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失敗之後,決定放棄很簡單,但我認為我們反而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到大家透過Periscope觀看梅威瑟(Mayweathe)那場拳擊賽的新聞,我心想:「這事之前也發生在Justin.tv上。」Justin.tv失敗了,但後來轉型為更成功的產品Twitch。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Periscope或YouNow這類影音直播服務一定會成功,但是如果它們能從Justin.tv的成功和失敗之處獲得啟發,就更有機會闖出一片天地。
我正在讀納撒尼爾‧波普(Nathaniel Popper)的新作《Digital Gold》(直譯:數位黃金),這本書完整交代了比特幣的歷史。波普回溯到1990年代中期,講述開發比特幣的過程。1997年,亞當‧貝克(Adam Back)開發Hashcash,被視為研發數位貨幣的早期嘗試。做為數位貨幣,Hashcash雖然失敗了,但是後來卻演變為比特幣的關鍵技術。
當我們討論比特幣時,很容易將它視為憑空而出的產物。但事實上,比特幣源於密碼學、P2P網路和數位貨幣,並且經歷了數十年的累積過程。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過一些突破性的理論,但大部分都是啟發於先進的成就。
不論是科技發展、文學或藝術,世事皆是如此。
本文編譯自Fred Wilson部落格文章〈Taking Inspiration From Failed Projects〉,採作者第一人稱撰寫。
@@ACTIVITYID: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