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軟體思維做硬體,Robin手機創辦人現身說法
用軟體思維做硬體,Robin手機創辦人現身說法
2015.10.31 | Play Apps

正當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步入趨緩、眾家研究機構紛紛看衰之際,幾個月前在募資平台 Kickstarter上,卻出現了一家新創團隊 Nextbit,推出一款號稱「雲端手機」的產品,要以軟體思維切入這片紅海市場。自9月起開始募資,募資期間 30天、目標 50萬美金,Nextbit 推出的手機「Robin」,最終獲得了3611 名贊助者、約 136 萬美金的贊助金額。

最懂Andriod的團隊,推雲端手機「Robin」

成立於2013年的 Nextbit,稱得上是「最懂 Andriod 的團隊」,三位共同創辦人各個來頭不小。包括曾任職 Google、後來創辦2家 Android 服務公司的 Tom Moss;來自 Google 的Android 資深工程師 Mike Chan,以及 HTC 前資深設計副總裁,曾參與鑽石機、One M7/M8設計的 Scott Croyle。成立之初,就募得來自 Google Venture、Accel Partners 近1800萬美元的 A 輪資金。

除了團隊都有深厚背景外,吸引人的還在於「Robin」號稱能夠「自動學習」的新穎概念。「Robin」提供使用者32GB內建的儲存空間,與100GB的雲端儲存空間,手機還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自動優化空間,將使用者超過6個月沒有使用的App,自動備份到雲端。

透過機器學習,解決消費者痛點

Robin的概念在於根據消費者的使用行為,調節App的儲存狀態。Tom Moss 說明,消費者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儲存空間不夠」,但「Robin」能透過機器學習,根據使用者的使用頻率,自動調配App要存在雲端還是手機中,將使用者常用的 App存在手機、不常用的就丟到雲端空間,一旦 App 被備份到雲端,就會在手機桌面上顯示成黑白,若是使用者要重新叫回 App,點一下就能透過WiFi網路將App還原。

用軟體思維切入硬體市場,Tom Moss 認為,現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痛點在於硬體設計大同小異,要抓住消費者的需求,更該從軟體服務下手。

「你花了 4000 美元買一隻手機,你就應該要能拿它做任何事。」從 HTC 離開,最後還是繞回智慧型手機領域的 Scott Croyle 也補充,智慧型手機市場其實並未衰退,而是更應看重「使用者體驗」,做一款大家真正需要的產品,會將手機取名為「Robin」,也是取其中性意涵而更貼近消費者。

Scott Croyle 說明,當初會選擇 Kickstarter,也是為了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未來,「Robin」的銷售管道將以線上為主,預計明年 1 月底、2 月初出貨。而在募資取得超標好成績、資金充足的狀況下,Nextbit 是否已有下一款產品的雛型?「我們有長遠的計劃要慢慢完成,但慢慢來。」他笑說。

@@ACTIVITYID:405@@


Robin 有簡潔的介面,數位時代翻攝自 Nextbit 官網。放在黑色的車上看起來也很搭,數位時代翻攝自 Nextbit 官網。Robin 產品照,數位時代翻攝自 Nextbit 官網。少有的淺藍綠外觀,搭配雲端服務,數位時代翻攝自 Nextbit 官網。Robin 的概念系列有雙色,數位時代翻攝自 Nextbit 官網。Robin 使用情境,數位時代翻攝自 Nextbit 官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