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Effects 創造者:要解決人才缺口,必須鼓勵女性參與科技領域
After Effects 創造者:要解決人才缺口,必須鼓勵女性參與科技領域
2015.10.26 |

在科技領域中將女性議題特地挑出來講,往往顯得沉重又不討好,它不像那些諄諄教誨的經營心法,也不似那些血淚滿滿的創業歷程,一不小心還可能成為創業人的眼中釘,那些父權勝利主義者斜眼睥睨覺得你就是在討拍嘛。不過,美國技術圈的意見領袖 Sarah Allen 指出了你可能會開始關心該議題的關鍵因素:「如果技術人才如此短缺,那麼女性,以及其他有色人種(除了白人與亞洲人外)的培訓是否更應受到鼓勵,才能補足市場的不足?」

Sarah Allen 九月初來台參加 RubyConf 研討會,她是 Adobe After Effects 和 Flash 早期版本的創造者,亦曾經參與美國政府的 Presidential Innovation Fellow 計劃,投入博物館與研究組織——Smithsonian Institution 的資料數位化專案。

圖說明
圖說:Sarah Allen 九月初來台參加 RubyConf 研討會

對於政府單位來說,我們可能認為他們難以接納新科技,但 Allen 表示,政府會被成效說服,要讓更多人認同 Ruby,就得開發有效、方便的工具直接說服用戶。例如,透過 Ruby 開發的 Jekyll 網站開發工具被美國政府廣泛地使用,並非因為 Ruby 本身的語言特性,而是因為它的架構與程式庫,「這正是為何要使用 Ruby 的原因」,也是為何程式語言的生態圈如此重要。將此概念運用至 Smithsonian 計劃,Allen 以開放資料為前提打造數位化工具,試圖讓更多人了解知識普及帶來的影響,而非僅提供組織將內容數位化保存的管理系統。

數位人文的價值

Smithsonian 開放資料的計劃最終顯現出「數位人文 (Digital Humanities)」的價值。Allen 舉例,他們將過往船隻的航行日記數位化,結果科學家便將當時的船隻位置與氣候和今日的數據對照,藉以分析氣候變遷。航海的文化影響了當今的科學研究,正是將紙本數位化帶來的跨界成果。

看見科技的力量與知識普及帶來的革命,再加上言論預測八年內將有 40 萬名技術人才的空缺,美國近年大力推廣 STEM 教育(編按:STEM 一詞代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但同時也遭受批評,認為政府過於偏袒 STEM 領域而忽視了人文教育,因此出現融入藝術的 STEAM 教育。

Allen 認為,不管是 STEM 或 STEAM,其實教育的本意應該是「探索」。當你教導孩子英文、科學、數學或工程時,必須帶入使用情境,讓他們了解知識與世界的連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許多工程師沒有電腦科學的學歷」,當我們聽見某人是工程師時,可能先入為主地覺得對方數學很好,但她/他可能是一位會寫程式的音樂家,開發軟體能讓其編曲更豐富。或者那些擁有實體店面的經營者,也不必非得學會寫程式,但了解電腦科學能夠替他們的經營帶來數位化的加乘效果。「軟體開發其實就是創意的展現,任何人都能參與,隨著愈來愈多的跨界合作,能夠解決的問題會愈多。」

技術人才缺口的解決方式

「但若是為了補足人才缺口,STEM 教育是錯的」,Allen 話鋒一轉指出了人才缺口的重要問題。

Allen 提到,美國的電機領域其實有許多女性學生,但每年畢業生中,約 2/3 的女性離開電機領域,再過十年,已經身為工程師的女性,還會有一半的人選擇離開。如果我們讓這些女性,以及更多有色人種(非白人、非亞洲人)持續地投入電腦科技,人才缺口的問題不就立刻解決了嗎?Allen 認為,與其在中小學普及程式教育,不如加強訓練現有的人才。如果不將成人遭遇的問題解決,就算有更多小孩學習了程式,他們遲早會面臨一樣的困境,轉而從事其他專業,這也是 Allen 七年前創辦 BridgeFoundry 工作坊的目標,希望讓各領域看見寫程式的樂趣。她提到,BridgeFoundry 最成功的作法便是創造「社群」的氛圍,透過小班教學,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雙向的學習,一來一往中,學生透過社群看見的其實是工程師的生活、利用程式解決問題的實作,更藉由社群發現身為女性或有色人種,在科技領域中可以擁有的機會與平等,並將這樣的經驗帶給別人與自己所處的產業。這樣第一人視角的體驗,不必再被迫接受主流媒體的洗腦,宣傳著那些成功女性的故事,還有故事背後隱喻的「不尋常」。Allen 苦笑著舉例,有人說她具有「隱藏的天份」,但其實她已經耕耘了 20 幾年,怎麼會是「隱藏的」呢?

她更進一步補充,曾有人認為她是早期投入程式語言的女性代表,但其實 1980 年代便有許多女性參與電腦科學,更有許多原始軟體由女性完成開發,因為那包含了大量的「打字」工作。Computer 一字衍生自「執行計算的人類」,而過去執行計算的往往是女性,這些人甚至被稱作粉領工作者 (Pink-collar worker)。主流價值認為科技產業由男人所創造,Allen 強調,這是我們必須改變、修正的認知。

程式語言的多樣化,創造了強大、快速的科技發展

除了 BridgeFoundry,Sarah Allen 還創辦了語言學習平台 Mightyverse,她認為現有的語言學習方式還很傳統,而且往往僅限於語言學習,並不了解文化的差異與美好。呼應到現今各式各樣的「程式語言」,Allen 回憶以前通常只會使用一種語言完成絕大部份的開發,但到了現代,一天內可能就用上了 Ruby、SQL、JavaScript 等等。儘管近年浮現 JavaScript 就能完成所有開發的趨勢,但她覺得正是眾多的程式語言發揮各自的優勢,創造了強大、快速的科技發展,就像我們講著不同的語言,才替世界帶來豐富的異文化。當然工程師就成為極具挑戰性的角色,需要因應不同的工作內容使用不同的工具。

Sarah Allen 有一個網路名號——Ultrasaurus(特級超龍),她在個人網站上解釋,1976 年時,古生物學家 James A Jensen 在科羅拉多西部發現了恐龍化石,並於 1985 年將它命名為特級超龍。但隨後的研究發現,這些身體各部位的化石可能來自多種恐龍,因此特級超龍被認為是無資格名稱。

雖然神秘的特級超龍並不存在,但這故事讓 Sarah Allen 聯想到「網路軟體」的成形。「當你命名一組程式碼,它就成為了一個工具」,而這些工具隨著我們不斷地豐富其內容而升級,進而提供更多人使用;就像命名特級超龍後,隨著深入的研究,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愈來愈清晰、成熟。而這些來自不同種類的恐龍化石、來自眾多開發者持續的發明、來自程式語言各司其職完成的服務,集合成一股強大的推動力量,也象徵了開發者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形塑網路科技的過程。

關鍵字: #人才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