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從Groupon看餐飲團購的美麗與哀愁,台灣業者怎麼說?

昨天網路傳出團購網Groupon Taiwan將至9月底退出台灣。而今日多家媒體更證實,台北市勞動局已接獲裁員通知,目前已裁員100人,剩餘的15名員工於11月底再裁員。此消息傳出,對台灣網購界無疑投下一枚震撼彈,但業界也不乏有聲音認為,台灣網購市場餅就這麼大,多一家退出其實也不意外。

圖說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究竟,團購相關產業的業者,是怎麼看待台灣網購在地化經營模式?以及台灣網購市場的未來走勢會如何發展?

團購講究在地化,Groupon Taiwan撤出台灣也許非經營不善?

同樣是團購網站代表的瘋狂賣客,董事長侯銘罡接受SmartM採訪指出,好的團購模式講究「在地化」。Groupon Taiwan面臨的問題也許是水土不服,由於系統、政策都追隨美國無法因地制宜。其實,第一代GROUPON經營不錯,因為掌握當時台灣網購脈動且擁有自主權,在地人懂在地經營心法,資源應用較符合市場需求。

侯銘罡認為Groupon Taiwan的訊息,剛好顯示台灣消費者對團購餐廳票券的熱度已經退燒,以及台灣市場大小也許就適合維持在1~2家。觀察目前市場規模,GOMAJI 吃下8成市佔,另外17 life追隨在後,Groupon Taiwan的優勢逐漸轉淡。

餐飲折扣App公司,食我創辦人兼執行長吳崟睿則認為,GOMAJI的確因為有本土團隊操作,策略明確。相較之下,Groupon Taiwan近年不斷換高層,導致策略不能連貫;組織架構無法適應。不過這可能不代表是Groupon Taiwan因獲利問題而退出台灣,吳崟睿指出,台灣市場對Groupon來說可能已經飽和,所以布局上已經非最適合的點,所以才決定撤出台灣分部。

餐廳加入團購怕被定型,團購較適合短期操作

餐飲團購帶來的負面效應不用多談,但為何餐飲團購的商機還能持續開拓?吳崟睿認為由於台灣餐飲環境,每年有店家被淘汰;也有新店持續開幕,所以團購網自然能持續找到新客戶。

對餐廳店家而言,團購模式比較適合短期操作,能快速帶來人潮、流量及現金,但卻非店家的長期經營品牌、通路銷售策略。吳崟睿因公司性質長期跟餐飲店家接觸,他觀察餐飲業衝著折扣而來的回客率往往不到3成,所以對店家來說,做一檔團購,為了消化人數,往往花兩三個月,看似帶來人潮節省短期的行銷宣傳費用,但本質就是用行銷預算,去對換兩三個月其實沒有獲利的接單。

但團購是否真的有增加潛在客戶、知名度?又或者,潛在的高機會成本、服務品質下降的風險,往往是店家與團購網交手後,才會注意到的經營細節。這也解釋,為何近一兩年店家對團購合作,開始產生防衛心態。對團購業者來說,也因為取得客戶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或是面臨銷售天花板的處境,勢必在產品線的規劃,及價值主張需要有更創新的模式。

台灣網購失去原先團購精神,新模式需要被創造

侯銘罡提到,台灣人喜歡聚餐吃飯,但團購變質後,產生的消費體驗就無法成為正循環,導致消費者、店家、團購業者三輸的局勢。過去團購的本質精神,是利用贈與和行銷主題,把店內某些剩餘時段的空位賣出去,講究限時、限量,讓店內剩餘座位充分被利用,且沒有達到一定數量,訂單就不會成立。

但團購模式進入台灣後,會想嘗試團購的餐飲業者本來毛利就不高,而團購網站只負責推動促銷活動,一味追求營業額成長,後續的實體服務、食材鮮度、會員經營,往往未被納入這個循環中,導致品質與價值的夾殺下,失去原先團購精神。當餐飲業者以5折售價,再給平台抽傭金25%,當營收減少75%又面臨回客率低的窘境時,這也說明了為何加入團購而倒店的餐飲業者不在少數。

侯銘罡提到瘋狂賣客當時要做團購平台,就注意到餐飲業環境的惡性循環,傷害店家也傷害消費者,所以決定不做餐廳這塊,只做宅配商品,包含3C通訊周邊、生活日用、旅遊套裝行程等。

而瘋狂賣客如何與其他團購經營模式做出區別?侯銘罡說最大的投資就是在自建倉庫。由於很多團購業者靠轉單,直接給供應商出貨,這就難掌握商品的品質、後端客訴等問題。所以自建倉庫不只能掌握出貨狀況,後續的客服、退貨更能掌握,這是比預購模式更能了解消費者體驗的方式

曾參加團購的店家代表Eric Wang也指出,其實 團購可以做,但店家自己一定要注意以下4點:

  1. 成本率要能換算 (含閒置設備與人力的成本轉換)
  2. 如何利用團購?(可以換到免費的拍照與搜索關鍵字曝光)
  3. 如何創造對自己店家有利的團購組合?(利用閒置率)
  4. 注意服務品質與餐點品質

延伸閱讀:團購真的是爛東西嗎?四大迷思有待破除!

文章來源:SmartM

關鍵字: #餐飲產業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