼下載風後,出版社幫她出版《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彎彎塗鴉日記》一書,不但成為暢銷書,彎彎也被封為網路塗鴉天后,榮登金石堂年度風雲人物。 如果說從蔡智恆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創造出「網路文學」名詞,之後出現藤井樹等一堆網路作家,是BBS佈告欄時代的網路風潮;彎彎的成功故事則是部落格時代中,由於網路環境進步造成圖像易於分享、流傳的一頁傳奇。下一波的暢銷書,可能就是來自部落格的塗鴉繪本。 39中型企業bye bye 為了走出PC業低毛利泥沼,也為了迎向新的跨界市場,產業合縱連橫的消息還將持續發生。各大外資分析師也認為大者恆大產業持續發生效應,接下來兩、三年,組織將走向兩極化現象,會留存下來的只有掌握金流的大鯨魚,以及充滿彈性與創造力的小蝦米。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在與華碩合資成立研碩電腦的記者會上就直言,中型企業雖然有不錯的客戶基礎,但受限產能,不敢接大單,但小單各方又搶得兇,幾乎毫無利潤可言,要突破困境,就必須尋找互補對象合作。做為工業電腦龍頭的研華都有如此的感觸,營收在500億以下的中型企業,可得好好靜下心想想,到底是找個富爸爸?還是如同精英與大同的例子,趕快結黨聯盟? 40做好準備不怕禽流感 今年1月在北京由全球700多個國家、國際性組織代表召開的「禽流感防控國際籌資大會」上,美國、歐盟、世界銀行等主要與會者籌措了19億美元要來對抗禽流感,希望能夠準備周全,確保經濟活動仍可正常運作。 41買精品不如投資精品概念股 光買名牌很遜,投資精品概念股現在最in,不但報酬率高,股價也相對穩定。在台灣可以買到「百利達全球精品企業基金」,投資標的包含L'Oreal集團、資生堂化妝品公司、LVMH集團和哈雷機車,績效亮眼。 42實體書店營造氣氛賣書 根據ACNielsen「2005年全球消費者線上調查」,書籍是網路購物最受歡迎的品項,為了求生存,傳統書店面轉而強調書店的空間氣氛感。誠品旗艦店的博物館設計,新學友敦南總店門市改裝,就是這道理。 43縣市行銷四大天王出列 從屏東東港黑鮪魚季到帕華洛帝台中開唱,台灣縣市行銷不但比創意,還拚國際化。如今,蘇貞昌出任行政院長,胡志強連任台中市長成功,台北文化局局長廖咸浩與新聞局長羅智成,都是縣市行銷的幕後推手。 44亞洲品牌併購大考驗 去年最受矚目的產業大事,就是聯想與明基併購歐美知名品牌,楊元慶與李焜耀對合併未來都極具企圖心,但在經營上還未交出好成績。亞洲企業經營品牌行不行?今年股東會上將是一個嚴格的考驗,許多人都非常期待。 45新興歐洲基金值得投資 去年全球表現前20名的股市,七成是新興市場,其中俄羅斯、土耳其、捷克等國家,皆有兩位數成長。跨國企業把歐洲生產基地東移,東歐經濟逐步增長,國家信用評等上揚,預計今年股市表現不會讓人失望。 46南韓用手機簡訊政令宣導 南韓政府今年將推動用手機文字簡訊發送政府公告的措施,民眾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收到交通違規通知或者宣導政策訊息,預估將會幫南韓政府省下120萬美元支出,而且可以確保民眾都收到宣導訊息台灣政府如果要省錢,提升行政效率,真的要向南韓學學。 47iPod帶動搞自閉產品大賣 現代人生活緊張,光療傷還不夠,最好能夠躲起來,暫時與世隔絕才能放鬆。iPod這類的音樂播放器就是最典型的「搞自閉」產品,耳機一帶上,音量調到最大,什麼都不用管,滿足人們想要找回自我的私心。 48隨身帶筷子做環保 很多上班族的公事包裡,現在都放有筷子,有人是看了報紙寫著「免洗筷經漂白含致癌物」,或是「免洗筷裡藏寄生蟲」,於是開始在上餐廳時自備一雙筷子。無論如何,少用一雙免洗筷,就是一種為地球做環保。 49台灣純愛作家市場大好 《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和《電車男》這類描寫戀愛氛圍和某個場景記憶的純愛風在日本大行其道,反觀台灣書市張曼娟、藤井樹仍是票房保證,出版商若能發掘年輕一輩純愛作家,保證大賺一票。 50變現私密旅遊經驗 新世代旅行家擁有靈活的商業頭腦,懂得尋求企業贊助,更將一次旅行經驗加工成小說、影像。要出名的話,就要有特色,預期今年會出現足跡遍及印度、土耳其、西藏、新疆、中東、非洲等險惡區域的旅行者身影。 51線上遊戲帶動業外收益 虛實混雜的線上遊戲,讓許多人不可自拔:「天堂」天幣換台幣,「仙境」寶物來拍賣。台灣網路購物的市場規模今年預計將成長50%,達到900億規模,網購業者一定得好好利用線上遊戲平台這塊大餅。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