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媚] 分裂與新生
[蘇麗媚] 分裂與新生
2015.06.12 | 人物

在網路時代,內容可以怎麼樣創造價值呢?許多人告訴我的答案是:電子商務。隨著應用普及與技術進步,電子商務發展至今,確實有了很不一樣的面貌,在行動與社群的相互作用下,需要的是一種更準確且兼具感性的模式。就如同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先生所說的:過去在網路上我們對「多」有期待,現在我們得要知道使用者要找的是哪一棵樹。更重要的是,它有時是一種生活方式。

先來談談準確。在行動應用的年代,我們因為個人化導向,因而能夠抓住一些很細微的東西。從做生意的角度,準確性帶來的意義,不應
該從來客量減少來評估,而是它能夠降低來客的成本。比如《數位時代》上一期未來商務介紹的巴西飛雅特直播門市,就是一個好的例子。這種準確性,不僅僅是電商業者去定義自己的目標消費族群,也包括業者未來在產業中的位置。

針對消費端的部分,電子商務目前發展的趨勢在於,必須在過去平台的功能性之上,再加入所謂的娛樂性。娛樂性表現的方式,可能是賣家與買家之間直接議價的過程、可能是姐妹淘一同逛街的討論,或是把玩不同商品的比較過程。

對比過去實體店與消費者的關係是「一次性」的,網路上的每次消費,其實是下一次購買關係的開始,消費者的經驗分享會是另一個消費者搜尋的開始,所以當你能準確找到客戶,又能愉快互動,商務成交率自然提高。

在所謂的娛樂性考量下,整合影音元素將是電子商務下一波的發展重點。美國曾經有個網站DealitLive,它的模式就很有趣,把「購物台」的概念帶到網路上,讓賣家以10分鐘為單位,可以錄一段影片或是透過直播的方式,在線上賣自己的商品,同時也提供一個聊天室,買家可以即時打字給賣家。不過,因為它在2009年就推出,不論頻寬或互動技術都沒有現在成熟,在當時雖然引起話題,但經營結果並不是太成功。然而就現今的環境,這個模式滿足C2C的社群互動需求,其實大有可為。

在這樣的變化之下,也意味著產業分工角色會越來越精細,比如YouTube日前釋出最新廣告機制,將開放廣告商在影音廣告中內嵌商品價格、影像和購物連結按鈕,它們將自己的平台角色做到極致。

但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來自芬蘭的Videoly,就將目光放在協助電商業者進行影音行銷,成功走出一條創業之路,去年獲得15萬美元的創投資金。他們提供Videoly的軟體套件,消費者只要在瀏覽器上先安裝好,當你去像是Amazon這類購物網站買東西時,它會主動在YouTube上尋找相關產品的開箱文等影片。對消費者而言,少掉了搜尋時間,增加對物品的理解;對商家來說,也節省內容行銷的成本。除了搜尋之外,Videoly也提供相關影音內容的製作,把過去在影視產業裡的影視製作公司,放在不一樣的產業裡,造就自己新的產業位置。

回到我身為內容產製者的角色,這些變化也引發我的反省,過去都是整合電子商務,但反過來,也許我們應該把自己想成是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然後產製相對應的內容,在原來的社會角色中進行分裂與新生,才是推動產業進步的開始。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