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商務夯,93%台灣人購物前喜歡做功課
行動商務夯,93%台灣人購物前喜歡做功課
2014.11.25 | Yahoo

全球傳播媒體集團WPP以及GroupM旗下的傳立媒體,25日舉行年度活動TURNINGPOINT,並與Yahoo奇摩共同發表「跨螢行為vs.品牌溝通」研究報告。預估2018年,台灣將會有1500萬台數位裝置,而且以大螢幕手機最受到青徠。除了台灣人滑手機的時間每日有3小時之外,男女使用者在手機上閱讀的內容大不同。研究也發現,台灣人很喜歡在購買前做功課,也產生Show Rooming和Web Rooming等極不同的消費行為模式。

這份報告研究全球40個國家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上的使用者行為,包含使用這些裝置的目的,使用者在裝置上所花費的時間及最感興趣的內容。

1、台灣人每日花3小時滑手機

傳立亞太區策略分析執行長Deepika Nikhilender指出,看好台灣人平均擁有4.7個數位裝置(包括PC和筆電),很接近全球的平均4.8,傳立選擇台灣作為亞洲首站,公布這份全新報告。

傳立台灣董事總經理林淑敏指出,台灣人平均每日會花費3小時使用行動裝置。每個人在行動裝置上所花費的時間,甚至比看電視的時間還多,台灣也因此成為世界上行動裝置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甚至比行動裝置高滲透的香港還高。

Yahoo奇摩也曾在8月中分享Millward Brown的研究,指出台灣人是滑手機第一名,平均上網時數每天達197分鐘,兩個研究的數據非常接近。

林淑敏指出,台灣是世界上行動裝置最快速激增的市場之一,消費者每天花費使用數位裝置的時間平均為8.6個小時,PC和筆電仍占3.3小時,行動裝置為2小時,印度使用者平均每天只使用5.4小時,行動裝置約2.3小時。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傳立媒體跨螢行為與品牌溝通研究,行動裝置逐漸成為主要的裝置。圖片來源:傳立投影片。)

2、男女使用者,行動閱讀內容大不同

不論是通訊、內容、遊戲和娛樂等活動,智慧型手機已打敗PC和筆電,成為每日活動最主要的裝置。

台灣使用者每日對溝通及瀏覽內容的需求,已超越對玩遊戲的需求。台灣智慧型行動裝置的使用者,對國際新聞及當地新聞熱切渴求,特別是氣候狀況及重大新聞更新。

隨著消費者族群暨人口統計上的差異,使用者在閱讀或觀看內容時,也會有極大差異。例如:女性族群較喜愛健康、名人八卦、美妝及觀看過往的電視節目。而男性族群則對於運動節目及重大新聞議題較感興趣。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傳立媒體跨螢行為與品牌溝通研究,男性和女性在智慧型手機上所喜愛的內容不同。圖片來源:傳立投影片。)

用行動裝置觀看影片內容的情形也很普及,有59%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每次觀看影片的時間超過10分鐘,林淑敏分析,台灣使用者很喜歡用手機看電視劇及影片。上班、上學通勤前最熱門的影片是可以隨選隨看,約3-5分鐘或較活潑的短片。

智慧型手機用戶在早晨的使用率會激增,平板電腦的使用者主要使用時間是在白天以及傍晚。晚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使用者最常連結以及從事的活動是即時通訊/聊天軟體、線上遊戲、社群網路及閱讀內容。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傳立媒體跨螢行為與品牌溝通研究,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時間以剛起床和傍時時為最高峰。圖片來源:傳立投影片。)

3、新購買行為模式崛起Show Rooming、Web Rooming

Deepika Nikhilender說,台灣與亞洲其他網路較成熟的市場相比,最具特色的是行動商務的崛起及消費者喜歡在購買前先用手機做功課,會有這樣的現象,跟台灣電商發達有關。

93%的台灣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會在購買前先用手機查資料,有81%的使用者曾經用手機進行網銀交易,82%使用者曾在店內購物時直接用手機搜尋產品和服務資料,89%使用者使用手機上網購物。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傳立媒體跨螢行為與品牌溝通研究,行動商務盛行,89%使用者曾在網上購物。圖片來源:傳立投影片。)

林淑敏說,購買前先搜尋的行為,是台灣行動商務可以發展的關鍵,使得行動裝置成為品牌與消費者產生連結的重要角色。智慧型手機在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過程中,不論事前購買研究、在店內、以及購買後的階段,都不可或缺。

林淑敏指出,台灣也出現歐美很新穎的新購物模式,以往購買消費電子產品,使用者會先到實體商店逛逛,再到網路上以低價購買,顯示出「show rooming」的消費行為。像衣服、鞋子、化妝品等生活用品,則有「Web rooming」現象,消費者傾向在網路上做好購買前功課,但最終則是直接到店面購物。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傳立媒體跨螢行為與品牌溝通研究,使用者網路購物的行為從Show rooming轉為Web rooming。圖片來源:傳立投影片。)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