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來了》即將在本週四(14日)迎來最後一集,這個號稱華人圈最長壽也極具代表性的綜藝節目,要用最與眾不同的方式與觀眾告別。節目除了請來范冰冰擔任壓軸嘉賓、主持群破天荒在床上主持節目之外,製作單位也請來好萊塢特效公司「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用先進的虛擬實境(VR)技術,幫《康熙來了》留下最後的身影,也帶給觀眾全新的影視體驗。
台灣小子成功帶領好萊塢特效公司轉型
數字王國是何來歷?它是《鐵達尼號》導演詹姆士卡麥隆(James Cameron)於1992年所創立的好萊塢視覺特效公司,目前也是美國西岸最具規模的數位廣告公司。舉凡《變形金剛》、《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鋼鐵人3》,還是各種「毀滅世界」的災難片如《明天過後》、《2012》等,都是出自數字王國之手。成立至今,該公司特效團隊總計拿下9座奧斯卡金像獎。
現在,領軍這家擁有20年歷史好萊塢公司的執行董事暨行政總裁,是來自台灣的謝安。
四年前,謝安27歲,突然被派來整頓瀕臨破產的數字王國。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過份年輕的年紀、1,200人規模的好萊塢公司、員工與客戶對他的質疑與不信任、財務危機近在眼前、遭遇瓶頸的視覺特效產業⋯⋯面對這麼多困難,他思考著:除了做電影、廣告之外,公司還能如何轉型?如何把驚人的影像科技與商業做結合?3D、iMax之後的下一步是什麼?他的答案是:「就是讓你在電影『裡面』欣賞電影,在電視『裡面』欣賞電視!」
他說的,就是360度影像科技,更準確地說,是虛擬實境。
(《康熙來了》最後一集用360度攝影機錄製。)
VR技術將是台灣影視產業的下一個起點
裁員、減薪、收購、發展新業務,謝安進行一連串大刀闊斧的改革。數字王國收購虛擬實境公司IMV之後,取得虛擬實境內容拍攝、後製的相關技術。數字王國希望在體育賽事、直播演出、表演,甚至是文化、藝術、旅遊等層面,能以虛擬實境拍攝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嶄新的視覺體驗。
在電視產業方面,數字王國已經在美國幫幾個脫口秀錄製虛擬實境節目,來自台灣的謝安自然也想將這樣的科技帶回家鄉。在採訪過程中,謝安不斷強調自己具備的兩種身份:一種是從商人,另一種是台灣人。出於商業角度考量,他看重台灣的影視創意人才,希望能拓展數字王國的版圖到台灣;一方面也出於對家鄉的情懷,他希望能為逐漸蕭條的台灣影視產業帶來新的刺激和改變。
謝安認為,在《康熙來了》倒數幾集運用虛擬實境技術拍攝節目,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主要用意不是要宣告節目或者一個世代的結束,而是要讓外界知道,「從現在開始,台灣的節目可以往新的方向發展」,虛擬實境將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運用一個新技術,就需要新的說故事的方法,這是為什麼謝安認為台灣影視產業玩虛擬實境有機會的原因。他說,虛擬實境的內容製作方式與過去完全不同,從腳本發想就要改變思維,換句話說,不管你過去表現如何,碰到虛擬實境誰都得「從零開始」。
他剖析,雖然中國的影視產業發展得很快,但最具影響力的幾個節目其實都是購買國外節目的版權,然後將相同的模式帶進中國拍攝,真正的「創意」還看不見,而台灣則向來不乏創意人才。由此看來,要玩創意、玩虛擬實境,台灣不見得會輸。
HTC前執行長周永明助陣,數字王國來台發展技術團隊
看重台灣軟實力,謝安也積極在台灣展開佈局。謝安表示,他需要的是兩種人才,一種是技術人才,一種是影視創意人才。數字王國目前在台灣的團隊已經有15人,預計再招募20~50人。
影視創意人才靠金星娛樂總經理王偉忠牽線,跟來自金星娛樂的《康熙來了》製作班底合作錄製虛擬實境影片只是第一步,未來數字王國跟中天、金星娛樂還有其他的合作計畫,惟目前尚未能透露。
在科技人才方面,謝安則是靠前宏達電執行長幫忙。周永明辭去宏達電執行長職位後,在謝安力邀之下到數字王國擔任執行董事,發揮他的人脈、資源和影響力幫助數字王國成長。謝安有信心,在台灣娛樂、科技領域兩大「教父」的協助之下,能完善數字王國在台灣的佈局。
VR硬體發展雖快,但關鍵在於內容
談到目前虛擬實境的發展,謝安堅信,2016年將是虛擬實境發展的元年。
目前Oculus VR、HTC、SONY、三星、微軟(Microsoft)都在開發硬體裝置,市場也謠傳蘋果(Apple)正在投入虛擬實境開發。謝安認為,硬體的發展會很快,但關鍵仍在於虛擬實境的「內容」。畢竟,空有裝置,卻沒東西可以看,那也是枉然。
也因此,數字王國專注在內容開發,積極佈局虛擬實境內容平台,謝安自信地說,未來「他們(硬體廠商)需要我們,會大於我們需要他們」。帶領數字王國,搭上未來5~10年的虛擬實境浪潮,他已經準備好了。
(數位王國高級監製 Chris Feildhouse(左)、數位王國行政總裁謝安(右)。)
@@ACTIVITYID:526@@
@@ACTIVITYID:489@@